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30年了,15個加盟國,誰混得最好?誰混得最慘?

七號說三國 2024-04-17 18:34:08

蘇聯,是由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立陶宛等15個國家組成了一個龐大帝國。蘇聯巅峰時期,領土面積多達2240萬平方千米,人口2.8億,是和美國並駕齊驅的一個超級大國。蘇聯發展到後期,由于體制僵化、腐敗叢生、經濟衰退等因素,最終使其土崩瓦掘,走向解體了。

蘇聯解體至今,已經過去30年時間了,它的15個加盟國現在混得咋樣了,誰混得最好?誰最差?

一、東斯拉夫三國

東斯拉夫三國,指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他們都是東拉斯夫人的後裔,是3個兄弟國家。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70%的遺産和國際地位,讓其依舊是個世界大國,但蘇聯時期可以比肩美國的重工業,在俄羅斯手上逐漸衰落了。現在的俄羅斯,經濟主要依靠石油、天然氣、木材等資源出口。俄羅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靠出售資源也達到了中等收入國家水平。

2023年,俄羅斯人均GDP爲1.46萬美元。1991年,俄羅斯獨立後,美國不斷北約東擴,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讓俄羅斯無比難受。與此同時,俄羅斯在獨立後一直遭受戰爭困擾,打過2次車臣戰爭、俄格戰爭。最近2年,俄羅斯又深陷俄烏戰爭。美國趁機拉攏盟友變本加厲地制裁俄羅斯,讓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出口、進口受阻,發展舉步維艱,百姓更加困苦了。

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鐵杆盟友。白俄羅斯沒有獲得蘇聯的多少遺産,也沒有豐富的資源,但它因爲和俄羅斯的關系密切,這讓白俄羅斯遭到了美國等國的敵視,沒少打壓白俄羅斯,讓白俄羅斯的經濟發展舉步維艱。2023年,白俄羅斯人均GDP爲8567美元,是歐洲的一個窮國。

烏克蘭,曾是俄羅斯的兄弟國家,世代友好,但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爲了發展經濟,就有了倒向西方國家的想法。烏克蘭介于俄羅斯和北約之間,被俄羅斯看成是自己和北約之間的緩沖區,烏克蘭加入北約,會讓北約將自己的導彈部署到俄羅斯家門口,這是俄羅斯難以接受的。

2014年,烏克蘭國內出現反俄浪潮後,氣憤的俄羅斯人出兵占領黑海地區的戰略要地克裏米亞,將其並入了自己的版圖。克裏米亞曾是俄羅斯的領土,蘇聯時期,赫魯曉夫爲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並300周年之際,將克裏米亞贈送給了烏克蘭,2014年俄羅斯又將其奪了回去。

克裏米亞事件,讓俄烏兩國徹底交惡,也將烏克蘭推向西方陣營。烏克蘭東部的幾個州,以俄羅斯族人爲主,他們不想倒向西方,想擺脫烏克蘭而加入俄羅斯,所以和烏克蘭當局爆發沖突。

2022年,俄羅斯爲了幫助烏東部親俄武裝力量,對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俄烏戰爭爆發。

烏克蘭,擁有著世界上最廣闊的肥沃的黑土地,是著名的歐洲糧倉。同時,烏克蘭獨立時,還繼承了蘇聯大量的工業産業,尤其是軍工業,但烏克蘭獨立後,沒有實力維持蘇聯時期龐大的軍事力量,所以它的軍工業很快衰落了。烏克蘭內部還存在著嚴重的寡頭壟斷、腐敗叢生等問題,這讓烏克蘭經濟發展遲緩,一直不盡如人意,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的城鎮遭到戰爭摧毀,滿目瘡痍,經濟也陷入到了崩潰的邊緣,嚴重依賴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援助,大量的百姓淪爲難民,國土失陷等,是歐洲最不幸的國家之一。

二、中亞五國

中亞五國,是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塔。

中亞五國,地處亞洲內陸地區,幹旱少雨、交通不便,且沒有自己的優勢産業,尤其是工業産業,這讓中亞地區的經濟發展一直很差。蘇聯時期,中亞國家非常依賴蘇聯的各種補助。中亞人民擔心蘇聯解體後,他們就再也無法獲得蘇聯的補助了,所以中亞人民不願看到蘇聯解體。

俄羅斯,將中亞國家視爲自己的經濟負擔,1991年蘇聯解體時,堅持讓他們獨立了。獨立之後,哈薩克斯塔和土庫曼斯坦由于發現了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靠出售資源,成爲了中等收入國家,而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的經濟發展依舊緩慢,是低收入國家。

三、波羅的海三國

波羅的海三國是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

波羅的海三國是三個小國,位于波羅的海沿岸,交通便利,風景優美,適合發展工商業和旅遊業。

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是歐洲的3個比較富裕的國家,但由于地處波羅的海沿岸的戰略要地,沙俄和蘇聯用武力手段將他們並入了自己的版圖。加入蘇聯後,波羅的海三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和希臘等國拉開了差距,這讓波羅的海三國對蘇聯缺乏認同感,想獨立。

1990年,蘇聯陷入困境,搖搖欲墜後,波羅的海三國率先從蘇聯獨立了出來。獨立後,他們很快加入北約和歐盟。背靠歐盟,再加上波羅的海三國天獨厚的地利優勢,他們很快發展了起來,成爲了富庶國家。2023年,立陶宛人均GDP爲2.4萬美元,愛沙尼亞拉人均GDP爲2.9萬美元,脫維亞人均GDP爲2.14萬美元。三國經濟繁榮,且有北約保護,過得非常不錯。

四、外高加索三國

外高加索三國,是格魯吉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亞美尼亞獨立後,爲爭奪納卡地區,一直戰爭不斷。納卡地區曾屬于亞美尼亞所有,但蘇聯時期,將它劃歸給了阿塞拜疆。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想要回納卡地區,納卡地區也想回歸亞美尼亞,但是阿塞拜疆不給,雙方爆發了戰爭。格魯吉亞獨立後,境內的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一直想脫離格魯吉亞而獨立。昔日的老大哥俄羅斯也在背後支持格魯吉亞境內的獨立武裝,這讓格魯吉亞始終動蕩不安。

外高加索三國獨立之後,經濟發展不盡如人意,且還處于戰亂動蕩之中,過得不如蘇聯時期好了。

五、摩爾多瓦

摩爾多瓦獨立之後,其德左地區一直鬧獨立,也讓摩爾多瓦不得省心,它過得也不如蘇聯時期了。

綜合可見,蘇聯的15個加盟國,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獨立之後,成爲了富庶國家,過得更好了。俄羅斯、烏克蘭、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摩爾多瓦深受戰爭困擾,過得較差。哈薩克斯塔和土庫曼斯坦依靠出售石油等資源,成爲了中等收入國家。白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雖然內部穩定,但經濟發展很差。

10 阅读: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