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記》姚仁富“洗白”,撕開了多少中老年男人的“遮羞布”

相見相思 2024-04-25 13:32:01

《承歡記》姚仁富去世後,姚志明把自己關在房間內,不吃不喝不動,麥承歡和她的父母各種勸說安慰都無濟于事,失去父親的痛苦,讓他暫時沒辦法顧及其他任何人和事。

可就在不久前,姚志明還對父親口出惡言,原本他以爲,自己永遠不會原諒他,可沒想到,姚仁富卻是真心想要改變,要跟他彌補緩和父子關系,他那顆因爲缺愛而堅硬的心,一下子就變軟了,他讓父親回來,父親卻永遠回不來了。

這一幕“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劇情,虐哭了無數人,姚仁富的改變和離開,也讓他成功得以“洗白”,似乎他以往的抛妻棄子都變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現在應該享受天倫之樂。

可是仔細想想,這番“洗白”,又撕開了多少中老年男人的“遮羞布”?

“壞人”變好了,“壞”的結果就不存在了嗎?

電視劇《承歡記》中的姚仁富,年輕時候就是一個壞男人人設。他不務正業,抛妻棄子,只知道享受和敗家,最後锒铛入獄。

他出獄後,還是什麽都不會,只會享受。可是他沒有錢,也沒有家了,于是他想到了他還有一個兒子。他去找到這個兒子,想讓他爲自己養老,可是兒子不給他好臉色,他就撒潑耍賴,賴在那裏不走了。

姚仁富得知母親去世時把興安裏給了麥承歡,便一心想著從麥承歡手裏把興安裏奪過來,他只覺得,興安裏是母親的財産,不應該給一個外人,卻未曾想過,他從未侍奉過母親一天。他甚至連母親的死,都沒問一句。

對于姚志明,他也是如此,他覺得姚志明是他的兒子,他現在孤苦無依,就應該賴上他,至于以前給他造成的那些傷害,誰讓他是他兒子呢。

但是姚志明這些年來受了多少苦?他被父母抛棄,一個人無家可歸,小小年紀就自己打工養活自己,更關鍵的是,他的人生經曆,讓他變得自私冷漠、滿腹心機。

姚志明剛遇到麥承歡的時候,對她只有算計和利用,是麥承歡的純真坦率、陽光溫暖慢慢改變了他。試想,如果他沒有遇到麥承歡這樣的女孩子呢?他的一生都將在冰冷的算計中度過,這是多麽可怕和可悲的一件事。

一個壞人,做了壞事,造成了壞的結果,最後不管他産生了怎樣的改變,可那些壞的結果卻是一直存在的。

姚仁富一無所有之後可以搖身一變讓自己成爲一個只想享受天倫之樂的父親,可他對姚志明造成的傷害卻無法抹去,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形成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很難再改變,這些,都不是一個簡單的“洗白”就能彌補的。

“血緣”,就可以抵消“罪惡”嗎?

我們現實生活中也常常面對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一個父親或母親沒對自己的孩子盡過責任和義務,那麽等他老了,孩子要不要贍養他。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如果沒有父母,我們根本就無法來到這個世界上,從這一點來說,那個沒養過孩子的父母將來變老了,孩子處于回報他把自己帶到世界上這個心理是可以給他最基本的生存保障的。

但是你說你老了,需要親情了,想要天倫之樂了,就希望孩子能陪在你身邊,從情感上接納你,就非常不可理喻了。

《承歡記》姚仁富要是真心悔改,他會想著盡力幫兒子做些什麽,不求他原諒和看到,只想彌補曾經的虧欠,最不濟,就算自己什麽都幫不上,也可以做到不給他添麻煩。

可他是怎麽做的呢?他不僅主動找上門來,賴著不走,還妄圖從麥承歡手裏要回興安裏。麥承歡看在他是姚志明父親的份上,好好招待他,他卻蹬鼻子上臉,要住最好的套房,這哪裏有點兒真心悔改的樣子?

他所謂的想求得兒子原諒,想要改變自己,無非就是自己年老孤獨了,需要陪伴,需要人照顧,這個時候他想起兒子來了。年輕的時候,自己只顧著花天酒地,可是半分都沒想起他還有個兒子。

生而不養,是人倫親情中最大的罪惡。我們不能因爲這個人年紀大了,因爲他們有血緣關系,就在他想要回來的時候把那些罪惡抵消,讓一個受盡傷害的兒子接受一個完全陌生的父親,這是很不近人情的一件事。

可偏偏很多抛妻棄子的男人就是這麽想的,也是這麽做的,這何其可笑,又何其自私。

“洗白”,不能成爲抛妻棄子的“遮羞布”。

姚志明最後原諒了姚仁富,姚仁富的目的達成了。

像姚仁富這樣的男人,年輕時候不善待妻子、不撫養兒子、不正兒八經過日子,孩子成長路上他長期缺失,等老了的時候,僅憑著幾句自己想要天倫之樂,做一兩件所謂的好事,就能爲自己樹立一個“可憐的老父親”形象,成功把過去的惡行洗白,這正是很多年輕時不務正業的中老年男人的夢想和寫照。

有那麽一些男人,在結婚的時候,爲的就是生個孩子好讓自己將來老有所依。當孩子生下來後,他完全忘了自己對孩子肩負著爲人父的責任和義務,也根本不顧忌他的缺失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傷害,有的甚至幹脆拍拍屁股走人,你找都找不到。

等年老了,又靠血緣來道德綁架,說自己多麽需要親情,多麽想念孩子,把自己裝得無辜又可憐。可是也不想想,如果不是自己曾經做了那麽多傷天害理的事,何至于淪落到此等地步?

像姚仁富那個年紀,本就應該順理成章地含饴弄孫才是,他原本家境不錯,兒子也有出息,若不是自己種下的罪孽,何至于到了面前兒子都不認他?

靠晚年的“洗白”來換取所謂的天倫之樂的人,本身就說明了一點,他曾經一定對孩子有過太多虧欠。所以“洗白”不應該成爲掩蓋抛妻棄子事實的遮羞布,它更應該是一種警示和啓迪。

很多人不明白《承歡記》姚仁富明明變好了,編劇爲什麽還給他安排一場車禍,讓他離世。這就是要警示世人們,那些失去的,永遠無法彌補。

劉婉玉說得好,你想要天倫之樂,那你就得父母有父母的樣子。

那些年輕時沒有背起的責任,別指望老了可以一筆抹倒,你種下什麽因,就會得什麽果,否則,即便最後你達成了目的,也沒有多少可以享受的余生了。

作者簡介:相見相思,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專注于影視情感方向文章創作以及情感領域問題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

2 阅读:182

相見相思

簡介:聆聽生活的腳步,感受情感的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