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模仿德國研制的裝備,性能不俗的1型半履帶車

丹書戰史 2024-05-07 23:57:44

二戰時日本雖然是第一梯隊的軍事強國之一,但陸軍機械化水平相比之下要低不少,不僅步兵缺少載具、馬匹,重炮部隊所需的牽引設備也不多。反觀二戰前期,德軍裝備的Sd.Kfz. 251半履帶車在歐洲、北非的表現都很不錯,這引起了日軍的興趣,于是借鑒該車開發自己的半履帶車,這就是1式Ho-Ha半履帶車(一式半裝軌裝甲兵車 ホハ)。

1式由日本日野汽車公司負責研制,1942年研制成功,但生産工作進展緩慢,直到1944年某個時候才交付部隊服役,雖說有借鑒德國設計,但1式與Sd.Kfz. 251只在基本布局上相同,細節部分有很大差異,尚不清楚日本是如何接觸到Sd.Kfz. 251。

Sd.Kfz. 251

1式的戰鬥重量約6.5噸(有的消息稱9噸),車長6.1米,寬2.1米,高2.52米,車頭發動機艙內安裝一台日野6缸風冷柴油機,功率134馬力,它的行走裝置放棄了德國那種複雜的交錯式負重輪,它的雙排負重輪安裝有更簡單的獨立懸挂,主動輪在前,這種簡易的結構被證明還不錯,車輛最大行駛速度5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300千米。

該車采用6~8毫米的裝甲板提供防護,不過裝甲板似乎混合使用了焊接和鉚接工藝,車輛正面裝甲防禦力最高,不僅有8毫米厚的鋼板,還是傾斜安裝,駕駛室獲得全方位的裝甲保護,正面和兩側總計5個觀察窗提供視野,後部的運兵艙頂部爲開放式,士兵可以通過兩側或尾部艙門上下車。

該車可以搭乘12名士兵,或者運輸一定量的貨物,車尾安裝了牽引鈎,可以用來牽引火炮或補給拖車,車載武器爲3挺97式7.7毫米輕機槍,兩挺位于乘員艙兩側靠近駕駛艙的位置,另一挺在尾部作爲防空機槍,機槍的安裝不合理,正前方存在火力空缺。

至今1式半履帶車的産量沒有明確說法,估計在150~300輛之間,日軍打算用它作爲1式Ho-Ki的補充,它是一款全履帶薄裝甲運兵車,比1式Ho-Ha服役時間稍早,可産量只有大約200輛,所以它倆在日軍隊伍中就是寶貝一樣的存在。

1式Ho-Ha最早被投入到我國戰場上,不過數量似乎比較少,後來一些車輛部隊部署到菲律賓,它們在那裏擔任了運輸等任務,在實戰中有所表現,少量幸存的1式半履帶車在日本本土繼續使用,只不過運兵艙接受了改裝,成了貨運卡車。

2 阅读:301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