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在澳洲景點大打出手!亂扔垃圾,破壞“活化石”

土澳的生活 2024-05-15 15:54:19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民衆口袋裏的錢越來越多了。許多小夥伴會選擇爲自己規劃一條海外旅行計劃,走出國門看看世界的風景。

隨之,中國遊客成了大家時不時討論的話題,甚至部分中國遊客行爲還“榮登”澳媒。

這兩天,似乎沉寂已久的“中國遊客素質”問題再次被沖到了風口浪尖。這次引發討論的事件都發生在澳洲。

有一名澳洲華人網友發現,澳大利亞一處景點的棧道上,堆滿了寫有中文的零食包裝,並直言“請把垃圾帶走”。

另一名澳洲小夥伴則稱,自己在某景點觀光時,親眼目睹中國遊客因小事打起爭執,還踩踏景區活化石,並留下了滿地垃圾。

中國遊客的素質真的是世界獨一檔嗎?

圖源:The Guardian

澳洲景點棧道上滿是垃圾,包裝上多寫有中文

幾天前,社交媒體“小紅書”上一則有關澳大利亞中國遊客的帖文引發了激烈討論。

澳洲珀斯的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是一個觀賞極光的好去處,這幾天,地磁風暴帶來的極光吸引了大批中國旅客前往該地參觀。

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景點有一處棧橋,蜿蜒曲折伸向海面。

而這則帖文曝光的不文明行爲,就發生在棧橋上。

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棧橋。圖源:Western Australia Expert

一名在澳華人小夥伴發帖表示,自己在澳大利亞某景點散步時,親眼目睹了中國遊客的不文明行爲。

帖文中稱,當時景點人滿爲患,“感覺整個棧橋上90%以上都是中國人”。

據她稱,景點處有一條棧橋,上面隨處可見中文外包裝的垃圾。她在帖文中提醒中國旅客,“請大家欣賞完風景也順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吧拜托。”。

圖源:小紅書

她還在帖文下方上傳了在棧橋上拍下的照片,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人潮退去的棧橋上滿是零食包裝袋和垃圾,

絕大多數包裝袋上都寫有中文字樣。

圖源:小紅書

比如,包裝上寫有“黑八寶”的易拉罐,還有旺仔果凍、肉松餅等,

在棧橋扶手旁,還堆有吃完了的麥當勞包裝袋和飲料瓶。

對此她表示,“尤其是那些旺仔果凍、肉松餅、八寶粥之類的中國零食包裝,真的很丟老中人的臉。”

圖源:小紅書

在評論區中,另一名澳洲華人小夥伴也進行了爆料。

這名小夥伴在該帖文評論區內放上了一張截圖,截圖疑似來自海外社交媒體Facebook。

截圖中顯示,一位當地網友吐槽觀看極光遊客的不文明行爲,表示有遊客不顧警示標牌勸阻,毅然決然踏入景區水中拍攝風景,破壞當地環境。

“看到人們爲了拍攝完美的照片而在水中行走,這是對我們的環境和血栓岩生物(組成了當地的活化石)的不尊重,真是令人心碎。標牌清楚地表明,人們不能粗心大意(踏入水中),真爲你們感到恥辱。”

而截圖中的配圖則是兩名亞洲長相的遊客,一男一女,臉部用馬賽克遮擋。

圖源:小紅書

該評論後被帖文博主置頂,並評論“太丟臉了”。

評論區中還有小夥伴表示,黃皮膚不一定是中國人,也可能是韓國人或日本人。

對此,博主稱,當時自己在現場,絕大多數遊客都說著流利的中文,“95%的人都在說中文,其實韓國人印度人本地人也有的,只是很少很少很少,而且地上的零食包裝大部分是中國零食,奶茶什麽的,當天去過的話你就知道不是我硬要怪中國人。”

圖源:小紅書

另有小夥伴評論稱,自己爲中國遊客的行爲感到羞恥。

一名網友表示,“中國人的臉被丟完了,丟死人,沒素質。上班都討論中國人丟垃圾。”

圖源:小紅書

還有網友表示,在觀賞極光的當天,有中國遊客爲了拍照開閃光燈,甚至有遊客故意伸腳絆倒手持電筒的人。

圖源:小紅書

感覺評論區裏的“戰況”比帖文本身還要精彩——

圖源:小紅書

另據當地媒體報道,另一名華人女子Max(化名)當時也在觀賞極光的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現場,她表示,自己被眼前“混亂的一幕”掃了興致。

