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給一個男人前,先看看他的父母

人情在藝境 2024-05-26 03:50:14

親愛的女兒:

你好呀,想了許久,終于還是決定提筆給你寫了這封信。

看著你一天天長大成人,我和你父親真的覺得欣慰無比。

但與此同時,又免不了有些許擔心。

你開始有了喜歡的人,在將來某天也會走進婚姻,組建新的家庭。

所以忍不住,想要多叮咛你兩句。

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想要嫁給誰,請記得一定先去看看他的父母。

我不是要左右你的婚姻,只是爲人父母的,誰不盼著自己的孩子能夠一生平安喜樂,有個好歸宿。

希望你也別笑我保守古板,覺得你要嫁的是那個對的人,又不是他的父母。

你知道嗎?

婚姻和戀愛真的不同,它不只是風花雪月的美好,兩個人有情便能飲水飽。

它更是兩個家庭的事情,是要走過經年歲月,落到生活的細枝末節裏去。

而他的父母和家庭,就像是一面明鏡,往往也藏著你未來的婚姻。

前陣子,在某個情感論壇上看到個熱門的話題:

“第一次去男朋友父母家,是種怎樣的體驗?”

底下的回複卻是兩極分化。

有人說,第一次去男朋友家就感覺很委屈,她是廣東人,吃不了太辣的,可滿桌子的菜都放了辣椒,她只能硬著頭皮咽下去。

席間,男友的媽媽一直問東問西,話裏話外都有些嫌棄她家在外地。

而男友則一言不發,只顧埋頭吃飯,仿佛絲毫沒有留意到她的窘境。

飯後,他們一家人高高興興地看電視去了,男友只留給她一句“你好好表現一下,把碗洗了,給我爸媽留個好印象。”

她一個人站在洗碗池前,不自覺地就濕了眼睛。

也有人說,第一次見對方父母就讓她受寵若驚。

提前一周,男友媽媽就打了無數個電話,詢問她喜歡什麽樣的口味,確定好牙刷、睡衣和拖鞋的款式。

到家以後,男友爸爸做了一桌子的拿手菜,吃飯的時候,又把她喜歡的菜都放到了她跟前。

還有男友的姑姑、表妹等其他家人,也都格外熱情,飯後輪著和她合影,有一瞬間,她甚至以爲自己是個知名景點。

明明是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伴侶,卻有天差地別的光景。

我想告訴你的是,如果一個男人是真心地在意你,那他一定舍不得你受委屈。

在還沒見面前,他只會比你更擔心,生怕他父母對你不滿意,然後想方設法地去幫你說好話,讓他的父母能更好地接納你。

他也會把這次見面,看得重要無比,希望你能喜歡融入他的家庭,有信心和決心和他繼續這段感情。

很是認同那一句:

“一個男人父母的態度,其實就是他對你的態度。”

婚前就會怠慢你的人,你又怎能指望婚後他能善待你?

真正對的人,一定會對你事事上心,站在你的未來裏,他考慮的從來不只是眼前的朝夕,更是你們的往後余生。

那些初見時,桌上的飯菜、父母的姿態和你的感受,都是他愛你與否最好的證明。

聽一位叫@顔書的博主,分享過她的婚姻故事。

她和丈夫結婚十年,十年光景卻從未讓她有過片刻的悔意,反而是常常慶幸這段相遇。

丈夫待她很好,雖然嘴上從不會說什麽甜言蜜語,但事事都會把她和他們的小家放在心裏。

她不喜歡榴蓮的味道,丈夫則鍾愛無比,所以丈夫每次吃榴蓮的時候,都會刻意跑到陽台去,生怕那味道讓她不適。

她生寶寶期間,全程母乳餵養,每天夜裏都是丈夫陪著她一起。

在這段婚姻裏,無論是丈夫還是父親的角色,老公都從未缺席,竭盡所能地給予她支持和陪伴。

周遭的親朋好友都說,她嫁了個好丈夫。

她卻說,其實這一切都有迹可循。

她和丈夫的相處模式,和她公婆之間如出一轍。

公公話不多,可每每在家都會搶著幹活,從未覺得家庭瑣事是婆婆一個人的事。

兩位老人家脾氣溫潤、待人謙和,結婚之前就再三地叮咛老公,婚後一定要善待她。

說既然選擇了走進婚姻,就要承擔起更多家庭的責任,不能因爲生育的是妻子,就心安理得的當個甩手掌櫃。

所以他們的婚姻生活,雖然也會偶有摩擦和矛盾,老公卻總能包容她。

綜藝節目《半熟戀人》中,情感導師杜素娟說過:

