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款數千萬元!網紅店爆雷,老板最新發聲

新晚報 2024-05-23 08:40:26

近日有消息稱,在淘寶平台坐擁500多萬粉絲的頭部女裝店 “少女凱拉”疑似跑路,多位供應商在網上爆料稱該店鋪“拖欠貨款,老板失聯”。

淘寶平台上已經搜不到“少女凱拉”的店鋪。

“少女凱拉”欠款達數千萬老板回應稱不會跑路

據天眼查顯示,“少女凱拉”商標注冊所屬公司爲廣州增益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是李傑州,是一家以從事紡織服裝、服飾業爲主的企業,股東包括李傑豪、李傑州和李傑英,是三兄妹,分別持股爲45%、45%和10%。

據悉,該公司成立時間爲2022年9月,注銷時間爲2024年3月。對于兩個月前就已經注銷公司的行爲,讓不少供貨商質疑這是不是一起有預謀的“卷款跑路”。

“少女凱拉”的供應商之一趙某告訴記者,她從2019年開始給“少女凱拉”店鋪供貨,商定的付款模式是月結,每個月的月底“少女凱拉”會結清上個月的貨款。此前店主一直都能按時結清,但從今年開始,“少女凱拉”的店主開始用各種理由拖欠貨款。僅2024年1月到5月12日,“少女凱拉”已向趙某累計欠下了數十萬的貨款。

5月12日,趙某聽到傳聞稱“少女凱拉”老板李傑豪“跑路”,並從同行那裏得知其線下公司已經被貼上封條。趙某透露,被傳“跑路”的前一兩天,她還跟李傑豪的妹妹李傑英對過賬,對方表示會盡快轉賬,但僅僅幾天事情就演變成這樣。趙某告訴記者,她已經加入了大源街道組織的維權群,“以往發生這類事件時檔口商家也都試圖去立案,但並沒有追回欠款。”

記者了解到,“少女凱拉”的老板已經被警方控制。近日,三兄妹之一的李傑豪現身上述維權群,稱沒有跑路。他在微信群透露,這兩年受大環境影響,原有的經營模式出了問題,“但我們一直都在支持,單單這兩年就向銀行和親朋好友借了幾百萬投入公司,維持大家的回款。”李傑豪還表態稱,“我們承諾在政府的指導下,盡快厘清全部的債權債務,盡我們最大努力解決存在的問題,重新啓動少女凱拉。”但對于這番表態,趙某和其他供貨商並不買賬。

供應商提供的微信群截圖

趙某透露,根據目前前述維權群裏的接龍情況來看, 被拖欠貨款的供應商已經達到了195家,被拖欠的貨款已經高達三四千萬元。

供貨無合同無簽收單店鋪退貨率居高不下

在趙某看來,在和“少女凱拉”這類淘寶大店合作的時候,供貨商是完全弱勢的一方,送貨的時候甚至沒有合同、沒有簽收單,這也造成眼下不少供應商的維權困境,“(少女凱拉)店鋪那裏完全不用壓貨,他們賣出去以後通過軟件把需求發給我們,我們就按照款式、顔色、碼數分類貼好標後送到他的停車場,他在沙河附近的停車場有一輛貨車專門收貨。但我們送貨過去,其實沒有合同、沒有簽收單,這種交易對供應商來說是沒有任何保障的。”

此外, 如果出現退貨,“少女凱拉”在收到退貨後也會將退回的貨品送回到供貨商處,“有些穿髒了的衣服也會退回到我們這裏。他們那裏不壓貨,也不用現金結賬。”

在如此沒有保障的情況下,過去幾年趙某和大量的供貨商仍在堅持和“少女凱拉”合作,“我們小檔口沒有辦法。如果是我們這種小檔口要求他這麽做(簽合同),他就可能不跟你合作了。”

在供貨商看來,和網店合作時自己是弱勢方。但在網店店主們看來,在平台上做生意的店鋪同樣是弱勢方。一位和“少女凱拉”有來往的服裝店店主告訴記者,現在由于服裝店鋪退貨率居高不下,加上各方面的開支,很多店鋪都已經承受不了成本,“像我們也慢慢出現這些問題,只是我們的體量沒有那麽大,虧損沒那麽嚴重。最終很多商家存活不了,我個人觀點就是後續還會有很多商家爆雷。我們前陣子也是單量暴漲得離譜,自己就停下來了,緩一緩。”

上述店主認爲,現在所有電商平台都在卷低價模式,這會導致“接下來中小商家真的很難存活。平台在規範化,篩出優質商家”。

售價低于進貨價傷害底層供應商

李傑豪在回應中透露,“原有的經營模式出了問題”,事實上,“少女凱拉”的店鋪經營模式一直被業內诟病。此前,有消息稱,“少女凱拉”店鋪售賣的産品,部分比進貨價還要低。趙某向記者確認了這一說法。

但售價比進貨價還低,店鋪要怎麽賺錢?據趙某透露,很多店鋪是通過扣點賺錢的,“比如他跟我拿十萬的貨,到結款的時候默認會扣我三個點。除了這三個點的利潤,他們還會找各種理由扣供應商的錢,比如說標簽貼錯了、配貨給錯貨了、給錯碼了、給錯顔色了,反正隨便他扣,最後一個月下來會被扣很多錢,我們是很被動的。”

記者了解到,“少女凱拉”的事件並非孤例。廣東省湖北商會服飾時尚産業協會秘書長萬金山告訴記者,在沙河的服裝批發市場,店鋪跑路欠下供應商巨額債務的事情,幾乎每年都在發生,而他認識的被拖欠貨款的供貨商都沒有成功追回過債款,“現在因爲平台的一些政策,店鋪也不好做,都在打價格戰,低價吸引顧客後也賺不到錢,最終他們跑路了,買單的還是上遊的供貨商。”

此次被“少女凱拉”拖欠貨款的供貨商不少都在廣州沙河的服裝批發市場。萬金山透露,這些供貨商被稱爲“網批”,也就是專門給淘寶、天貓、抖音、拼多多等渠道的網絡服裝店鋪做批發的上遊供貨商,店家來這裏拿貨不需要先給貨款,往往是先拿貨,一個星期甚至一個月以後才結款。

萬金山感歎,過去也都是拿錢給貨的,近些年由于生意不好做,“卷起來了,你不答應讓別人賒賬,就沒得生意做。”在他看來,這些年來隨著電商平台的政策不斷改變,從七天無理由退換貨到支持僅退款,都給這些“網批”商家增加了不少成本和壓力。

“他們拿貨是必須給最低價,有些網批的利潤可能就是一塊錢甚至幾毛錢。”萬金山表示,“此外還要承擔退貨成本,現在網購服裝退貨率百分之六七十都有,今天拿100件,明天退70件給你。”

過高的退貨率是不少服裝從業者都在頭疼的問題。萬金山告訴記者,平台上退貨越來越方便,經常有消費者把衣服穿髒後再退回來,導致普遍的退貨率在30%-50%之間,“最終倒黴的都是供貨商。這些供貨商要麽是自己買布料去做衣服,要麽是有自己的加工廠,成本壓力最後都會轉移到這裏”。

萬金山認爲,行業要良性發展,需要各方面共同推動,“大家要有一個好的經營環境,在公平公正的條件下做生意。否則這樣下去,最終只能是平台一家獨大賺到錢,傷害的是底層的供應商。”

來 源 丨 南方都市報、N視頻報道 編 輯丨 張宗 責任編輯丨 郭啓迪

審 核丨谷曉東

0 阅读: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