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4件頂級國寶,至今下落成謎,找到一件都能富可敵國

七號說三國 2024-05-09 18:37:11

我國是個擁有5000年曆史的文明古國。

在悠久且璀璨的文明曆史中,古人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價值連城的瑰寶。這些寶貝,大多收藏于各地區的博物館中,但也有些大名鼎鼎的國寶在漫長的曆史歲月中消失不見了,至今下落成謎。

一、九鼎

據傳,大禹建立夏王朝之後,他將天下分爲了九州,並命令九州貢獻青銅,將它們鑄造爲九鼎。

九鼎,是一座鼎,名爲九鼎,還是九座鼎,至今成謎。九鼎上刻有九州圖,象征著天下九州。誰擁有九鼎,就意味著他擁有天下九州,所以在夏、商、周三朝,九鼎是象征著王權的傳國之寶。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後,尤其是周桓王被鄭莊公打敗後,各諸侯王更就不將周天子當回事了。

前606年,楚莊王率兵討伐陸渾的戎狄時,來到周朝國都洛陽附近,周天子害怕楚莊王,派王孫滿前去慰問大軍。楚莊王絲毫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裏,向王孫滿詢問九鼎的重量、大小。王孫滿說:鼎的大小輕重不在于鼎的本身,而在在于品德的大小輕重,駁斥了楚莊王的失禮之舉。

這就是楚莊王問鼎中原的故事。

戰國時期後,周朝曾多達上百個的諸侯國,通過兼並、攻伐戰爭,只剩下了齊楚燕漢趙魏秦7國。

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快速強大起來之後,就野心膨脹,有了吞並周王室和山東六國的想法。前256年,秦滅西周公國。前249年,秦滅東周公國。周朝是被秦所滅的,周王室的所有財寶也都落入秦之手,但是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後,象征王權的傳國之寶九鼎並不在秦始皇之手。

據說,秦滅周之前,九鼎就被人沉沒于泗水之中了。秦始皇派人去徐州泗水尋找九鼎,未能找到。

還有人說,秦昭襄王滅西周公國後,將九鼎帶到了鹹陽,最後將其作爲秦王的陪葬品埋葬于地下。或者周王室,融九鼎鑄錢幣。或者秦將九鼎熔鑄爲12銅人等。總之,現在九鼎下落不明。

二、秦始皇傳國玉玺

秦始皇統一天下,稱帝之後,象征天下九州的九鼎卻不在自己之手,所以秦始皇讓人用大名鼎鼎的和氏璧,雕刻了自己的傳國玉玺。秦始皇傳國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秦始皇建立了秦王朝,想讓江山在他和他的子孫手中一世、二世、三世……萬世,永遠傳承下去,但秦國暴的政讓天下百姓苦秦久矣。秦始皇去世之後,陳勝、吳廣因爲不滿秦朝暴政,發動了大澤鄉起義。隨後,各地百姓紛紛加入了反抗暴秦的浪潮之中,導致秦被農民起義軍所滅。

秦滅亡之後,劉邦又在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建立了漢朝。秦始皇玉玺就成了漢王朝的傳國玉玺。

這之後,秦始皇玉玺一直是西漢、東漢、晉、南朝等王朝的傳國玉玺。923年,李存勖滅後梁,建立後唐後,傳國玉玺到了後唐皇帝李存勖之手。936年,後唐末帝李從珂被石敬瑭擊敗,在玄武樓自焚而死後,傳國玉玺就下落不明了。當然,傳國玉玺很可能在大火中被燒毀了。

三、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明朝朱棣時期,由解缙、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叢書。《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11095冊,約3.7億字,彙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內容涉及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蔔、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等,是人們了解我國古代農業、醫學等的一部百科全書。

朱棣爲了編纂《永樂大典》,動用了朝野上下2000多人,用時6年時間。

嘉靖時期,擔心《永樂大典》有損毀,又組織人抄錄了一部,讓永樂大典就有了正本、副本2套。

《永樂大典》正本下落不明了,很可能在嘉靖皇帝去世後,作爲嘉靖皇帝的陪葬品埋葬于永陵之中。《永樂大典》副本經曆明清時期的政權更叠,清朝後期的戰亂、大火等,很多都被損毀了。現在世界僅存的《永樂大典》,只有800余卷了,分散于世界各地,增加了其保護難度。

四、《蘭亭序》

《蘭亭序》,是“書聖”王羲之的書法作品。

王羲之,出身于名門世族琅琊王氏,是西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著有《黃庭經》《喪亂帖》等名作。

《蘭亭序》,是王羲之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唐朝時期,李世民特別喜歡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尤其是《蘭亭序》,他還讓歐陽詢、褚遂良、馮承素等人臨摹了不少副本。李世民死後,《蘭亭序》也就神秘失蹤了,可能作爲陪葬品和李世民一起長眠于地下。

現如今,我國故宮博物院中保存的《蘭亭集序》,是臨摹本,王羲之的《蘭亭序》真迹已經失傳。

2 阅读:857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