“父母締結的親密關系,會終身影響孩子的婚戀觀和家庭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參照物,若你另一半的父母雙親能夠彼此尊重、相處融洽,那他或多或少也會耳濡目染。

若在他原生的家庭裏爭吵不斷,只有母親把家庭責任一肩扛,父親則像個局外人一樣,那他大概率就會認爲,婚姻本該就是這般模樣。

一個人原生家庭的氛圍,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未來婚姻的質量。

婚姻裏最可悲的,莫過于嫁到了一個三觀不正的家庭,它會不遺余力地消耗你,直到滅掉你所有的光。

選擇一個夫和妻順、甘苦共擔的伴,方能治愈婚姻生活裏的萬千頑疾。

知名心理學作家@尚致勝曾分享過一個案例:

說他朋友的妹妹曾交往過一個家境殷實的男友,戀愛的時候兩人感情很好。

只是到了談婚論嫁之時,女孩偶然發現准公公在生意上有些不地道:

把利益看得極重,一旦涉及利益,哪怕是多年朋友,也會毫不留情地翻臉。

可那時的她,正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之中,便安慰自己說,她要共度余生的是老公,公公生意上的事和她的婚姻並不相關。

然而,現實卻狠狠地抽了她一個耳光。

婚後,公公爲了攀上更好的資源,竟逼著她和丈夫離婚,要求丈夫另娶一位富商之女。

小兩口爲此鬧得不可開交,更可怕的是,因爲夫家的算計,丈夫的部分債務也轉到了她身上。

這段讓她如同飛蛾撲火的愛情,最終讓她落了個遍體鱗傷的結局。

年輕的時候,總覺得愛情大過天,覺得去考量對方的經濟、家庭是很俗氣的東西。

可走過半生,才發覺結婚這件事,本就要落到世俗的塵埃裏。

比起那些動人的甜言蜜語,對方的家庭、三觀和人品才是支撐婚姻的底氣。

切莫天真地以爲,結了婚就和原生家庭切割幹淨。

要知道,父母的一言一行,會潛移默化延伸到兒女的婚姻裏去。

若是他們爲人算計、心存歹意,便會攪得家宅不甯;

若是懷揣著過度的控制欲,孩子的婚姻之路必將寸步難行。

甚至是你的伴侶,身上也定會留有原生家庭的印記。

很喜歡李雪琴在《毛雪汪》中說過的一句話:

“不要相信愛情,要相信人格。”

漫長的婚姻歲月裏,當海誓山盟的濃情早晚有天會褪去,婚姻到最後,拼的是良心。

選擇一個本身就很好的人,而不是只是情到濃時善待你的人,那麽即使某天激情不在,他骨子裏的責任感和良善依然還會在。

也別說婚姻全靠經營,真愛可以改變對方,愛情能改變不過是些無關痛癢的細節,真正骨子裏的東西,亘古難移。

成年人最清醒的婚姻觀是:

少培養教育,多篩選過濾。

張愛玲有句話說得好:

人生的另一半如果選錯了,往後余生的每一步都是錯,你會嘗盡人間之苦,取舍兩難。

好的婚姻讓人絢爛,壞的婚姻讓人腐爛,和誰結婚真的不一樣。

婚姻是你此生唯一一次選擇家人的機會,選擇了怎樣的伴侶,就是選擇了怎樣的余生。

千萬莫要被所謂“真愛無敵”遮住了眼睛,在走進婚姻之前,一定記得去看看他的父母。

請相信,原生的家庭,是一個人最難逃開的宿命。

他父母的身上,一定藏匿著他的家風、三觀和修養。

而這些東西,恰恰是幸福婚姻的地基。

婚前務必擦亮眼睛,去和那個在意你、疼惜你,有擔當的人在一起;遠離那些只把愛意停留在嘴邊,讓你感到不適的關系。

0 阅读:1

人情在藝境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