據她稱,觀賞極光當天,現場“一片混亂”,“密密麻麻全是人,從停車場到橋上,一路都是講中文的華人。”

Max表示,當時許多人在觀賞極光時打開了強光手電筒,照向極光並拍照,因此引發了此起彼伏的爭議,包括肢體沖突。

另有人牽著狗在人群中穿梭,導致有觀光華人被擠下水(可能就是評論區裏那位)。

還有中國遊客踩踏水中活化石拍照,“能聽到石頭開裂損壞的聲音。”

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活化石。圖源:News

據悉,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是一處自然保護區,以珍貴的血栓岩古生物化石著名,曆經數萬年的沉積和膠結作用而最終形成。

Max稱,在過去10年間,她曾4度造訪Lake Clifton Thrombolites,非常喜歡該處景點,“我真的特別喜歡這個景點,太幹淨了。”

她回憶當天情況,依舊爲中國遊客感到心有余悸,“我希望海外華人,都要注意形象和素質。”

圖源:Daily Mail

中國遊客大鬧豪華遊輪,搶餐、喧嘩、大打出手

今年3月中旬,萬衆矚目的從上海開啓首航的MSC榮耀號,終于揭開神秘面紗。在宣傳海報中,這艘豪華遊輪身姿優雅,迎來了運營方期盼已久的中國市場客人。

遊輪規則顯示,遊客需排隊進餐,有序從事活動,不許跳廣場舞,不許拍胸呐喊。

然而,一系列尴尬的場面隨即就在郵輪上發生了。

圖源:小紅書

浪漫的海上之旅一開始,有人就發現船上出現了不少大爺大媽團。遊輪起航當天中午,鬧劇開始了。

首先出問題的,是自助餐食區。豪華遊輪上的一日三餐都是免費提供的,想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這是豪華遊輪的一大特色,自助餐不僅品種多,且味道還很好。

面對美食,大爺大媽們不淡定了。

每到了用餐時間,餐廳必然會發生幾起吵架事件,多數時候是大媽們插隊引發的。

由于人多餐廳入口小,進入需要排隊,這就成爲爆發矛盾的主要地點。老人旅行團不管三七二十一往裏擠,沖破工作人員的三四道防線,居然沖開了餐廳不對外開放的區域,非要搶先進來用餐。

甚至還有人說大媽插隊,潑牛奶潑到了人頭上,一幫旅行團的人還沖上來了,打了起來。

圖源:小紅書

接下來,更勁爆的事來了。遊輪的公共開放區域,也成了老人團集體自嗨的場所。

數百個大爺大媽開始齊聲高唱紅歌,接著甚至還有人跳起了廣場舞。

震耳欲聾的動靜把遊輪上的其他乘客鬧得吃不好,睡不香。

圖源:小紅書

遊輪返航後,有不少小夥伴在社交媒體上吐槽旅行經曆,一名小夥伴稱,“排隊擁擠得上船,吵架的、大叫…”

她還稱,船上的食物也不是很新鮮,稍微好吃一點的會被一搶而空。

圖源:小紅書

另有小夥伴用反諷的手法表現了自己對船上大爺大媽的不滿,他表示,

“老人都很優秀一點都不擁擠、老人們都很有素質,吃飯各種有規矩得排隊、下船各種不插隊很有禮貌,呵呵。”

圖源:小紅書

在評論區中,有人犀利地指出,中國遊客素質改良還需20年時間,只有當80後老去時,才不會如此不堪。

圖源:小紅書

自從中國遊客走出國門,遍布世界各地後,中國遊客素質問題引發了國內外華人網友的廣泛關注,“中國遊客素質低”的問題是不是被翻出來討論,中國遊客也不免遭到“批鬥”。

然而,人們在討論中國遊客行爲時不免使用了“放大鏡”,將中國遊客的行爲弊端放大討論。

實際上,每個國家的遊客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不端行爲,比如扔垃圾、大聲喧嘩、擁擠等。

