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專坑盟友?英國進口美國血液制品,致3萬人感染艾滋或丙肝

巫師商業 2024-05-22 20:16:44

閱讀前麻煩點一下關注,便于您後期持續關注相關內容。

聊一個令人震驚的話題,相信大家都聽說了,英國那邊出了個大新聞,說是從美國進口的血制品不幹淨,結果害得3000人丟了命。這事兒可不小,英國政府現在得掏腰包,賠上個百億英鎊。

這事兒得從上世紀70年代說起,那時候英國的血不夠用,就從美國那兒進口。誰能想到,這血裏頭竟然帶著艾滋病和丙肝病毒。這事兒一曝光,英國政府是又道歉又賠錢,可那些失去的生命再也回不來了。咱們今天就來好好扒一扒這事兒的來龍去脈。

至少3000人因“毒血”喪生

近日,經過漫長等待,英國終于揭開了曆經四十余載的血液汙染重大醜聞的最後真相。

據悉,這場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災難性事件,因連續不斷地輸入受到汙染的血液,至少使三千人喪生,並使得超乎三萬人染上了艾滋病毒以及丙型肝炎病毒。

我們追溯到這段塵封的曆史,當時一部分血友病患者及其他患上相近病症的人們,他們的血液無法正常凝固,所以彼時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于是推出了一項創新性的治療方法——向血友病患者體內注入“第八凝血因子”以協助其血液凝固。此外,另一部分人群則因分娩、手術等原因需要進行輸血。

然而,因爲當時全球的供應缺乏以及血漿來源很混亂,所以英國開始向美國進口大量的血液産品,來滿足醫療需求。

不過這些從美國來的血液可不簡單,因爲這些血液是來自于美國的窮人、瘾君子以及囚犯等,英國在未經嚴格把關就把這些血漿和其他健康人血液混合在一起。

這相當于把“毒血”和好的血液混在一起了,而且就連美國血漿公司自己都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被汙染的血。

雖然到上世紀90年代末,這種感染風險已經被消除,但是傳染的問題已經持續了20多年。

在受害者家屬的呼聲中,事情越鬧越大,英國才正式啓動公衆調查耗資超過1.3億英鎊。

現如今,事件已然水落石出,能夠爲受害者提供的答複僅僅局限于誠摯道謙與相應賠償。這不,英國的首相立馬出來道歉,並說是英國的國家恥辱日,還鄭重許諾定當不遺余力地補償受害民衆,同時英國政府亦將撥付高達127億英鎊的款項以償付出家人的損失。

其實說白了這個醜聞並“不是一個意外”,而由于政府的故意隱瞞導致的一場重大的疏忽事故。

早在1981年,有關于艾滋病的第一份報告就已經出現了,還有很多治療血友病的病人被診斷出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進行輸血的醫護人員都知道這些風險,甚至還有一位頂級傳染病專家寫了信,建議停止使用從美國進口來的血液制品,然而當時的政府官員們卻表示沒有確鑿的證據,也沒有及時采取行動,導致更多人被感染。

在後來調查員去醫院、衛生部調查時,這些相關的主體達成了令人匪夷所思的默契,不是“文件丟了”,就是“相關文件已銷毀”…

美國的血漿産業

美國的血漿産業,那可是個大生意。

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就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血液制品出口國。

據相關數據統計,美國已經多次成爲全球第一血液制品出口國,血漿是美國的第六大出口商品,遠高于大豆和玉米等糧食作物。

根據《紐約時報》此前的預測,到今年,其血漿産業的市場價值將達到440億美元,可以說,每年血漿産業能給美國創收數百億美元。

爲啥能創收這麽多呢?因爲在美國,賣血是合法的,是全球極少數允許有償捐獻血漿的國家,而且貌似給的錢還不少。

美國人一周可以賣兩次血,時間間隔僅需1天,而且還沒有總量的限制,因此個人賣血的頻率也高,一年可以賣血高達104次,每次能拿到35到65美元。

而歐盟建議每年最多獻血33次,我國每人每年才可以捐2次血。

這血漿産業是怎麽運作的呢?美國八成以上的血液捐獻中心都建在窮人區,因爲那兒的人更需要錢,因此,血漿也大多來源于貧困群體。

甚至有不少美國大學生也會賣血,有的人每周賣血兩次,一年下來能賺到3000美元左右。

而且在疫情期間更是離譜,由于新冠康複患者血液中的抗體具有極大的價值和治療潛力,這些抗體可用于正在接受治療的其他病患。因此美國血制品巨頭競相擡高新冠抗體血漿的售價,上漲幅度高達100美元或更多。正因如此,許多美國民衆爲了經濟利益不惜冒險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取賣血的機會。

再者,美國現行的相關法規對賣血人員的資格審查較爲寬松,這使得部分人得以渾水摸魚。對于那些試圖蒙混過關的人,美國血漿公司往往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有些體重不足的賣血者會在身體上捆綁沙袋或灌滿礦泉水,以達到規定標准。甚至還有一些賣血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誠自己是瘾君子。

也因此,在美國血漿産業就像是一個隱形的金礦,吸引著無數人去賣血。血,在美國,也真的就成了一種商品。

全球範圍內的“毒血”問題

英國不是唯一一個進口美國受汙染血制品的國家。

法國、意大利、日本以及加拿大等國同樣未能幸免,甚至包括伊朗與伊拉克在內的中東地區也受到波及。據悉,全球範圍內因受汙染血液制品所引發的艾滋病和丙肝患者數量已達到令人瞠目的數十萬之衆。

隨之而來的是各國紛紛對美方相關血漿公司提出要求——對于那些長期從事血漿捐贈活動的人士,理應進行至少每四個月一次的全面身體檢查。然而,這一合理訴求卻遭到美方無情回絕。誠然,面對如此巨大的經濟利益誘惑,他們又怎會輕易放棄呢?

而且美國的一些血漿公司比如Grifols、CSL等甚至變本加厲,做起了賣血的促銷活動,他們通過贈送優惠券吸引窮人前去賣血。

可即便如此,血漿市場的需求還是很龐大,美國的血漿公司也開始轉移血漿來源陣地,將目光轉移到移民者和鄰國墨西哥的身上。

爲了吸引更多的墨西哥人前來賣血,美國的血漿公司打出“一個月最多收獲800美元”等具有誘惑性的廣告詞,甚至還爲墨西哥的獻血者安排了大巴接送服務,美國相關的監管機構對于墨西哥賣血者的條件也設的特別寬松。

即使賣血價格遠低于美國人,仍然有不少爲了賺錢的墨西哥人前來賣血,畢竟相比于他們能拿到的工資,賣血的價格要高個好幾倍。

據德國媒體的統計,每周大約有一萬名墨西哥人到美國境內賣血,設在邊境地區的血站采集的血液量是美國其它地區血液量的兩倍。

如今,毒血事件是告一段落了,可是對于那些無辜感染喪生的人來說,他們卻因爲美國的不負責任以及血漿公司的貪婪,成了政客和資本利益鏈條的犧牲品。

又有誰知道,在那些隱秘的角落,還有多少枉顧生命、貪婪吸血的事件發生呢?

信息來源:

《窮人“獻血”,富人“吸血”?揭秘美式血漿産業鏈》南方周末

《已造成約3000人死亡,還在增加!3萬英國人輸入美國“毒血”後感染艾滋和丙肝病毒,首相道歉:國家恥辱!》每日經濟新聞

0 阅读:33

巫師商業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