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擔任了31年毛主席秘書,官至正國級,逝世後卻沒追悼沒進八寶山

曆年壹沫 2024-05-24 14:47:59

在毛主席的那個峥嵘年代,有一位身邊工作人員,相伴左右長達31年之久。他不僅長期擔任毛主席的秘書,更一度官拜政治局常委,位列國家最高權力機構。

但命運終究無常,這位曾幾何時與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並肩作戰的老革命,晚年卻命運多舛,離世時默默無聞,連一場體面的追悼都難以遂行。他就是陳伯達。

1927年,陳伯達才23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翌年他前往莫斯科大學學習,3年後回國投身革命。正是在延安這片革命熱土,陳伯達人生軌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有一次延安的學習討論會上,陳伯達在分析孫中山思想的階級屬性問題時,見解獨到、言辭精辟,這引起了與會的毛澤東同志的高度賞識。

散會後,毛澤東特意把陳伯達留了下來,並在晚宴上向外國客人介紹了這位思想火候了得的青年學者。從那時起,陳伯達就被毛主席重用,很快被委以重任,擔任了毛澤東身邊的秘書。

作爲毛主席秘書,陳伯達親身接受了毛澤東的言傳身教,在理論修養和文字功底上都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和提高。

他爲毛主席起草了大量重要文稿,其中包括著名的《中國四大家族》《評中國之命運》等,用犀利的筆鋒狠狠抨擊了國民黨的腐朽統治。其才識過人,令人難以置信。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工作任務的加重,陳伯達的地位也水漲船高。他主筆撰寫的《關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和《再論無産階級專政的曆史經驗》等重要文件,都備受毛主席贊賞。

1966年,陳伯達當選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爲了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層,官拜正國級。這一切,對于出身寒微的陳伯達來說,實在是前所未有的人生巅峰。

然而就在這時,他卻開始漸漸走上了一條危險的錯誤道路,做出了一些違背黨的原則的言行,引起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的高度警惕。

1970年,陳伯達被隔離審查,從此進入了人生的最灰暗時刻。十年後的1980年,他遭到了嚴厲的審判,被判處有期徒刑18年,刑期自1970年被隔離之日起算。

雖然法院出于陳伯達的一些革命曆史功績,在1981年允許他保外就醫,並安排了兒子前來北京照應生活起居。

但已年過古稀的陳伯達,在晚年時光裏再無太多機會施展才華,唯有默默無聞地看書看報,等待生命的終結。1989年9月20日,年屆85高齡的陳伯達在京病逝。

作爲曾與毛澤東並肩戰鬥過的老革命,作爲曾位列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的政治局常委,陳伯達的離世竟然沒有辦理任何追悼儀式,連一則簡單的訃告也無人發布,更沒有下葬于八寶山革命公墓。

這位曾幾何時叱咤風雲的紅色權力核心成員,就這樣默默無聞地離開了人世。

回顧毛主席當年選拔秘書的獨到之處,可以發現他十分重視文字功底和理論修養。

毛主席喜愛與身邊工作人員探討古今典籍、書畫詩詞,所以能與他産生思想與興趣的共鳴,成爲他賞識和任用的重要因素。

正因如此,陳伯達、胡喬木、田家英等人,都成爲了毛主席最得力的助手和談話知己。

8 阅读:5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