蘭陵王高長恭是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被賜死的原因是他太完美

小寒故事會阿 2022-06-03 11:03:04

蘭陵王高長恭(劇照)

573年五月,北齊皇帝高緯派使者徐之範來到了蘭陵王府。

徐之範精通醫術,位高權重,封爵西陽王,此次奉皇命賜酒一壺給皇兄蘭陵王高長恭。

面對美酒,托疾家居的高長恭自知死期已至,但卻心有不甘,對著蘭陵王妃鄭氏流淚道:“我對國家如此忠心,哪裏有辜負皇帝,爲什麽要賜我毒酒?”王妃不舍,哭道:“王爺你爲什麽不親自當面去跟皇帝解釋呢?”高長恭苦笑道:“皇帝怎麽可能會見我?”言畢,飲酒而死,年32歲。臨死前,他下令把家中千金債券全部燒掉。

蘭陵王病逝的消息傳來,滿朝文武痛惜,皇帝高緯也甚哀痛,追贈太尉。

南北朝時期

高長恭,著名的蘭陵王,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另外三位是宋玉、潘安和衛玠。

高長恭名高孝瓘,字長恭,出生于541年,爺爺高歡是東魏的權臣,北齊的奠基者,父親是高歡的嫡長子高澄。

549年,高澄完成奪取東魏皇位的准備工作,受禅前夕被膳奴刺殺,時年29歲。高澄的同母弟高洋接掌政權,建立北齊王朝,追封哥哥爲文襄皇帝。

高澄一共6個兒子,高長恭排行第四。出身高貴並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的大哥高孝瑜便是被九叔武成帝高湛毒死的,三哥高孝琬也是被高湛處死的。

不過,年輕時的高長恭生活得比較安穩,他的母親出身不高,因此他也不被家族重視,早年的仕途經曆遠不如他的幾位兄弟。一直到558年,高長恭才被叔叔高洋封爲樂城縣開國公,開始出任地方官。

不過,不被重視對于他來說也許是福氣,正是後來的鋒芒把他帶向了不歸之路。

高長恭之父——文襄帝高澄

559年,文宣帝高洋死去,兒子高殷繼位。高殷對堂兄高長恭不錯,加封他爲蘭陵王。

可惜,高殷當皇帝不到一年,就被六叔高演發動乾明之變而廢殺。之後,高演成爲北齊第三位皇帝孝昭帝。

高演對侄兒高長恭也不錯,繼續加以重用。食邑增至一千五百戶,轉中領軍,加開府儀同三司。

不過高演一年後就死了,561年傳位于九弟高湛,高湛即武成帝。

高湛對侄兒高長恭依然很重用,並賦予他軍事實權,授他使持節都督並州諸軍事、並州刺史。

高殷、高演、高湛爲什麽這三個皇帝都重用高長恭?

這應該和他早年地位不高不被重視的經曆有關。

高長恭低調內斂、溫柔敦厚,治軍做事兢兢業業,而且人長得又特別帥。

帥氣、脾氣好、沒野心、能力強、做事謹慎可靠,這樣的宗室子弟實在太難得了。

高長恭九叔——武成帝高湛

563年,北周大將楊忠(隋文帝楊堅之父)與突厥木杆可汗合兵自恒州進攻北齊,直逼並州,高長恭率兵擊退北周突厥聯軍,初戰告捷。

564年,邙山之戰爆發,這是高長恭的成名之戰。

564年冬,北齊重鎮洛陽被北周十萬大軍圍困,守城部隊已經彈盡糧絕,形勢岌岌可危。

武成帝高湛派高長恭和並州刺史段韶、大將軍斛律光前往洛陽救援。

北齊軍隊的一員將軍,率領了五百士兵沖進北周軍隊包圍圈。他身穿铠甲,手握利刃,臉上帶了一個面目猙獰的面具,看到叫人不寒而栗。

五百士兵在北周軍隊中殺出一條血路,沖到洛陽城西北要塞金墉城下。

城內北齊守軍疑心有詐,不敢貿然打開城門。而當這位將軍摘下面具後,城內的守軍歡聲四起,打開城門和援軍殺向北周軍隊,北周軍隊大敗。北周軍隊最後放棄營帳逃走,從邙山到谷水的三十裏間的川澤之地,都是北周丟棄的兵器辎重。(“丟營棄寨,自邙山至谷水,三十裏中,軍資器械,彌滿川澤”。)

邙山之戰示意圖

這位戴面具的將軍就是蘭陵王高長恭。爲什麽高長恭打仗要戴上面具?

