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後梁名將,連李存勖都佩服,爲何被朱友貞賜死?

縱橫五千年 2024-04-26 20:52:08

從唐朝末年到五代初期,朱溫父子與李克用父子之間一直爭鬥不休。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場戰爭中湧現出了許多骁勇善戰的名將。有一位後梁名將,他南征淮南,西討叛軍,又與河東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連李存勖都十分敬佩。然而,他既沒有馬革裹屍,也未能善終,最終卻被後梁末帝朱友貞賜死,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一、歸降朱溫

此人名叫劉鄩(xún),是密州安丘(今山東安丘)人。劉鄩的祖父、父親都是當地的官員,他“幼有大志,好兵略,涉獵史傳”。唐朝中和年間,劉鄩在青州節度使王敬武麾下擔任小校。王敬武死後,劉鄩幫助王敬武之子王師範繼承節度使之位,因此得到了重用,曆任登州刺史、淄州刺史等職,還兼任行軍司馬。

901年,朱溫率軍西進,與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爭奪唐昭宗。宦官韓全誨以唐昭宗的名義,命令各個藩鎮攻打朱溫。王師範決定響應,于是派出軍隊偷襲朱溫控制的州縣。結果只有劉鄩取得了成功,占領了兖州。然而沒過多久,朱溫的軍隊就發起了反擊,劉鄩堅持守城。903年,王師範向朱溫投降,劉鄩這才打開兖州的城門。

二、屢建戰功

朱溫對劉鄩非常欣賞,“嘉其節概,以爲有李英公之風”,特意爲他舉行宴會。劉鄩說自己的酒量小,朱溫笑著說道:“取兖州,量何大耶!”朱溫隨即任命劉鄩爲元從都押牙,地位超過了許多隨朱溫征戰多年的心腹將領。之後,劉鄩的官職不斷得到提升,做到了左龍武統軍、侍衛親軍馬步軍都指揮使之職。

909年,同州節度使劉知俊叛變。劉鄩奉命率軍西征,一舉奪取了潼關,活捉了劉知俊的弟弟劉知浣,接著又收複了長安,同樣是名將的劉知俊被迫逃往鳳翔。之後,劉鄩擔任永平軍節度使,負責西邊的防務。後梁末帝朱友貞即位後,徐州節度使蔣殷叛變,並勾結淮南的楊吳政權。劉鄩奉命出征,一舉平定叛亂,並大破楊吳軍隊。

三、被賜自盡

之後,劉鄩又被調到北方,負責與李存勖的晉軍作戰。他在堂邑與晉軍名將周德威遭遇,劉鄩大破晉軍,追擊敗軍五十多裏。當時,後梁與晉軍已經形成對峙的局面,劉鄩也只能“深溝高壘,享士訓兵,日夜戒嚴,伺其進取”。可是,後梁末帝朱友貞卻不斷派人催戰。917年,“河朔失守,朝廷歸咎于鄩,鄩亦不自安,上表避位”。

此後,劉鄩雖然擊破楊吳軍隊,平定兖州的叛亂,但他卻在攻打同州叛將朱友謙時遭到了失利。朱友謙與劉鄩有姻親關系,而在此之前,劉鄩曾派人送信給朱友謙,勸其歸降。尹皓、段凝等人向來嫉妒劉鄩,于是誣陷他“逗留養寇,俾俟援兵”。後梁末帝朱友貞信以爲真,密令河南尹張宗奭迫使劉鄩“飲鸩而卒”。

參考資料:1.《舊五代史》;2.《資治通鑒》

0 阅读: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