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泰山軍到魚腩軍:第10軍在解放戰爭期間,曾連續三次被我軍全殲

妙之評過去 2024-05-23 07:39:09

在《援軍明日到達》中的第10軍,不僅是在衡陽保衛戰中表現出色,在之前的長沙會戰中該軍就因爲奮力擋住日軍11軍兩個王牌師團的進攻,而被老蔣授予——泰山軍的稱號,並一次性頒給該軍下屬的3個師,3面飛虎旗。

在國軍一衆嫡系部隊中,第10軍在對日的戰績上,比五大主力之一的第5軍和18軍,還要耀眼。

可就是這樣一支王牌部隊,爲何到了解放戰爭中,卻被我軍連續三次殲滅,而且都是直接將建制打沒。

是實力不濟,還是另有隱情?

本期就跟隨雨田君一起來探討,《援軍明日到達》中的這支第10軍,在解放戰爭中的表現。

衡陽保衛戰中的方先覺(劇照)

解放戰爭,連續三次被我軍殲滅

1946年,隨著國軍整編的開始,泰山軍第10軍也被改編成整編第3師。

而爲何說是整編第3師,而不是第10師?

這主要是因爲第10軍是以他們二代軍長李玉堂的第3師爲基幹組成,第3師也一直是第10軍的象征(雖然預10師也很強)。因此,爲了保留這個光榮跟傳統,也就改編爲整編第3師,同樣這樣整編的還有第2軍整編爲第9師、以及18軍整編爲11師,這裏就不過多贅述。

在整編之後的第3師隸屬于劉峙的鄭州綏靖公署,師長是顧祝同的外甥趙錫田(黃埔四期)。

趙錫田劇照(出自《解放》)

1946年6月,整編第3師下轄

新編第1旅(原新編第1師)、第3旅(原第3師)和第20師(旅),整編師合計3萬人,裝備爲雜械和日械混編(後期顧祝同撥了一部分美械輕武器,沖鋒槍和機槍)。

在1946年8月,整編第3師加入到劉峙對我中原解放區的圍剿中,該師負責在豫西正面向我軍進攻,並在河南羅山一直追擊我突圍部隊到淅川一帶,因爲追剿積極,被老蔣親自下令嘉獎。

不過此次戰役,整編第3師的好運氣也一下子用光,在接下來的三次戰役中,連續被我軍兩大戰神3次殲滅,這又是怎麽回事?

李玉堂(劇照)

先來看看第一次,定陶戰役。

1946年9月,老蔣爲了進占魯西南,打通平漢路,同時切割我晉冀魯豫野戰軍和華野的聯系,調集了30萬大軍的以5路出動圍剿魯西南地區的我軍,企圖將出擊隴海路的劉鄧大軍包圍在曹縣和定陶地區。

而劉鄧首長在看到來勢洶洶敵人五路大軍後,也采取了集中打敵一路的戰法。

可到底要打哪一路呢?

這個時候,作爲戰役總指揮的顧祝同外甥趙錫田,給了劉鄧答案。

作爲五路大軍之一,趙錫田仗著自己剛補充了美械裝備,同時在中原戰場前期的小勝,壓根看不上我晉冀魯豫野戰軍,認爲我軍只會打遊擊戰,因此他爲了給舅舅搶攻,他脫離了大部隊掩護,孤軍突入定陶。

面對到手的肥肉,劉鄧首長果斷下令消滅這股敵人。

冒進突入解放區的趙錫田(出自《解放》)

9月2日,戰鬥打響之後,王近山的6縱派兩個團的在作戰中邊打邊撤,故意示弱將趙錫田的2個整編旅吸引到了東明和曹縣等地。

而經過半天的誘敵深入,整編第3師已經和附近的友軍第47師拉開了幾十公裏的距離,而這足夠我軍穿插包圍了,于是9月3日晚上,我軍對整編第3師發起總攻,通過兩翼夾擊、避強擊弱先打戰力弱的20旅,隨後再圍攻第3旅,果然在一夜激戰後,我軍全殲整編第三師2個旅。殲滅整編第3師1.7萬人,生俘師趙錫田,第20旅旅長譚乃以下1.2萬人。

我軍打破敵人圍攻的同時,取得了定陶大捷。

定陶戰役劉鄧繳獲的重炮

第二次被殲,祝王寨戰役。

1947年1月,老蔣以在後方的整編第三師留守部隊,補入精銳,在豫北重組整編第師。黃埔一期名將,湯恩伯系骨幹——李楚瀛擔任師長。

在重組之後該整編師在豫北也參加到追擊南下大別山的劉鄧大軍序列之中,在8月份的羊山集戰役中作爲解圍宋瑞珂的66師參戰。

11月份之後轉隸平漢路,在豫西碰到了中野另一位名將——陳赓。

1947年11-12月,整編第三師所屬的第5兵團(李鐵軍),被陳赓用牽牛戰術將其繞著整個豫西和豫南走了一個大圈子,12月25日,疲憊不堪的第5兵團司令部和第3師選擇在西平縣以南的祝王寨(3旅)和金剛寺(20旅)休整,卻不曾想陳赓早已盯上這個肥肉。

而爲了消滅這股敵人,陳赓還找來了幫手——華野外線的陳士渠兵團。

陳士渠和陳赓大將

12月25日夜裏,我軍趁著大霧(後半夜還下雪),決定以華野3縱進攻金剛寺,陳赓兵團進攻祝王寨。在戰鬥開始之後,擅長攻堅和爆破的三縱很很快就將金剛寺的城牆炸開口子,猝不及防的守軍很快被8師沖擊到寨內狹小的地區,,敵人在突圍的過程中也被3縱7師和9師消滅在西南地區。