因爲他長得太俊美了,美得出奇,像個美麗的女子,所以在戰鬥中往往會被敵人所輕視。

爲了震懾敵人,高長恭命人打造了一副面目猙獰的面具,以後每次出戰,他都會戴上這個面具。

邙山大捷後,23歲的高長恭威名大振,爲了紀念這次戰役,士兵們譜曲讴歌贊美他,即後來著名的《蘭陵王入陣曲》。(城上人弗識,長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謠之,爲《蘭陵王入陣曲》是也。)

這一戰是高長恭最高光的時刻,也爲他的死埋下了伏筆。

戴著面具的高長恭(劇照)

一年後,即565年,高湛自稱太上皇,傳位于10歲的太子高緯,高緯即北齊的末代皇帝。

高緯年紀雖小,但是疑心卻很重。

即位的第一年,他出于好奇心問堂兄高長恭:“邙山一戰,你這樣沖進敵陣之中,如果不小心發生意外怎麽辦?”

高長恭對這位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堂弟沒有什麽防範之心,隨口答道:“國事就是我們的家事,在戰場上我不會想到這個。”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家事?這位堂兄是高家皇室,又有如此本事和大功,萬一他有謀反之心我該怎麽處置?就這樣,小皇帝猜忌的種子種下了。

569年,太上皇高湛去世,小皇帝高緯開始親政。大臣們的噩夢開始了。

571年,高緯殺死弟弟琅琊王高俨。572年,高緯誅殺左丞相斛律光和他的弟弟斛律羨。

對此,高長恭深感不安,唯有以忠心自示。

571年,高長恭取得定陽之戰的勝利,北周汾州刺史楊敷被俘,汾州被納入北齊版圖。

定陽之戰時,高長恭大肆收取賄賂,聚斂財物,想以此醜行自誣,從而減輕高緯對自己的猜忌。

然而,他這樣的做法是徒勞的。

正如他的親信尉相願所說:“朝廷如果忌恨你,這件事情更容易被當成是罪名,這不是躲避災禍而是招來災禍!”

高長恭痛哭,向尉相願求計,尉相願說:“您之前已經立下戰功,這次依然打勝仗,聲望太大,最好假托有病在家,不要再管國家的政事。”

高長恭依計而行,深居簡出,不問政事,但每日恐慌,度日如年。

573年,朝廷對陳朝用兵,高長恭擔心自己再次被任命將軍,希望自己生病來逃過這樣立功的機會,私下歎息說:“我去年臉上長癰,現在爲什麽不發出來!”

最終他還是沒有逃過這一劫。

高長恭堂弟——齊後主高緯(劇照)

皇帝高緯幼時性情懦弱,不善言辭,久之而形成自卑猜忌的性格。爲了維護他的統治,他甯可錯殺也絕不放過。對于功高名著的高長恭,唯有除去,他才能心安。

573年五月,高緯毒殺高長恭。殺了高長恭,高緯踏實了。三年後,他更踏實了。北齊被北周滅亡了,然後,他也被周武帝宇文邕賜死了。

在曆史記載中,高長恭是一個完美男性的典型。

首先,他長得美。貌柔心壯,音容兼美。唐代崔令欽評價曰:蘭陵王長恭性膽勇,而貌若婦人。

其次,他英勇無敵。宋代葉廷珪評價曰:北齊蘭陵王體身白哲而美風姿,乃著假面以對敵,數立奇功。

其三,寬宏大量。某次入朝,仆從竟然全部走散了,只剩下他一人,高長恭卻並沒有發火,而是一個人回府了。陽士,官任瀛州行參軍,曾經上表告發高長恭的貪贓之事,使他被免職。定陽之戰時,高長恭爲帥,擔任陽士的上級,陽士很擔心高長恭會報複他。高長恭見陽士每天魂不守舍的樣子,就找了個小的過失,僅對他處以杖二十的薄懲,使他安心。

其四,不好美色。邙山大捷後,九叔武成帝高湛爲了獎勵侄兒,一次贈美女20人,而高長恭爲了不違背皇命,勉強收下一人。高緯繼位後,其母胡太後擔心高長恭奪取兒子的皇位,就以皇帝名義賜給高長恭一個天姿國色的美女,名爲張香香。張香香原來是高緯的妃子,胡太後交給她一個特殊的使命,即刺殺高長恭。可是,半年過去了,張香香也沒有沾到高長恭的邊。因爲高長恭恪守君臣之禮,任由張香香百般誘惑,也不爲所動。最終,張香香反而被高長恭忠心報國的行動所感動,講出了胡太後的陰謀。這便等于將自己置于死地,得知真相的高長恭爲了保護張香香,反而將計就計,真的收她爲妾了。

始于顔值,陷于才華,忠于人品。這便是曆經1500年高長恭的魅力依然不減的原因。

蘭陵王妃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