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暖明顯!銀行理財産品規模紮堆擴容

國際金融報 2024-03-22 18:41:48

隨著投資者對穩健理財需求的增加,短期定期開放式産品可能會成爲市場的主要增長點。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和風險管理能力將成爲吸引投資者的關鍵因素,推動理財市場向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銀行理財産品規模擴容!

隨著開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顯著回暖,多家理財子公司紛紛擴大旗下産品的募集規模上限、新增産品份額種類,部分産品增長高達200億元。

專家指出,得益于國內經濟的穩健回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以及債券市場的穩定走勢,共同促成了以固定收益爲主導的理財産品取得顯著成效。展望未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預計銀行理財産品的存續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

多家機構加碼募集規模上限

開年以來,銀行理財市場的規模大增,不少理財子公司摩拳擦掌,紛紛擴大産品募集規模上限。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至少已有農銀理財、上銀理財、招銀理財、徽銀理財、平安理財等近十家理財機構,通過上調産品募集規模上限、新增産品份額種類等方式爲旗下産品規模加碼,數額達百億元。

3月20日,上銀理財發布多條公告稱,爲更好地滿足客戶對于定期開放式産品的投資需求,對旗下多款産品的規模上限進行調整。以上銀理財“淨享利”系列開放式理財産品(6個月)爲例,調整後的最高募集限額達到200億元。記者檢索發現,去年9月,上銀理財也曾調整對該産品的募集規模,當時的規模上限爲120億元,相對于增加了80億元額度。

此前一天,農銀理財也表示,將上調一款開放式人民幣理財産品的規模上限,大幅增加200億元。公告顯示,爲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農銀理財將該款産品的規模上限由300億元上調至500億元,並已對産品說明書做出相應的修改。徽銀理財也將旗下“徽安活期化淨值型理財産品”的募集規模上限加碼至530億元。

平安理財則在近期新增多款産品的份額種類。3月21日,平安理財連發多條公告,對旗下幾款“靈活策略雙債固收類”産品新增B類份額。

黑崎資本首席投資執行官陳興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紛紛提高産品規模上限,主要是由市場需求的變動所驅動。

“在國內經濟逐漸回暖和股市波動的背景下,投資者對于穩健型理財産品的興趣愈發濃厚。與此同時,銀行理財子公司作爲金融市場的關鍵角色,也積極尋求通過增加産品規模來實現業績目標,從而增強自身的市場地位和品牌效應。”陳興文指出,“在當前的市場狀況和投資者的偏好下,銀行理財子公司將擴張的重點放在了定期開放式且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産品上。這種策略不僅與投資者的期望相契合,而且還有助于減少潛在的風險,並增加投資回報。”

理財産品存續規模明顯回升

理財機構競相“卷”規模的背後,是銀行理財市場的回暖。《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下稱《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全國共有258家銀行機構和31家理財公司有存續的理財産品,共存續産品3.98萬只,存續規模26.80萬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銀行業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3年)》,下同。

開年以來,理財市場存續規模明顯有所回升。廣發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劉郁團隊近日發布的研報顯示,截至3月1日,理財存續規模已重破28萬億元,1到2月規模累計增量創近五年來新高。

從産品類型來看,投資者對穩健型理財産品的需求仍舊熱切。《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風險等級爲二級(中低風險)及以下的理財産品存續規模爲24.87萬億元,占比92.80%。

“新增資金主要來自固定收益類(非現金)産品,各機構主推産品仍以PR1、PR2等低風險開放式産品爲主。”光大證券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在采訪中指出,“截至2月末,理財公司存續産品中,固定收益類産品占比升至97.6%,混合類及權益類資産占比延續下行。”

在排排網財富合夥人項目負責人孫恩祥看來,開年來銀行理財存續規模回暖主要有多個原因。“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理財産品相對于存款的吸引力增強,投資者更傾向于將資金投向銀行理財産品。另一方面,銀行也在積極調整理財産品策略,推出了更多的類似于結構性、淨值型等創新型理財産品,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進一步提升了理財産品的吸引力。”孫恩祥分析指出,“與此同時,銀行也在積極通過投資者教育和市場宣傳,提高理財産品的知名度和認可度,並積極開展營銷活動,推動理財産品的購買。”

未來銀行理財走勢如何

中金公司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發布的研報認爲,今年3月份理財規模收縮的季節性效應可能會有所減弱,在前兩周規模增長較多的情況下,3月底規模環比2月底可能變化不大。

陳興文指出,得益于國內經濟的穩健回升、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環境,以及債券市場的穩定走勢,共同促成了以固定收益爲主導的理財産品取得顯著成效。

“展望未來,隨著國內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和貨幣政策的適度寬松,預計銀行理財産品的存續規模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陳興文直言,“債券市場的穩定表現和股市的逐步複蘇將進一步增強投資者對固定收益類理財産品的信心。銀行理財子公司可能會繼續推出創新産品,提高服務質量,以滿足市場需求,吸引更多投資者。同時,隨著投資者對穩健理財需求的增加,短期定期開放式産品可能會成爲市場的主要增長點。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和風險管理能力將成爲吸引投資者的關鍵因素,推動理財市場向更加成熟和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近期銀行理財市場的走勢呈現出一定的波動和變化。從産品收益角度來看,由于市場利率的持續下行,大部分銀行理財産品的收益率也有所下降。在市場競爭方面,隨著銀行理財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各家銀行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除此之外,監管政策的變化也對銀行理財市場産生了影響。”安爵資産董事長劉岩對記者分析指出,“未來銀行理財市場仍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隨著居民財富的不斷積累和金融需求的日益多樣化,銀行理財市場仍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而數字化、智能化會成爲重要趨勢,銀行理財也將爲客戶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

0 阅读:295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