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賣寵物,幕後亂象觸目驚心

電商報 2024-05-21 11:47:39

到家一周就去世?寵物直播亂象曝光

你聽說過“星期狗”嗎?

這個詞指的是在購買時表現得非常活潑、精神,但通常在一周左右就會出現嘔吐、咳嗽、便血甚至死亡等問題的寵物狗,與之類似的還有“星期貓”“星期寵”等等。

而近年來,圍繞“星期寵”産生的糾紛越來越多。尤其在直播電商等網購渠道,消費者還面臨維權困難等問題。

今年“3·15”的時候,澎湃新聞就曾曝光過有消費者在直播間買到星期狗。據悉,當事人喬女士通過一個寵物代購直播間添加了商家的微信,並通過微信購買了一只博美犬,加上代購費、籠子、檢測、運費等費用,一共花了2200元。

喬女士與商家部分聊天記錄 圖源:澎湃新聞

然而,小狗送到家的第三天,就開始精神不振,後續還出現了嘔吐、拉稀等病狀。經檢查,確認這只小狗感染了細小及冠狀病毒,即使進行了治療還是很快就病亡了,此時距離喬女士收到小狗才過去了7天。

當她聯系商家要求退款並賠償治療費用時,商家卻表示只對當天的檢測負責,這種情況最多只能補發一只,無法進行退款。由于事先未簽訂購買協議,商家也未開具購買證明等,喬女士在維權時困難重重。

而喬女士的情況並非個例,寵物直播市場的亂象如今開始得到廣泛關注。

5月19日,央視財經的《財經調查》欄目,在對江蘇沛縣的一處寵物市場進行暗訪調查後,曝光了寵物代購直播的一些亂象,包括虛假演繹、體檢造假、違規運輸等問題。

據記者了解到,觀衆在直播間裏看到代購和“老板”現場砍價的環節,其實很多都是演的。所謂的“老板”可能只是配合演戲的另一個代購,又或者是早已通過氣的“自己人”。

圖源:央視財經

在代購“砍價”的時候,商家會先給出一個虛高的價格,然後在鏡頭之外用手勢告訴對方底價。兩人有來有往砍完價後,其實仍在商家可接受的範圍內。

除此之外,代購還會問消費者是否需要做健康檢測。如果做了,收到寵物24小時內出現問題都可以退換;如果不做,只能保證寵物不會在路上死亡——當然,健康檢測的價格要遠高于實際成本。

而即使消費者選擇進行了健康檢測,代購也會造假,將有問題的檢測結果換成沒問題的,甚至虛構疫苗接種情況等等。央視記者發現,寵物市場內部的一家寵物醫院,竟然可以直接開具疫苗接種記錄,且只要5元一份。

圖源:央視財經

如果消費者收到了有問題的寵物,去找代購理論,往往也會被一拖再拖。聲稱三個月後發新的寵物過去,實際是在等消費者徹底忘了這件事。

最後,在寵物的運輸環節也存在很多違規行爲。比如在明知沒有防疫檢測或登記的情況下,專門走夜路逃避監管;寵物被放在不透氣的面包車裏中轉,路上只餵水、不餵食……

圖源:央視財經

從央視曝光的這幾個亂象來看,可謂是觸目驚心。甚至可以說,能在直播間裏買到健康寵物的消費者,已經是非常幸運的了。

寵物電商仍存在灰色地帶

《2023-2024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城鎮犬貓數量已達到12155萬只,城鎮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爲2793億元,預計在2026年將達到3613億元。

而隨著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傳統的線下銷售模式已經無法滿足龐大的需求。尤其是隨著大衆消費習慣的改變,電商平台逐漸成爲了一個重要的寵物銷售渠道。

有的人是爲了便利,有的人是爲了便宜。無論出于哪一種原因,總之催生了日漸壯大的寵物電商市場,除了寵物用品以外,活體寵物也開始借助電商物流網絡進行運輸和交易。

而由此帶來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我國《動物防疫法》對寵物運輸有著嚴格的規定,其中第四十九條提到,出售或者運輸動物以及動物産品前,貨主應當按照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的規定向所在地動物衛生監督機構申報檢疫。

動物衛生監督機構接到檢疫申報後,應當及時指派官方獸醫對動物、動物産品實施檢疫;檢疫合格的,出具檢疫證明、加施檢疫標志。實施檢疫的官方獸醫應當在檢疫證明、檢疫標志上簽字或者蓋章,並對檢疫結論負責。

同時,動物飼養場、屠宰企業的執業獸醫或者動物防疫技術人員,還應當協助官方獸醫實施檢疫。

另外第五十七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買賣、加工、隨意棄置病死動物和病害動物産品。而那些明知寵物攜帶病毒,仍作爲健康寵物出售的代購和商家,很可能就涉嫌違反此項規定。

根據《動物防疫法》規定,未經檢疫合格或未經備案進行運輸的,應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三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並處三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

圖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據悉,在央視曝光沛縣寵物市場存在虛假宣傳、防疫造假、非法運輸等問題後,沛縣聯合調查組已責成所屬公司對寵物市場停業整頓,並對市場經營情況開展了全面排查,對涉及的商戶和反映的事項依法立案調查。

一旦央視曝光的諸多問題都得到證實,該寵物市場或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全面整頓,曾經的亂象也有望得到根治。

當然我們也要注意的是,除了有關部門加大力度進行監管和處置以外,寵物市場的上下遊也亟需提高法律意識。

“有需求,就有市場”,這一點無法否認。但市場交易的前提是要保證合規運行,否則買家和賣家雙方都有可能會得不償失。

眼見未必爲實,直播電商是一把雙刃劍

沛縣寵物市場被曝光的亂象,同時也給我們提了個醒:直播間從來都是一把“雙刃劍”,産生的結果好壞取決于使用者。

不難想象,直播代購寵物之所以會火,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能夠實時幫消費者挑選寵物的優勢。

相比傳統電商平台上只能看到圖片或一小段視頻,消費者在直播間裏能夠全方位地看到寵物的樣子,還可以觀察其是否真的活潑好動,有效增強了用戶信任感。

甚至于,消費者還能在直播間看著寵物被送去做“健康檢測”,自然也對代購給出的檢測結果深信不疑。

然而在別有用心的商家手中,直播間畫面以外的地方才是真實的:所謂的“砍價”,可以用一個小小的手勢預先串通好;所謂的“健康檢測”,也可以在觀衆看不到的地方偷偷掉包,可謂防不勝防。

因而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真的想要購買寵物,最好還是通過正規渠道在正規的商家購買。有律師建議,購買前消費者可以通過書面的方式對寵物品種或其他要求與商家明確約定,並要求商家在交付寵物前出事檢驗疫苗證明。

收到寵物後,消費者最好也第一時間去有資質的寵物醫院進行必要檢查,發現問題後及時與商家聯系並保留相關證據,方便後續出現糾紛時能夠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至于在直播渠道,我們也不能將所有商家“一棒子打死”,但至少切記不要脫離平台進行交易——否則一旦發生問題,失去了平台這道保障,維權的時候只會難上加難。

作者 | 李松月

0 阅读:23

電商報

簡介:電商行業信息服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