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談妥,韓外長打破常例,中國軍官即將出發,東北亞局勢大變

西西談國際 2024-05-14 05:05:27

時隔6年多,韓國外長再次訪華,還打破了一項“慣例”,釋放了什麽信號?對韓國外長來訪,中方有言在先,具體說了什麽?此次中韓外長會談,將會爲兩國定下什麽基調?

據環球網報道,應中國外長王毅邀請,韓國外長趙兌烈在5月13日來華,進行爲期兩天的訪問。這也是時隔6年半後,韓國外長首次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在2022年8月,時任韓國外長樸振曾抵達中國青島,但只是與王毅外長進行了會談,沒有開啓正式訪問。返回韓國後,樸振還聲稱“按照常例,應該是中國外長先訪韓。”不過在4月28日,韓國就主動找上中國,協調趙兌烈訪華事宜,顧不得所謂的“常例”了。

韓國是美國的盟友,甚至可以說是“美國仆從”,因爲該國的軍事指揮權都在美軍手中。然而,中國是韓國最大進出口夥伴,對韓國經濟至關重要。因此曆屆韓國政府的方針,都是軍事上“親近”美國,經貿方面與中國拉近關系,全力避免站隊的局面。然而,尹錫悅成爲韓國總統後,推行所謂“親美、友日、遠華”的外交策略。在經貿方面,韓國主動遠離中國,推動韓國企業到美國發展和投資,並積極響應拜登政府打壓中國的芯片法案。外交方面,尹錫悅不止一次插手台海局勢,在中國最核心利益上進行挑釁,對華態度非常強硬,引發了中韓外交風波。

尹錫悅的做法,使得韓國陷入外交內困的困境。尹錫悅政府疏遠中國,使得韓國經貿環境惡化,經濟持續低迷,但沒有換得預想中的“美國幫助”。拜登政府不僅拒絕尹錫悅的自貿協議訴求,還不願意提供實質性“安全保護”。美國前國防部副助理科爾比直言,在半島事務上,韓國必須承擔“主要責任”,因爲美國要把更多精力放在“遏華”上。換而言之,若韓國面臨危機,美國不會出兵,最多提供武器軍備和情報支持,就像他們對烏克蘭做的一樣。尹錫悅申請出席G7峰會,也遭到西方國家拒絕。面對這種情況,韓國只剩改善對華關系一條路。

此外,韓國外交部在通報趙兌烈訪華時,提到中日韓三國峰會,這可能是韓國外長找上中國的主要原因。從2008年起,中日韓三國每年都會舉行三邊峰會,強化三國在交流溝通、經貿等方面的合作。然而,上一次中日韓峰會舉行還是2019年12月,可見三國現在的關系並不樂觀。在去年11月,中日韓外長會議時隔4年舉行,三國均表示中日韓合作有巨大潛力和重要意義。不過在會談結束後,王毅外長就直接離開,沒有參加聯合發布會。從這個情況看,中日韓外長會談的情況並不理想。

有分析認爲,中國與日韓的接觸,無法避免美國因素的影響。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中日韓自貿協議的磋商。早在2002年,中日韓三國就開始洽談自貿區,但過了20多年,一直沒有談成。當時,中日韓自貿區的構建,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因爲三國有極強的互補性,而且GDP總量加起來超過20萬億美元,占全球的20%,整個東亞地區的90%。若中日韓自貿區完成,一個超過歐盟的經濟體將誕生,造福16億人民。然而,只要中日韓自貿區談判順利,美國就會介入,通過各種手段進行阻擾。例如在2012年,美國支持日本就釣魚島問題對華挑釁。日韓這邊,只要雙方展現強烈合作意願,“獨島問題”必然會引發兩國摩擦。

不過,現在國際局勢的變化,使得日韓有了與中國強化溝通的想法。首先,美國的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都在下滑。在俄烏沖突中,美國帶領整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嚴厲制裁,不僅沒有將其拖垮,反而“推動”俄方提升了經濟實力。中東事務中,美國竭力偏袒以色列,否決巴勒斯坦正式加入聯合國的決議,遭到143國反對。經貿方面,美國逼迫日本、韓國等盟友升級對華半導體出口限制,無視其利益。

其次,今年就是美國大選年,如果美國前總統特朗普重回白宮,他必然會推翻拜登的“盟友外交”,實行“美國優先”政策,對盟友進行打壓。特朗普上台,是日韓最不想看到的情況,因爲他們將遭受特朗普“經貿保護主義”和“孤立主義”的沖擊。因此,日韓需要與中國強化溝通,讓自己“多一條後路”。因此在韓國行動之際,日本也在5月10日宣布,舉行日本自衛隊與解放軍交流活動,屆時將有20名中國軍官訪日,還會參觀日本的軍事基地。要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在訪問巴西時,還诋毀汙蔑中國在拉美實施“經濟脅迫”和“債務陷阱”。現在,日本卻主動邀請中國軍官參觀日自衛隊基地,實屬罕見。

強化域內國家之間的對話,對中日韓都是好事,不僅能穩定三國的關系,還能維護東北亞地區的局勢。無論是日本還是韓國,中方都願意給一個面對面溝通的機會。不過,日韓都必須拿出誠意。但對東北亞局勢想要真正緩和,就必須“消除”美國在日韓的軍事存在。如果美軍基地已經在東北亞地區,那麽域內各國想要深度進行合作,難度都很大。

0 阅读:389

西西談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