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九條你看了麽?

價投谷子 2024-04-19 03:14:45
最近,我接到粉絲私信最多的問題就是:“冰哥,國九條你看了麽?怎麽解讀?”“谷子哥,國九條出台是不是要有大牛市了?”“老谷,啥時候點評國九條?” 我的回答基本都是:“哦,還沒仔細看,最近銀行年報季時間都花在閱讀年報,寫一季報業績預測上了。”如果,我說其實我根本沒打算去看國九條的細則,估計一堆粉絲會跌碎眼鏡。他們可能很難理解作爲一個20年股齡的老股民,一個財經博主居然會不關注這麽重量級的消息? 沒錯,國九條一出一衆財經自媒體和投資大V一個個像打了雞血一樣,發文章,上采訪節目,搞小視頻,弄直播。那架勢好像你不說上幾句國九條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財經博主。但是,我特別想問問這些大小V和粉絲們幾個問題: 過去10年你賺錢了麽?沒有國九條的年份你賺錢了麽?如果第一個答案是否定的,10年你都賺不到錢,那說明你對股市的認知根本就不到位,我爲啥要聽你瞎扯淡?如果第一個答案是肯定的,那麽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在沒有國九條的年份也能賺錢,那說明是否賺錢和有沒有國九條沒關系,既然這樣你還關注國九條幹嘛? 再退一步,真有奇葩是只在國九條推出後的一兩年賺錢,其他年份都不賺錢。那麽,按照正常的邏輯這種人應該在大多數年份保持空倉,並且反複告誡其他人不見國九條不入場。可是,現實是財經博主們通常跟二極管很相似,不是在牛市中煽風點火,就是在熊市中哭爹喊娘。 我估計很多人並不清楚,這不是第一個國九條。實際上2004年,2014年都出現過“國九條”。其中,2004年的“國九條”主要是爲股權分置改革做鋪墊,2014年的“國九條”主要是爲了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很多博主特別喜歡把後面的2006-2007年牛市,2014-2015年牛市跟國九條關聯起來,邏輯就是國九條帶來牛市,牛市就能賺錢。 但是他們不會告訴你的是2006年牛市啓動前2005年還有個998的低點,也就是說2004年國九條推出後股市還熊了1年。他們更不會告訴你2014年進場買樂視網,全通教育,華誼兄弟這些牛股在後面幾年會賠得褲衩都不剩。無數經驗都表明,真正讓新手虧錢的是牛市而不是熊市,因爲狂熱的氛圍很容易讓人膨脹,沒有幾個新手可以克制自己的膨脹,從牛市中全身而退。 作爲多數股民最終是依靠個股來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而不是依靠市場。外部市場再好你買不到好的股票照樣沒用。比如,都說周一的上漲是呼應“國九條”烘托牛市氛圍,但是如果你買的是微盤股,次新股,重症2000,那周一就是一場災難。掙錢與否的關鍵不在于有沒有“國九條”,而在于你選中的公司是否有價值。有價值的公司,比如:高股息的股票即便沒有國九條,人家過去幾年都漲得很好;沒有價值的垃圾公司,國九條來了依然可以跌停。 作爲價值投資者,我信奉的是價值決定價格。價值是公司股價變化的內因,外部市場因素,包括:國九條,流動性這些都是股價變化的外因。公司股價的走勢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公司的內在價值才是推動股價走勢的決定性力量,它決定了公司股價長期走勢的方向,外部市場因素只是推動股價走勢的外部條件,它在短期內可以助力或者阻礙股價的走勢,甚至可以暫時違背內因推動的大方向。但是,長期看外因只是決定了股價走勢的短期節奏和幅度。 所以,我沒有關注國九條的具體內容和細則,也不打算去點評它或者鼓吹什麽牛市要來了。我相信每一次國九條的出台都在改善我國股市的生態。但是,國九條無法改變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無法改變股民內心貪婪與恐懼並存的人性,無法改變市場上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的現狀。股民與其把時間和精力消耗在這些對外部因素的捕風捉影上,不如多花點時間好好研究一下手裏重倉股的基本面和行業面信息。 最後以我回複給粉絲的一段話做結語: 價值投資看中的是公司的內在價值,而不是外界賦予公司的表象—價格。國九條並不會改變公司的內在價值,所以也無需過度關注。你滿腦子想的都是價格,離價值投資的境界還很遠。
0 阅读:1

價投谷子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