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占比超過七成的廣州,制造業還發達嗎?

安安小小姐姐說城市 2024-05-11 13:41:19

如果說廣東省是祖國的南大門,那麽廣州市便是南大門中的小門。

作爲全國第一批曆史文化名城,廣州在新石器時代就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明,自秦漢以來的兩千多年間,廣州始終是我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城市,用”千年商都“來形容廣州,一點也不過分。

既然是商都,想必廣州的服務業一定很發達?

來自《廣州市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地區生産總值(GDP)達到30355萬億元,其中第三産業增加值22262億元,占比達到73.34%。

數據表明,服務業(第三産業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叫服務業)占比接近四分之三的廣州,的確可以算作一座商都。

既然商業這麽發達,廣州的工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如何?來自前述公報的數據顯示,2023年,廣州市第二産業增加值7775億元,其中建築業增加值1107億元。

工業增加值的數據,在公報中沒有體現,但有了第二産業增加值和建築業增加值,我們可以計算得到工業增加值,即7775-1107=6668億元,占國民經濟的比重爲22.0%。

宏觀經濟的波動雖然較小,但一年的數據,並不能說明什麽。想全面了解,還應該看更多年份的數據。

我們從《廣州統計年鑒》中,獲取到了1978年以來的第一産業、工業、建築業及服務業的增加值數據,繪制成百分比圖表,觀察前述四大産業的變化情況。

數據顯示,在四十多年前,廣州工業增加值,占當年GDP的比重,甚至超過了一半。之後,隨著工業企業在更多城市落戶,廣州國民經濟中,工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大約在2010年前後,廣州工業增加值占比跌到三分之一,2023年僅有22%,可以預見的是,到2025年前後,工業在廣州市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很可能跌到五分之一以下。

除了工業,建築業和農業,在廣州國民經濟體系中的比重,已經聽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取而代之的,是服務業的發達與興旺。

服務業最基礎的體系,是什麽?是理發店的tony老師、是不分晝夜穿梭在城市裏的騎手、是遍布大街小巷的煙火氣息。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