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遠見:未來,不要讓子女從事這幾種工作

舒山有鹿 2024-05-15 12:05:46

一個人,從事什麽樣的行業,走什麽樣的道路,決定了他的前途和命運。

對此,有人會不理解,不是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嗎?

說句不好聽的話,誰願意當洗廁所、掃大街、送外賣的狀元呢?誰願意自己的孩子,去當農民、苦力、流水線工人的狀元呢?

不論我們是否接受,人與人之間是存在階層差距的,職業之間也是存在地位差距的。最簡單的例子,A是村民,B是村長,A能跟B平起平坐嗎?

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總是骨感的。對于普通人而言,選錯了職業,別說賺不到錢了,也許還會頻頻失業,找不到下家。

父母最大的遠見——未來,不要讓子女從事這幾種工作。

一、受到人口影響的行業。

現階段,年輕人不婚不育的潮流在加劇,婚育率也越來越低。這就注定,未來,人口會呈現下降的趨勢。

人口下降,對各行各業有影響嗎?不僅有影響,還影響很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教育”行業。

以前,每一年招聘的教師都特別多。如今,每一年招聘的教師都特別少,而且,如今有相當一部分的教師,已經不是鐵飯碗了,而是一年一簽的合同工。

爲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孩子的數量減少了,已經不需要那麽多的學校了,那老師的需求不就越來越小了嗎?

幼兒園也是如此。只要我們看新聞,就會發現,近些年有大量的幼兒園在關閉,無數的幼師都失業了。這,僅僅只是開始。

受到人口下降直接沖擊的行業,未來,都很難賺到錢。如此,要另謀出路了。

二、被機器人替代的基礎服務業。

在北上廣深,以及一些發達的省會城市,部分餐廳已經沒有服務員上菜了,都是機器人自動上菜。

就拿廣州來說,在市中心,上菜機器人的身影那是越來越多了。就連無人快遞車,也愈發常見。甚至,作者還去坐過小型的無人公交車。

這說明什麽?隨著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的愈發普及,未來,基礎服務業從業者當中的相當一部分人,都會被取代。

拼體力,機器人永遠都不會疲累,而人是血肉之軀,幹一會就累了。拼腦力,人工智能啥都懂,而人類,也許連背個課文都費勁。

有人肯定會說,真有那麽誇張嗎?舉個例子,在10年前,你能想到如今的智能手機,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功能嗎?沒有人想得到。

90年代的時候,你想不到十幾年後,就機器大生産了。10年的時候,你想不到十年後,就完全普及互聯網,進入到半虛擬的時代了。這,就是現實。

三、夕陽行業。

有一個親戚的孩子,被父母逼去讀土木,上一年出來了,受不了工地活,也賺不到錢,如今就幹脆在家備考公務員了。

有一個圈友的孩子,讀了所謂的人力資源,如今出來當銷售去了,領著2000塊的底薪,其他都靠提成。問題是,現在的人都不願意消費,推銷什麽呢?

朋友圈有一個人,上一年在房地産行業幹不下去了,就連跟他一起混的房地産銷售,也都大量辭職了,有的當了滴滴司機,有的當了快賣小哥。

這說明了什麽?在時代的潮流面前,夕陽行業不僅賺不到錢,還大量清退毫無資源、毫無競爭力的員工。

何謂夕陽行業?可以理解爲,到了蕭條期,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行業。哪怕你是博士,進入到這些夕陽行業當中,也無法賺到錢。

要知道,夕陽行業,能撈錢的崗位,拼的是關系。唯有去到新興的行業,才不完全拼關系,有拼能力的機會。

四、跟線上脫節的行業。

一家快餐店,它不僅需要做線下的生意,也需要在某團做線上的生意。唯有線下、線上相結合,這家快餐店才能活下去。

哪怕是服裝店,也是如此,它不僅要做線下的生意,還需要在某寶、某東做線上的生意。唯有線下門店,跟線上網店相結合,這家服裝店才能活下去。

以前,互聯網沒有普及,也不夠發達,自然就只能做線下的生意。而如今互聯網大量普及,已經人人都能上網了,那線上的生意,自然就火爆起來了。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幾年,大量跟線上脫節的行業,都會走向衰落。小小的餐飲店如此,某些落後的行業,也是如此。

舉個例子。現在,爲什麽某些企業的老總、董事長,都在某音直播帶貨?因爲他們認識到,再不搶占市場,多賺些錢,就日薄西山了。

盡量不要選擇毫無線上市場的行業,這些行業都是賺不到錢,且不長久的。如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7 阅读:1404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