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市風雲突變,債基命途多舛,投資路在何方?

基歪財說 2024-05-06 21:17:08

近來,向來以"穩健"著稱的債券市場風雲突變。從4月下旬起,國債收益率突然暴漲,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口氣從2.4%飙升至2.55%,10年期國債收益率也一路高歌猛進。在利率的猛烈沖擊下,債券價格應聲下跌,債基更是慘遭血洗,一周內最大跌幅竟超1%!一時間,投資者人心惶惶,恐慌情緒彌漫。

看到債市如此劇烈的波動,很多投資者開始發問:債基還能繼續持有嗎?是不是該果斷止損了?這種觀望猶豫的心情,可以理解。畢竟,不少人買債基就是沖著它的"固定收益"來的,沒想到竟然還能下跌,打得人猝不及防。再說,過去一段時間,債市那叫一個風光無限,收益率一路下行,讓人覺得債券牛市會一直漲下去。現在好日子到頭了,難免有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感慨。

但是,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債市急轉直下呢?說白了,還是利率這個"禍首"惹的禍。在經濟下行期,央行爲了拉動經濟,一直在放水,市場利率不斷走低。加上資金多得泛濫,理財産品收益率創新低,大筆資金湧入債市,成就了債券牛市的輝煌。但世界上哪有不散的筵席?當市場利率已經低到極限,央行終于坐不住了,開始發出利率過低的警示。前兩天,央行大佬接受采訪時直言,長期國債收益率將要回歸到與經濟增長預期相匹配的合理區間。說白了,就是現在的利率實在太低了!

央行這番話,無異于當頭一棒,讓市場瞬間驚醒。本來就積聚了大量投機盤的長端利率,頓時如多米諾骨牌般轟然倒塌,引發了一連串連鎖反應,連短端利率也開始跟風上漲。滿地的雞毛鴨血,驚慌失措的投資者,都來不及打理自己淩亂的羽毛。

說實話,債市如此迅猛的調整,著實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但細想之下,債市泡沫早已經積累多時,一旦被戳破,劇烈波動在所難免。何況,在長短期利差史上最低、收益率曲線趨平的大背景下,債券的性價比已今非昔比,風險收益失衡已有苗頭。再加上房地産政策放松預期升溫,政治局會議或推出穩增長大招,市場對通脹擡頭的擔憂也在發酵。內憂外患之下,債市大幅調整似乎也並不意外。

面對眼前的市場變局,投資者該何去何從?在我看來,盡管債市烏雲密布,前景撲朔迷離,但也無需過度悲觀,更不要盲目"棄債而逃"。別忘了,我國經濟基本面並未發生顛覆性變化,經濟下行壓力依然不小,貨幣政策大概率還會繼續偏寬松。只不過,在結構性通脹預期升溫、地産鏈條邊際改善的預期之下,債市恐怕很難再現單邊上漲的大好形勢,或許將步入寬幅震蕩期。

對普通投資者而言,買債基從來就不應是短期博弈,而更應該是中長期配置。如今市場風雲變幻,好在不同類型的債基傷筋動骨的程度不一。期限越長的債基,比如10年期、30年期,跌得越慘;而中短期限的債基,受沖擊相對溫和。這就給了我們擇時布局的機會。膽小怕事的投資者不妨避開長債基,多關注中短債基,或保本型固收産品。雖然收益率比之前低了點,但比活期存款、貨幣基金還是有優勢的,價格波動也還算在接受範圍內。而對于敢于冒險的投資者,則可以趁低布局,定投長債基金,等下一波牛市東風來臨。

當然,對大多數人來說,債基只是資産配置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家當。在動蕩的市場環境下,我們更需要重視大類資産配置,用固收類産品穩住底盤,再配上點權益類産品去博取高收益,從而爲投資組合上下護體。

說到底,投資的精髓不在于追漲殺跌,而在于閱盡千帆,笑看風雲,穿越無數個牛熊輪回。

1 阅读:591

基歪財說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