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日本將與東盟制定汽車業10年戰略計劃

袁遺說科技 2024-05-27 03:54:01

本文由半導體産業縱橫(ID:ICVIEWS)綜合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四表示,日本和東南亞將制定一項10年戰略計劃,以在下一代汽車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

日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和東南亞將制定一項10年戰略計劃,以在下一代汽車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全球汽車行業目前正經曆一場革命性的變革。未來10年將是決定誰能在這場競爭中勝出的關鍵時期。他透露,日本將在今年秋季宣布一項長達10年、直到2035年的汽車戰略。岸田強調,汽車産業是日本和東盟國家長期經濟夥伴關系的象征,並指這項戰略旨在確保東盟在全球新一代汽車産業中能保持其核心地位。日本將與東盟東亞經濟研究中心(ERIA)合作,提出未來10年汽車産業的前景,以及成爲混合動力車、電動車和其他環保車輛樞紐的戰略。

該戰略將與總部設在雅加達的東盟和東亞經濟研究所合作制定。東盟集團包括文萊、柬埔寨、印度尼西亞、老撾、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

日本與東盟在半導體和汽車等領域的合作由來已久。

據媒體報道,爲應對日益激烈的電動汽車市場競爭,日本據悉將與東盟在東南亞地區制定首個汽車生産和銷售的聯盟。

據日本日經新聞報道,雙方計劃最早在今年9月舉行經濟部長會晤,並制定持續至2035年左右的臨時聯合戰略。該戰略預計將涵蓋人員培訓,脫碳,礦産資源采購,生物燃料等多個領域。

日本據稱將動用經濟産業省預算中的1400億日元(約9億美元)來幫助東盟市場培訓新技術世代的汽車工人。

此外,日本還將推廣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測量技術,促進汽車産業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日本及東盟也將考慮聯合采購生産電動車電池的稀有材料,並在回收電池上進行合作。雙方目前正在考慮開發使用由廢棄食用油制成的生物燃料,以宣傳日本-東盟聯盟內汽車的環保高標准。

“隨著中國電動汽車在東南亞的崛起,日本打算聯合東盟制定首個在該地區的汽車生産、銷售聯合戰略。”多年來,豐田汽車和本田等多家日系車企在東盟建立工廠,日系車在當地的産量每年超過300萬台,占東盟區域內總生産台數的80%。

這項日本和東盟共同的戰略包括如下四點。第一,通過培育人才提高汽車産業整體水平,培育人才的資金來源主要是日本經濟産業省在2023年度補充預算中確認的1400億日元(約合65億人民幣)補助金,包含對工廠和零件供應鏈企業實施員工的數字化教育。第二,實現汽車制造工程的脫碳,主要是在制造工藝的脫碳中,利用日本技術將工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視化,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活用等。第三,確保礦産資源和生物燃料開發等新領域投資,在新領域投資中,進行新能源電池所需的稀有礦物的共同采購和廢舊電池的回收等研究,以及進行使用廢油的生物燃料的研究和開發等。第四,日本和東盟向外界共享信息。

東盟是全球工業的重要布局之一,也是日本多家汽車制造商的工廠所在地。日本汽車制造商每年在東盟組裝超過300萬輛汽車,約占到東盟總産量的80%,其中大部分汽車出口到中東及其他地區。

迄今爲止,日本汽車制造商在東盟的戰略都是獨立進行的。而隨著電動汽車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日本政府似乎已經下定決心介入市場以實現合縱連橫。

據某汽車制造商高管表示,由于利率上升等因素,東南亞的汽車需求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當地的汽車補貼十分慷慨,可惜的是很多汽車制造商並沒能把握住這些順風。

不斷變化的市場加劇了多家日本汽車制造商的緊迫感。上周,日本本田汽車承諾到2030年,其將在電氣化和軟件上增加一倍的投資,達到約650億美元。豐田則宣布上調其財年混動汽車的銷量目標至100萬輛,並將産能提高至每年200萬輛。

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Toshihiro Mibe)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雖然最近消費者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似乎正在趨于平穩,但是 " 我們並沒有改變電動車是(實現碳中和)最佳解決方案的觀點。從長遠來看,我們確信向電動汽車的轉變必將取得進展 "。

*聲明:本文系原作者創作。文章內容系其個人觀點,我方轉載僅爲分享與討論,不代表我方贊成或認同,如有異議,請聯系後台。

0 阅读:1

袁遺說科技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