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血糖新標准公布,並非3.9~6.1,若你符合,說明血糖還算穩定

沈大大科普 2024-04-09 18:09:13

血糖偏高是很多老年人要面對的問題,有數據顯示,在2.6億老年人中有三千多萬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謝性疾病,其核心問題在于血糖水平的異常升高。

良好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管理的關鍵,然而,當血糖控制不佳時,它可能帶來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危害,影響患者的整體生活質量和壽命。

01

血糖升高不及時控制,會帶來哪些危害?

血糖,作爲我們身體的主要能源來源,其平衡至關重要。一旦血糖水平持續上升,不僅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更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的健康問題。

血糖失控,首先威脅到的就是我們的心腦血管。高血糖環境會損傷血管內皮,加速動脈硬化和血栓形成,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想象一下,心髒和大腦作爲我們身體的“司令部”,一旦受到損害,後果不堪設想。再者,高血糖還會對我們的眼睛造成損害。長期血糖升高可能引發視網膜病變,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一個原本五彩斑斓的世界,可能因爲一時的疏忽而逐漸模糊,這是多麽令人痛心的後果。此外,高血糖還會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高血糖環境會損傷神經末梢,導致肢體麻木、疼痛,甚至引發糖尿病足等嚴重並發症。這不僅給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還可能進一步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安全。

02

2024血糖新標准公布,並非3.9~6.1,若你符合,恭喜血糖還算穩定

血糖,這一衡量我們健康的重要指標,其標准在醫學界經曆了重新定義,不再局限于傳統的3.9~6.1毫摩爾/升範圍,而是迎來了更爲精准的劃分。

青少年的血糖水平在空腹狀態下,理想範圍應控制在4.4至6.1mmol/L之間。這一標准之所以設定得較爲嚴格,是因爲青少年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他們的運動量較大,新陳代謝旺盛。

同時,由于家人的精心照顧,他們的飲食通常較爲均衡,營養攝入充足。這些因素共同促使青少年的血糖水平維持在一個較爲理想的狀態。

而對于正值壯年的人群來說,他們的血糖標准則放寬至4.4至7.1mmol/L之間。這個年齡段的人面臨著更多的生活壓力和挑戰,爲家庭、事業奔波勞累,有時可能會因爲生活習慣的不健康,如過度依賴煙酒等,導致血糖水平略高于青少年。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可以忽略血糖問題。一旦發現血糖超標,應及時調整生活方式,必要時就醫治療。

老年人的血糖標准則進一步放寬至7.0至9.0mmol/L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器官功能逐漸衰退,對食物中的糖分分解能力減弱,因此血糖水平可能會高于其他年齡段。

然而,即使如此,老年人也不應忽視血糖問題。一旦發現血糖異常,應及時就醫檢查,避免並發症的發生。

03

延伸閱讀:血糖多高,才需要注射胰島素?

血糖的高低,一直是糖尿病患者最爲關注的問題之一。當血糖水平持續處于較高水平時,就可能需要注射胰島素來控制病情。那麽,究竟血糖多高才需要注射胰島素呢?這其實是一個相對複雜的問題,因爲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和病情都不盡相同。

一般來說,如果空腹血糖值超過11.1mmol/L,或者餐後兩小時血糖值超過17.8mmol/L,就可能需要考慮注射胰島素。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醫生在決定是否給予胰島素治療時,還需要考慮患者的年齡、病史、並發症等因素。

例如,對于年輕的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夠通過飲食和運動控制血糖,就可能不需要立即注射胰島素。

而對于老年人或病情較重的患者,即使血糖值略低于上述標准,醫生也可能會建議注射胰島素,以更好地保護身體免受高血糖的損害。

此外,注射胰島素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患者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期監測血糖水平,並根據血糖變化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同時,也需要注意飲食和運動的調節,以保持血糖的穩定。

27 阅读:21945
评论列表
  • 2024-04-10 17:41

    瞎扯蛋,誤導是犯法的

  • zy 8
    2024-04-21 10:16

    這個標准是誰公布的?

  • 2024-04-28 05:00

    正常人別超過5.5的空腹。超過了要控糖了。如果糖了,40歲以下空腹5-6最好,40-50歲,6-7。50歲以上的,7-8,60歲以上的,空腹8,餐後13都是問題不大。

    已閱 回覆:
    偏高了
    用戶14xxx36 回覆:
    亂說一通
  • 2024-04-21 14:55

    90歲的老人血糖值放到九至十一之間

  • 2024-06-08 22:46

    作者定的血糖標准,不知是否有國家衛生部門和正規的教科書的認定?要不你定一個標准,我定一個標准,那國家定的標准有什麽用呢?

  • 2024-05-01 10:24

    造謠生事,鄙視你

  • 2024-06-16 18:41

    又一個專家出來放屁了!

沈大大科普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