比如,那年悉尼聖誕狂歡之後,公園裏就留下了滿地的垃圾。

圖源:Daily Mail

悉尼遊客素質同樣“堪憂”,活動後留下滿地垃圾

據《Daily Mail》報道,2022年12月,悉尼的布朗特海灘附近的公園裏舉行了聖誕狂歡活動,

在大批悉尼遊客離開後,現場遺留大量垃圾和個人物品。

這些狼藉景象引發當地居民的不滿。

圖源:Daily Mail

報道稱,在2022年聖誕節前夕,韋弗利(Waverley)市議會曾提醒當地人,在該地區海灘、公園和其他戶外公共場所禁止飲酒。

不過,社交媒體上多個視頻顯示,有數百名狂歡者在公園裏長時間慶祝節日,其中大部分人看起來是背包客。

在慶祝活動中,人們可以聽到大音量的音樂聲,也可以看到狂歡者在跳舞。

圖源:Daily Mail

此外,根據居民在社交媒體臉書的當地交流群組中分享的照片,有大量垃圾,包括酒瓶、罐頭,以及鞋子、野餐墊等個人物品被扔在公園的草坪上。

報道顯示,這一幕也引發了網友的抨擊。有人說,“這令人感到震驚,如此缺乏尊重,應該處以罰款”。還有人說,“人們怎麽能做出如此卑鄙的行爲。這些人應該爲亂扔垃圾而被罰款”。

據悉,韋弗利市議會的工作人員已經從26日早晨開始清理這些被亂扔的物品。

報道還提到,在2020年的聖誕節,有數百名背包客在悉尼景點進行了一次類似的大型慶祝活動,那一次聚會被當地警方驅散。

根據當時的防疫政策,戶外聚集人數被限制在百人以內,但當地警方估計,有200至300名狂歡者參加了那一次聚會。這引發了悉尼居民的憤怒。

圖源:Daily Mail

此外,在法國,民衆素質也成爲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闖紅燈似乎成爲了法國民衆與生俱來的技能。

據法國巴黎道路安全局數據顯示,2017年巴黎有超過4500個行人因爲闖紅燈出了車禍,而巴黎市區加郊區人口總數不過1100萬。

那麽跟中國進行一下比較,北京市的常駐人口2100萬,2017年所有交通事故造成的傷亡數4181,還比不上巴黎行人闖紅燈的傷亡大。

圖源:BBC

那麽,被人們稱爲“最有紳士風度”的英國人表現如何呢?

2004年,英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懷斯曼聯合《世界在行動》節目組,找了一家連鎖商店,進行了一項關于誠信的實驗:如果有人拿5英鎊付款,收銀員就按10英鎊找錢,如果拿10英鎊付款,收銀員按20英鎊找錢。

以此類推,就是收銀員多找錢給顧客。

結果所有的顧客都開始裝糊塗,收下了多找給他們的錢。

監控顯示,很多人在離開商店時,還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誠實實驗”發起人理查德·懷斯曼。圖源:BBC

難道是顧客沒有數清楚零錢嗎?

隨後,懷斯曼改進了實驗,要求收銀員大聲的報出自己所找的零錢數目,並一張一張的放到顧客手上。

結果,還是沒有一人主動告知收銀員多找了錢。

不甘心的懷斯曼又做了改進,他要求收銀員不僅要報錢數、交到顧客手上,還要假裝疑惑的詢問剛才他收的錢面值是多少。

然而結果還是沒有變化,沒有一個顧客實話實說。

圖源:Daily Mail

由此看來,個人素質往往是人們穿在身外的光鮮外衣,內裏的人性實際上相差無幾。

中國遊客的確在世界各地景點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行爲素質,但這並不意味著中國遊客是世界上最沒有素質的群體。

2013年,歐洲報紙發布了一項關于“最不受歡迎遊客”的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排第二位,美國人排第一位。

同樣在2012年歐美的一項街頭采訪中發現,最不受歡迎的是美國人,其次是英國人和德國人。之後的一項調查,中國排在第八位,美國仍是第一。

雖然如此,仍然希望所有走出國門的中國遊客可以注意言行舉止。雖然個人素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表面功夫,但往往人們看重的就是表面功夫。

圖源:Daily Telegraph

0 阅读:343
评论列表
  • Sean 3
    2024-05-16 12:39

    1.澳洲入境是不准攜帶食物與植物的,請問中文食品哪來的,我在澳洲3年,最貴的商品就是中國進口商品.2.郵輪上有如此規模的老年人,大多是旅行團,旅行團你懂的,總得有個發泄口,不是導遊發,就是團員發,3.發這篇的土澳應該是導遊,拿著錢還砸鍋

    呼噜露 回覆:
    拿著一些不著邊的圖片造謠而已
    呼噜露 回覆:
    老讀者意林了

土澳的生活

簡介:講一講在海外的人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