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原中央政治局常委,連任國家主席與政協主席,墓碑上不留名字

雅可談過去 2024-05-25 07:56:22

在湖北省東北部,大別山南麓、鄂豫交界處鄂豫兩省交界處,有一座縣城,名爲紅安縣。

衆所周知,紅安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大革命時期,這裏打響了黃麻起義的第一槍,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紅軍主力,走出陳錫聯、韓先楚、秦基偉等223位將軍,因此被稱爲“中國第一將軍縣”。

此外,紅安還出了兩位國家主席,一個是董必武(注:董老曾代理國家主席),另一個就是今天我們要講的李先念。

1909年6月23日,李先念出生于湖北黃安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李先念的童年與當時中國絕大多數老百姓家的孩子一樣,過得非常艱難,從八歲開始就跟著父兄下地幹活,過著有上頓沒下頓的生活。

對此,李先念後來回憶道:

“我小時候家裏總是糠菜半年糧,就著幹鍋菜,有時用塊布蘸點油,放在鍋裏擦一擦,就算改善生活了。”

年齡稍大,李先念先是進入雜貨店當學徒工,受盡了店主的欺淩與壓榨,然後又學習木工活手藝,在此期間,李先念深切感受到地主對自己的剝削與壓迫,對階級社會産生了不滿,爲後來走上革命道路打下了基礎。

1927年,對于中國革命來講,既是遭受嚴重挫折的一年,又是重新煥發生機的一年。

這一年,國民黨蔣介石與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對共産黨人與進步人士進行血腥鎮壓,在這種情況下,我黨確立進行武裝起義與土地革命的總方針,于1927年11月發動了著名的黃麻起義,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

黃麻起義的隊伍中,就有李先念的身影,雖然這次起義嚴重受挫,但卻堅定了李先念繼續革命的信心,1927年12月17日,經韓爽先、李澤信介紹,李先念正式加入中國共産黨。

1937年3月,西路軍在河西走廊遭受慘痛失利,李先念率領僅剩的千余人,翻越祁連山脈,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行軍,最終到達新疆,爲革命留下了寶貴種子。

對此,徐向前元帥說:

“李先念受命于危難時刻,處變不驚,爲黨保存了一批戰鬥骨幹,這是很了不起的。”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李先念成爲鄂豫邊區抗日根據地和新四軍第五師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抗日戰爭勝利後,蔣介石出動30萬軍隊將新四軍第五師包圍,在這種情形下,李先念按照中央的指示,成功突破國民黨軍的包圍圈,這就是震驚中外的中原突圍戰役。

1949年5月16日,武漢獲得解放,李先念被任命爲湖北省委書記、省政府主席、省軍區司令員兼政委,成爲湖北省黨政軍一把手。

1954年,各大行政區被撤銷,除了行政區負責人進京任職外,一些具備經濟管理才能的地方幹部也被調到中央工作,在陳雲的推薦下,李先念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財政部長。

當時,鄧小平還特意找到李先念進行談話,說:

“我過去也沒有學過經濟,也沒有當過財政部長,這不是也當了嗎?你還是當吧,我相信你。”

在李先念的領導下,我國完成了社會主義改造,並超額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任務,得到了毛主席的贊許,李先念由此成爲中國經濟工作中的“四大名旦”之一。

十年特殊時期,李先念被誣爲“二月逆流”成員受到錯誤批判,但他仍然與林彪、“四人幫”反革命集團進行了堅決抗爭。

十年特殊時期結束後,李先念成爲我國改革開放的“探索者”,在推動平反冤假錯案的同時,沒有忘記肯定毛澤東同志的曆史地位和堅決維護毛澤東思想偉大旗幟,1979年3月,李先念出任國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此外,李先念還全力支持鄧小平,設立經濟特區,他說道:

“一定要從自己國家的實際出發,走出一條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實現現代化的中國式的道路。”

1982年9月,在十二屆一中全會上,李先念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爲正國級領導人。

1983年6月,74歲的李先念當選爲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88年4月,李先念又當選爲全國政協主席,于1992年6月21日病逝,享年83歲。

李先念去世後,一部分骨灰被葬入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上沒有留下名字,只有24個大字:

“先天下之憂而憂,與天地同在;念人間之樂而樂,共日月齊光。”

42 阅读:2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