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萬新能源奔馳車自燃事故,車主反遭廠家指責“操作不當”

大濤觀察 2024-03-25 14:48:29

一輛價值47萬的奔馳新能源車,行駛3萬多公裏後突然自燃,這著實讓車主心疼不已。然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廠家給出的自燃原因竟是“車主同時踩了18分鍾油門和刹車”。

面對這一難以置信的解釋,車主陷入了維權困境。

究竟是車主操作不當,還是廠家在推卸責任?

車主遭遇爆炸性事故 火勢迅猛難以撲滅

買車不到半年,曾先生卻遭遇了一場噩夢般的車禍。

2024年2月26日晚,曾先生和幾位朋友駕車前往嶽陽,誰知中途車子突然自燃,瞬間引發了爆炸性的火勢。

曾先生回憶當時的情況時還心有余悸:“我們一行人剛打算到嶽陽玩耍,誰知一路上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故。我一開始聞到一股燒焦的味道,趕緊讓朋友把車停了下來,結果一打開車窗,就看到後輪那裏冒起了滾滾濃煙,接著就冒出了火苗。整個過程發生得太快了,我們都嚇壞了。”

隨後,曾先生和朋友們迅速撥打了報警電話,同時也四處尋找滅火器。

好在路過的其他車主非常熱心,立刻拿著幾個滅火器趕了過來。

“大家一起努力,終于把火勢撲滅了,不過當時真的是焦急萬分,生怕隨時都會發生爆炸。”曾先生說道。

從曾先生的描述中我們不難看出,這起自燃事故給他們當時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安全隱患。畢竟一輛價值47萬的奔馳新能源車,在短短幾分鍾內就突然自燃,火勢之猛烈令人咋舌。曾先生和朋友們能夠及時發現並采取行動,實在是僥幸。再晚幾秒鍾,後果不堪設想。

“等消防車和警車趕到的時候,車子後輪已經燒得差不多了,前後輪胎的刹車盤也都變成了紅色。真的是嚇死我了,這要是發生在高速公路上,後果不敢想象。”曾先生講述時,語氣中依然充滿了害怕和緊張。

廠家認爲事故系因“同時踩油門刹車”導致

雖然曾先生和朋友們驚魂未定,不過接下來他們還要面臨更棘手的問題 ,與奔馳公司展開對抗。根據4S店提供的檢測報告,廠家認爲這起自燃事故的根源竟然是駕駛員的“操作不當”。

“報告中寫著,調取數據顯示駕駛員在長達18分鍾的時間內,一直在同時踩下油門和刹車踏板。這種操作方式會導致制動盤和制動片之間的摩擦顯著增加,從而引發制動過熱,最終引燃了輪胎。”4S店客服鄧女士向記者闡述了廠家的調查結論。

也就是說,奔馳公司認爲這起自燃事故完全是因爲駕駛員的粗心大意所致,車輛本身並沒有任何設計或制造缺陷。

報告還明確指出,車輛制動系統運轉正常,因此廠家不應承擔任何責任。

這無疑是對曾先生的當頭一棒。

作爲車主,他實在難以接受廠家的解釋。

車主質疑檢測報告存在問題,要求提供更多數據支持

面對廠家一紙莫名其妙的檢測報告,作爲車主的曾先生自然是心有不甘。他堅信,那份報告中所謂的“駕駛員同時踩油門和刹車”的結論,完全與事實不符。

“我的朋友可是有9年駕齡的老司機了,怎麽可能會犯這種低級錯誤?而且他們說他一直這樣操作了18分鍾,這根本不合常理啊!”曾先生語氣中透露出濃濃的不信任。

他認爲,4S店和奔馳公司只是簡單地讀取了一些電子數據,就輕易地下了這樣的結論,實在有些草率。

“報告中只提到了油門和刹車的使用情況,但我想知道更多關于車輛系統的詳細數據。比如電池溫度、電機轉速、高壓系統狀態等,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更准確地判斷事故原因。”曾先生如是說。

