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清明節的傳說

焦觸談時尚 2024-04-10 05:16:38

關于清明節,有這樣一個傳說。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爲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在一處荒無人煙的地方差點餓死。多虧了隨臣介子推,從自己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了一碗湯讓他喝了。

重耳得知後,感動得淚流不止。十九年後,重耳成了國君,就是曆史上晉文公。

即位後他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爲介子推打抱不平,勸他面君討賞。

然而介子推看淡功利,打好行裝,陪母親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去找介子推,卻怎麽也找不到。

爲了逼他出來,只好放火燒山。

火熄滅之後才發現,介子推背著老母親,被燒死在一棵柳樹前。

留下的血書上寫著: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晉文公見狀,恸哭不已。

爲表紀念與感恩,晉文公將這天定爲“寒食節”,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所有人都要吃冷食。

第二年,晉文公率衆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死而複活。

便賜老柳爲“清明柳”,並曉谕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爲“清明節”。

清明節的來由正是感恩。

一年一清明,一年一追思。

2024年4月4日,農曆二月廿六,又是一年清明。

從古至今,無論身在何方,無論男女老幼,都要在這一天給先祖掃墓。

身在遠方的人們背起行囊,翻山越嶺回到故鄉,與逝去的親人再一次相聚。

《生命的清單》裏說:人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心髒停止跳動,這是一個人生理意義上的死亡。

第二次是葬禮的舉辦,這是一個人社會意義上的死亡。

第三次是世界上最後一個人忘記你,這是一個人真正意義上的死亡。

死亡算不上真正離開,被人遺忘才是。

我想清明節的存在,不僅僅是爲了祭祖掃墓,更是提醒我們要不忘先人,心懷感恩。

0 阅读:12

焦觸談時尚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