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公公做的一周午餐,每天4個菜不重樣,家常菜才是養人的

市井覓食記 2024-05-12 00:20:03

雙職工家庭帶2個孩子,沒有老人的幫襯還真的難以維持,孩子每天上學的接送,一日三餐的日常起居,都要耗費巨大的精力和時間,父母也只有一天下班後,才能抽出點時間去做點晚餐,輔導下功課,所以這早餐和午餐的任務,就落在了家裏長輩的頭上。

家裏的公公河南的,以前老聽說河南的老一輩人不怎麽會做菜,都是一天三頓吃面條,其實哪也就是以前生活條件有限造成的,現在很多老人做菜比年輕人還好吃,甚至自己也會跟著菜譜、視頻去研究一些新的菜品給家人吃,公公每天在家負責做全家人的午餐,分享做的一周的午餐,基本每天4個菜以上不帶重樣的,雖然菜品看著不怎麽好看,但就是這種家常菜才是最養人的。

第一天:炒魚塊+炖排骨+蒜炒油菜+排骨冬瓜湯

這天孩子說想吃排骨,一大早公公就到菜市場買了好幾斤排骨,順便買了一些鹹魚,排骨直接放鍋裏清炖,老人不喜歡用高壓鍋,用普通鍋慢熬出來的肉類味道更香濃一些,鹹魚浸泡了一會去除鹽分,煎一下味道就很不錯,油菜苔現在過季節了,這些都是凍在冰箱裏的,蒜瓣炒一炒,孩子很喜歡吃,順手用排骨湯煮了一些冬瓜,三菜一湯全都有了,蒸的雞蛋羹是孩子臨時要吃,放微波爐裏幾分鍾就搞定,老一輩做菜的手就是快。

第二天:豬肚炒辣椒+炒油菜苔+蒸香腸+五香毛豆

豬肚比牛肚、羊肚都要貴不少,還不太好買到,但確實比牛羊肚要好吃不少,厚實有口感,味道香,用來和辣椒炒真的是絕配,臘腸還是過年時候做的,凍冰箱裏剩下一些尾貨了,再吃一兩次也就沒了,五香毛豆是老爺子下酒的好菜。

第三天:槐花炒雞蛋+蒸牛肉丸+粉條炒香菇+鹵牛肉

牛肉是家裏自己鹵的,家裏人多,一次要鹵上二三百元的牛肉,凍冰箱裏冷藏著隨時切片吃,槐花炒雞蛋有著難得的清香味,也是季節性很強的美味,牛肉丸子加水蒸一下,比煮的好吃多了。旁邊放著一盤飯店裏做的糖醋裏脊,也不知道哪裏的蹩腳大廚做的,炸的裏脊肉跟小孩胳膊一樣粗,真是讓人無語。

第四天:牛肉湯面

這天吃的是面條,因爲前一天鹵了牛肉,剩下了不少牛肉的鹵湯,這些可都是煮面條的上好澆頭,加上河南人又特別會做面條,別看一碗簡簡單單的湯面條,加上雞蛋、牛肉、西紅柿鹵,好吃的離譜,真的大魚大肉都不換。

第五天:紅燒鳊魚+家常豆腐+油焖大蝦+炒四季豆

今天的菜品有魚有蝦,公公不是特別愛吃魚,嫌有刺,愛屋及烏,所以魚肉做的總是差那麽一點,不過也算不上難吃,中規中矩,油焖大蝦做的可是一絕,每次吃的湯汁都被用來拌飯了,隨手又炒了一盤豆腐和四季豆,算是葷素搭配了。旁邊放著一盤蒸雞蛋羹和腌菜。

第六天:炖棒骨+汆丸子湯+冬瓜肉末+炒油豆腐

總感覺棒骨比排骨好吃,但價格可比排骨便宜多了,算得上是物美價廉的好食材,汆丸子有雞肉的、豬肉的、魚肉的,豬肉丸子是比較正統的,做的比較好的汆丸子彈性十足,吃在嘴中嘎嘣脆,油豆腐還是得有點湯汁,炖煮過後吸收了湯汁味道才更佳。

第七天:炒茄子+炒小白菜+燒大腸+皮蛋肉卷

豬大腸恐怕是現在豬身上最貴得了,以前無人問津得下水,現在成了高檔貨,已經鹵好得豬大腸要六十多元一斤,著實有點吃不起了,不過誰讓它那麽香,那麽解饞呢!皮蛋肉卷是小吃攤上買得,也不知道誰發明得,將這兩種不相幹得食物結合到一起,創造出來獨特的美味,春夏的茄子、小白菜都是大棚蔬菜,雖然不是應季菜,但都很鮮嫩,隨便炒炒就好吃,旁邊還放著昨天的剩菜,老人家雖然總想讓家人吃點好的,但勤儉節約的美德依然保留著。

——老井說——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家裏有父母幫襯著生活,真的能省不少心,孩子永遠是父母的心頭寶,子女也要懂得孝敬老人,照顧父母有幸福的晚年生活,一家老小齊歡樂,家和才能萬事興。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美食菜譜,分享日常生活,關注我,享受舒適生活不迷路。

0 阅读: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