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富礦發展中國家重在解決出口依賴

經濟日報 2024-05-13 06:31:09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最新預測,截至2030年,全球對于锂、钴、銅等能源轉型關鍵礦産的需求將上漲約4倍,許多發展中國家雖然上述礦産儲量豐富,但缺乏能産生附加值的加工能力。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標准,如某一國家商品出口額六成以上來自原材料出口,即被認定爲存在商品出口依賴性問題。圍繞上述礦産的商品出口依賴問題影響著66%的小島發展中國家、83%的最不發達國家以及85%的發展中陸鎖國。

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隨著氣候問題的緊迫性愈發突出,對于有關礦産資源的需求正在迅速上升,這些礦産在太陽能電池板、風力發電機、電動汽車等新能源技術發展上具有關鍵意義。截至2050年,全球對于锂的需求將增加1500%,對于鎳、钴、銅的需求也將有類似上升。迅速增長的需求爲此類礦産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巨大挑戰,對于尚未擺脫商品出口依賴的國家尤其如此。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南美洲、太平洋地區以及中東地區,這種依賴突出存在,不僅將阻礙經濟發展,還會加劇富礦國的發展失衡和經濟脆弱性。

聯合國貿發會議還指出,對于能源轉型關鍵礦産的投資存在巨大缺口,全球範圍內的投資與迅速增長的需求存在脫節,當前的生産規模無法滿足《巴黎協定》關于控溫1.5攝氏度的目標。爲達到在203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全球能源礦産行業需要新開采80座銅礦、70座锂礦、70座鎳礦和30座钴礦,所需新增投資約在3600億美元至4500億美元間,投資缺口爲1800億美元至2700億美元。缺口尤其集中在銅礦和钴礦上,二者在總缺口中占比分別是36%和16%。

對能源轉型關鍵礦産的需求增加,將爲許多發展中國家帶來機遇,尤其是非洲國家在有關礦産上的儲量占比較高。生産電動汽車所需的礦産資源,有19%分布于非洲。但是,發展中國家要想從有關礦藏中充分受益,不能單純依靠對外出口原材料,而是要盡力提升自身在價值鏈上的地位。仍以電動汽車爲例,聯合國貿發會議去年年底曾發布專題報告《關于關鍵礦産資源的技術注釋:供應鏈、貿易流以及附加值》,檢視了锂、钴、石墨等礦産在電動汽車電池生産價值鏈上的具體貿易流動情況,指出有關礦産資源豐富的非洲和拉美國家中沒有一個是電動汽車電池的主要制造國家。

盡管有關富礦國家總體上處在價值鏈末端,但也有成功案例。剛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産國,通過在本土對礦石進行精煉和加工,使價格從初采的每公斤5.8美元顯著提升到加工後的每公斤16.2美元,該國2022年的後加工钴礦出口貿易額高達60億美元,遠高出未加工钴礦1.67億美元的出口貿易額。

聯合國貿發會議指出,爲了發展本國工業、優化經濟結構、穩固貿易地位,有關富礦發展中國家必須規避商品出口依賴性帶來的負面問題。否則,當前對于有關礦産的需求激增只會導致經濟脆弱性進一步放大,並且本國民衆和企業無法從中獲益。針對這一問題,聯合國貿發會議特別強調國際社會要對有關富礦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幫助其具備所需的資金和技術。爲了確保能源轉型關鍵礦産的公平和可持續生産,聯合國在制定有關標准上能夠發揮關鍵作用。有關開采合同和許可證的起草編制工作應該透明和可持續,並且充分幫助富礦國的本土工業發展,以使其更好提升自身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在去年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第28次締約方大會(COP28)上,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就宣布建立能源轉型關鍵礦産小組。貿發會議秘書長格林斯潘表示,當前有機會利用這些新商品帶動貿易制度升級、推動貿易結構多元,解決商品出口依賴問題。 (經濟日報記者 梁 桐)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