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春夏養陽,夏季養生的6個“熱養”

文化養生談 2024-04-14 08:12:57

早在《黃帝內經》裏就提出四季養生的理論,其中“春夏養陽”之說,已經深入人心。

那麽,氣候炎熱的夏季,我們到底該怎麽做才算“熱養”呢?

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中醫養生曆來就最講究順天應人,夏天原本就是炎熱,那就得熱一點,熱了才能出汗。

但現代人每到夏天,要不就是躲在空調房間裏不出來,要不就是喝著各種冰鎮飲料生冷瓜果,確實也起到了遠離暑熱的好處,但這樣的後果就是不利于陽氣生發。

也就是說,順天應人,那就是該熱就熱,該汗就汗。從養生的角度說,那就是以熱制熱,俗稱的“熱養”就是這個概念。

1、夏季養陽遠離寒邪:

別以爲夏季暑熱猖獗就沒有寒邪了,自然界的寒邪伏匿起來,如果再加上飲食上的不慎,如多食生冷食物,就有可能導致伏陰之邪。

《壽世保元》說:夏日伏陰在內,暖食尤宜。

民間常說的“冬吃蘿蔔夏吃姜”,夏天適當多吃點辛熱的生姜,就是用來驅散體內的伏陰之邪的,生姜與紅糖一起熬水當茶,能更好地溫中散寒。

此外,夏天也不要長時間躲在封閉的空調房裏,更不要用冷水洗頭洗腳,還要避免淋雨,這些都是最傷陽氣的行爲。

2、夏天用熱水泡腳:

冬天用熱水泡腳的人很多,夏天用熱水泡腳的就微乎其微了。

中醫認爲,足爲諸陽之本,現代科學也把腳看成人體的“第二心髒”。

熱水泡腳,能給活血循環,保證氣血運行通暢,增加雙腳的血氧供應而提高新陳代謝。

古代中醫說“熱則血行,寒則血凝”,夏天用40度上下的熱水泡腳,以自己感動舒適爲度,能更好地活躍陽氣。

3、夏天洗熱水澡:

每年的夏天,很多人就喜歡去遊泳。

遊泳固然是一種不錯的健身運動,但身體在酷熱的環境裏腠理開張,再下去冷水裏泡著,顯然就是很傷陽氣的。

如果能洗個熱水澡,能促進氣血循環,更有利于機體散熱排毒,同時還能補充陽氣。

夏天泡澡的水溫不宜太高,以30度左右爲佳,也可以用熱毛巾擦拭身體,比冷水更容易洗滌灰塵和汙垢。

而洗澡的同時也會排汗降溫,使得皮膚更加透氣,洗過澡之後,人體的涼爽和舒適度更明顯。

4、夏季喝熱茶:

每年的夏天,也是各種冷飲暢銷的季節,炎熱的夏季,絕大多數人都無法抵抗住冷飲的誘惑。

其實,爲了解暑解渴,喝杯熱茶就是最好的。

熱茶不但更利于排汗從而實現散熱的效果,還能促進脾胃的運化,把補充的水分運化全身,

所以,夏天喝冷飲,雖然看上去似乎更消暑,其實也只是權宜之計,短暫地讓我們覺得涼快一些而已,喝杯熱茶,消暑解渴之功更好。

5、夏季別忘運動:

夏天氣溫高,很多人就不大喜歡運動了。畢竟,坐著不動都熱得難受,再運動肯定就更加全身汗濕了。

其實夏天適當運動,能夠加速體內的新陳代謝,有助于發汗,這也是中醫“以汗止汗”的原理。

其次,夏天合理運動,能讓身體更加適應酷熱,提高機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減少中暑的發生,。

需要注意的是,夏季運動要把握好度,盡量選在早晚陽氣偏弱、溫度稍低的時候進行,運動形式也不要太劇烈,避免大汗淋漓。

6、女性的夏日熱養:

中醫素有“女要熱養”之說,即使是夏天,女性朋友也要注意這一點。

因爲她們對炎熱的適應性不如男性,尤其是那些體質陰寒的女性,在夏天反倒要更注意熱養。

從生理來說,女性陽氣相對不足,又以血爲用,進入夏季之後注意調養好陽氣,氣能生血。

同時還要少吃生冷,少吹空調,適當運動和熱水浴,達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1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