然而,讓他感到沮喪的是,4S店以“涉密”爲由,一直拒絕提供這些關鍵信息。

這無疑加劇了雙方的矛盾,也讓曾先生對廠家的調查結論更加不放心。

“我只是想尋求一個公平合理的結果,憑什麽說是涉密就不能告訴我?難道我是他們的競爭對手嗎?”曾先生無奈地說。

不死心的曾先生,隨後還主動找到了一家第三方鑒定機構咨詢。令他欣慰的是,該機構也認爲廠家的報告存在問題,需要有更多詳細數據支持。

“他們說,如果僅憑油門和刹車的使用情況就妄下定論,確實有些言過其實。我們還需要更多車輛系統運行的具體數據,才能更准確地判斷事故原因。”

可惜的是,4S店依然拒絕提供這些關鍵信息。曾先生對此頗爲失望,“難道他們就是不想讓真相大白于天下嗎?我們只是想尋求一個公正的結果,難道這有什麽不可以的嗎?”

4S店願配合第三方檢測,但雙方仍在就賠付問題進一步協商

曾先生與4S店和奔馳公司之間的矛盾還遠未結束。雖然雙方在檢測結果上存在分歧,但4S店似乎也有了一些變通的措施。

“我理解客戶的擔憂,我們也一直想找到最公平合理的解決方案。”4S店客服鄧女士表示,他們願意與曾先生共同尋找一家雙方都信任的第三方鑒定機構,對這台車再次進行全面檢測。

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思路。畢竟,單憑4S店和奔馳公司的檢測結果,很難讓車主完全放下心中的疑慮。

找一家公正、權威的第三方機構重新評估,無疑能夠更客觀地分析事故原因,從而讓雙方達成共識。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雙方還需要就具體的賠付方案進行進一步溝通。“我們現在正在就事故賠付、車輛維修等問題進一步協商。”鄧女士透露,這起事故涉及到保險賠付的問題,因此可以通過更換車輛零部件等方式來解決。

這的確是一個較爲體面的解決方案。畢竟,曾先生花費47萬購買的這台奔馳新能源車,突然自燃變成一堆廢鐵,這無疑是一筆巨大的經濟損失。

如果只是單純地賠付車款,恐怕還無法滿足車主的訴求。通過保險理賠加上零配件更換,或許能讓雙方的矛盾得以緩解。

不過,在溝通協商的過程中,雙方依然存在分歧。“4S店和奔馳公司一直在拒絕提供更多車輛系統的詳細數據,我們實在是很不理解。”曾先生說,他們對此感到非常失望。

可以看出,即便4S店態度有所轉變,希望通過第三方鑒定來化解矛盾,但雙方在具體的賠付方案上依然存在分歧。

車主需要的不僅僅是賠償,還有真相和公正。只有徹底弄清楚事故原因,他們才能真正放下心中的疙瘩。

結語

曾先生的故事,引發了人們對新能源汽車安全性的深思。

在追求綠色、智能出行的同時,我們更應重視每一位消費者的權益。

只有廠家、政府、消費者協同發力,共建互信、規範、高效的市場環境,新能源汽車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

那麽,您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性有何看法?

您認爲應該如何保障消費者權益?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寶貴意見。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我會創作更好的文章,感謝你們的觀看。

0 阅读:206
评论列表
  • 2024-03-31 00:45

    就這玩意兒說,2025年替代燃油車?2030年淘汰燃油車?真是笑話!

  • 2024-03-29 18:52

    這人腳真大能同時踩油門和刹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3-29 18:33

    活該!誰叫你買雜牌車!

  • HCY 1
    2024-03-29 18:38

    一切都可以造假,不是當事人,誰搞的清楚真實狀況。[笑著哭]

  • 2024-03-30 08:04

    是的,電車不能亂開,亂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