而另一邊的陳赓進展也很順利,在我軍炮擊之下,在祝王寨的敵人亂作一團,潰不成軍,陳赓一期老同學李鐵軍和李處贏昌倉皇逃跑,但在城內的第3旅旅長雷自修被我軍擊斃,此戰我軍殲敵9000人,其中生俘兵團參謀長李英才、副參謀長皺炎、整三師副師長路可貞以下8000人。

整編第三師,第二次被打沒建制。

金剛寺作戰的華野三縱將士

第三次,淮海戰役走向滅亡

1948年1月,李楚瀛在整編第3師失利之後被湯恩伯擔保並沒有被追責,但師長肯定是當不下去了,而這個時候胡琏的整編18軍正好對豫西用兵,幹脆就讓他重組整編第3師。

而胡琏也利用職務之便,將整編第11師副師長覃道善,派過去當師長,同時將整編11師的第18旅(原18師)和第49旅調入,這兩個整編旅同樣是土木系背景,就這樣整編第3師在重建後也開始土木化。

1948年9月,整編第3師恢複成第10軍番號,但此時的第10軍和抗戰時期相比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從顧祝同系變成了土木系,除了番號之外,什麽都是新的。

在淮海戰役中,第10軍迎來了末日,雙堆集之戰中被我中野全殲,軍長覃道善被俘。

解放戰爭中被我軍三次全殲,在國軍曆史上第10軍也是獨一份。

在防守雙堆集的地10軍(劇照)

今非昔比的第10軍

那麽爲何第10軍在解放戰爭中表現和抗戰時期大相徑庭,從泰山軍變成了發面軍?

是什麽導致這支國軍王牌,在解放戰爭中表現這麽拉稀?

雨田君認爲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就是老瓶裝新酒,人員變動早已今非昔比。

在抗戰中的第10軍之所以這麽能打,這和該軍在軍官和人員組成上密不可分的。軍長李玉堂,預10師師長方先覺都是勇將,在李玉堂的訓練下,第10軍的任性很足,被譽爲國軍抗戰最能打防反的軍。方先覺雖然後期有汙點,但不可否認他打仗是一把好手。

不過,第10軍兩個軍長中,李玉堂抗戰後成爲第10綏靖區的司令官,方先覺成爲青年軍師長,都離開了第10軍。新上任的趙錫田雖然也是老人,但指揮能力要棋差一著。作爲師長能力尚可,但作爲軍長,輕浮和冒進,大局觀很差,自然不能繼任前幾位軍長的軍魂,趙錫田治之後的李楚瀛和覃道善同樣也是如此。

解放戰爭第10軍的三個軍長

沒有軍魂是一方面,底層戰鬥員變動也是一個方面。

在衡陽會戰之後,雖然第10軍取得了大捷,但1.8萬的精銳骨幹幾乎全部打光,僅剩2000多傷病,大量營連排幹部在戰鬥中犧牲,下級指揮員可是一支軍隊的骨幹,再加上老兵傷亡殆盡。整個第10軍在進入解放戰爭之後,都是新兵居多,戰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我們發現在解放戰爭之後,原先第10軍三駕馬車之一的第190師和預10師被調走和撤編,新進來的20師(旅)、49師(旅),以及後來的第18師(旅)都不是原先的班底,僅剩下一個第3師(旅)是原始股,就這樣湊七湊八組成的雇傭軍,同樣比不上原先的第10軍。

因此,沒有戰鬥英雄單位和老軍長的的襯托,第10軍壓根沒有凝聚力可言。

長沙保衛戰中和日軍白刃戰的第0軍(劇照)

第二,就是裝備太弱,一觸即潰

裝備上,第10軍雖然在抗戰期間是第二批換裝蘇械部隊的王牌軍,在抗戰中也是裝備頂尖的那一批部隊,和74軍裝備相差不大,戰功卓著的第10軍本來有可能晉升五大主力。

可也是因爲衡陽保衛戰的負面效果影響,比如方先覺的投降,李玉堂失寵等原因,甚至在首批美械軍名單裏面作爲第9戰區的牌面(74軍當時不屬于第9戰區),第10軍並沒有獲得什麽美援裝備。

重組過後的幾個師都是統一的雜械部隊,雖然整編師下屬有日械炮兵營,但裝備在國軍中也是屬于二三流水平。

解放戰爭期間的日械部隊

有很多關于第10軍的記錄說他們是半美械裝備,但事實並非如此,那些美械其實是趙錫田找他舅舅顧祝同要過來的美械輕武器裝備,僅僅也就機槍和沖鋒槍,但單論這兩個,他們還夠不上美械標准。

而這也就有了定陶戰役的時候,劉鄧首長要先拿整3師的決定。

精銳的美械部隊

第三,運氣不好,接連碰上我中野最能打的兩個戰神。

第10軍在和日軍的作戰中能剛,很大程度是靠戰鬥意志,但在戰鬥意志上面,我軍就沒差過。

而且最爲重要的是,他們碰到了中野的戰神——劉帥,還有二號大將陳赓。

這兩位將軍可都是我軍中擅長大兵團指揮的名將,而且都是以戰法靈活多變而著稱。抗戰時期,面對正面強的日軍,第10軍可以見招拆招,但碰上不按常理出牌,將作戰指揮出藝術的劉帥,第10軍就不夠看了。

我軍中野戰神劉帥(劇照)

故而,在解放戰爭中第10軍被三次殲滅並非偶然。

一方面在進入解放戰爭時期,該軍已經今非昔比,人員的變動以及裝備的劣勢讓其實力大受影響;另一方面,第10軍還碰上了我中野兩大名將,在還指揮上就出處于先天劣勢,自然逃脫不了被殲滅的命運……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