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五大領袖之一,張貼全國第一張大字報,說:我這輩子太冤

雅可談過去 2024-05-24 08:32:44

在河南省東北部,安陽市南部地區,有一座小縣城,名爲滑縣。

滑縣可以說是曆史悠久,相傳颛顼帝與衛國曾在此建都,不管是古代,還是近現代,出了不少的名人,比如說以“奇貨可居”聞名于世的呂不韋,比如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曾擔任中央總書記的趙紫陽。

今天我們要講的這位,也是一位“風雲人物”,她叫聶元梓,與蒯大富、譚厚蘭、韓愛晶、王大賓,被稱爲“北京造反派五大領袖”。

聶元梓身上有什麽故事呢?一起來看一下。

1921年4月5日,聶元梓出生于河南省滑縣的一個大地主家庭,優渥的家庭條件讓她從小就接受了系統的文化教育,曾就讀于開封市北倉女子中學。

讓人意外的是,就是這樣的一個大地主家庭,竟然先後有11人走上了革命道路,引領他們走上革命道路的是聶元梓的兄長聶真。

聶真早在1930年就加入中國共産黨,當時國民黨正對我黨與進步人士進行大肆迫害,在白色恐怖的氛圍中,聶真在組織的委派下毅然回到家鄉,成立中共滑縣縣委,滑縣縣委的辦公室就在聶真家。

在兄長聶真的引領下,1937年,年僅16歲的聶元梓前往太原市的國民師範學校,接受了"犧盟會"主辦的軍訓,從此走上革命道路。

1938年,年僅17歲的聶元梓加入中國共産黨。

1939年,聶元梓被送到革命聖地延安,在那裏工作與學習,1945年,聶元梓與吳宏毅成婚,並在第二年隨丈夫前往東北工作,在東北,聶元梓曾擔任哈爾濱市區委宣傳部長和市委理論部長,吳宏毅則在建國後擔任了哈爾濱市副市長的職務。

在1953年的定級中,聶元梓被定爲行政十二級,屬于中共高級幹部。

然而,聶元梓的第一段婚姻並不幸福。

進入大城市後,眼界變得開闊的吳宏毅漸漸看不上只有初中學曆、長相一般的聶元梓,與一些女人産生了暧昧關系,起初聶元梓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然而吳宏毅一直沒有收斂,還在1959年被定爲"反黨集團"成員。

1959年,聶元梓選擇與吳宏毅離婚。

工作上的不順心與婚姻上的挫折,讓聶元梓産生離開哈爾濱的想法,于是便給兄長聶真寫了一封信,在兄長聶真的幫助下,聶元梓在1963年被調入北京大學,擔任經濟系副主任,隨後改任哲學系黨總支書記。

在北京安頓下來之後,聶元梓想著開啓下一段婚姻,在老戰友的幫助下,認識了一位比自己大23歲的老革命,名叫吳溉之。

吳溉之是一個1924年就入黨的老黨員,參加過北伐戰爭,經曆過長征,建國後先後擔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與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委,屬于副部級幹部。

1965年冬,聶元梓與吳溉之組建起家庭。

令人沒想到的是,僅過了一年,一場前所未有的政治風暴燃遍中華大地,聶元梓在那場運動中扮演了極爲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她在北大食堂張貼的那張大字報,被稱爲是“巴黎公社式的宣言”。

聶元梓瞬間成爲“紅”遍全國的人物,甚至還登上天安門城樓,受到毛主席的接見。

而她的丈夫吳溉之就是另一番場景了,吳溉之被康生列爲重點審查對象,被誣陷爲“彭黃反黨集團”成員,康生告訴聶元梓必須與吳溉之斷絕關系,于是,聶元梓與吳溉之辦理了離婚手續,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一年。

此後,聶元梓更是一發不可收拾,對朱老總、彭真、薄一波等開國元勳進行大肆迫害,還到上海搞串聯,參與揪鬥上海市委書記陳丕顯與市長曹荻秋等等。

不過,聶元梓沒有得意太久,因爲她得罪了江青,江青在十萬人大會上說:

“聶元梓太驕傲,誰的話都不聽了,叫她反右她反左,破壞了毛主席的偉大戰略部署。”

于是,聶元梓就被隔離審查了,甚至就連九大當選爲中央候補委員,聶元梓都是在學習班裏度過的。

1969年11月,聶元梓被發配到江西省鯉魚洲北大分校農場勞動,1970年回到北京後,先後在北京新華印刷廠、北大儀器廠監督勞動。

1978年4月18日,聶元梓被逮捕入獄,于1983年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判處17年徒刑、剝奪政治權利4年。

雖然聶元梓在1984年獲得保外就醫,但其晚年生活並不如意,沒有生活費,沒有醫藥費,也沒有住房,全靠親戚朋友得救濟生活,甚至一度靠撿菜葉爲生。

據說聶元梓晚年有一句話經常挂在嘴邊:

“只要我活著,就會繼續申訴,不爲別的,就是覺得自己這輩子太冤,90歲的人了,不知道還能有幾天活頭,說實話的日子不多了!”

2019年8月28日,聶元梓去世,終年98歲。

1 阅读: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