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大將被列入美制裁清單,成清北和華五高校第一所,原因公開

育學筆談 2024-05-11 15:01:45

科技是第一生産力,尖端科技發展已經成爲各國競爭的關鍵所在,可一直以來,我國的科技發展都受到了美國的打壓,尤其是那份所謂的“實體清單”,對我國的高校和科研院所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5月10日消息,美國商務部又更新了實體清單,有37家中國實體將被列入實體清單,進行各方面的限制和制裁,其中就包括著名的985高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該清單將于5月14日發布。

如果這份實體清單最終生效,中國科大將會成爲國內被美制裁的高校之一,也是清華和華五高校中的第一所。

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南昌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也曾被美國列入未經證實清單,但該清單有別于“實體清單”;另外,中國人民大學、西安交大、同濟大學也曾經被列入“實體清單”,但後來又被移出。

加上中國科大,目前還在美國“實體清單”中的高校或高校研究機構有15所,這些被制裁的高校將無法使用美國的科研産品,比如計算機軟件、書籍論文和芯片等。

縱觀上面這些高校,在某個特定的領域都有自己的過人之處,否則不會引起美國的注意,說明這些高校在一些技術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科研進展,而且是實質性的進展,並很可能會應用于實際生産力和特殊用途。

那麽中國科大此次爲何會上榜呢?

在美國商務部的公告中很明確,公開的原因顯示,中國科大參與的量子科技和核安全研究等領域,已經威脅到美國國家安全科研工作。

很多人對于美國的這種邏輯非常不理解,別人在科技上取得進步,怎麽就影響你的科研了呢?實際上,本質問題還是見不得我們在科技上的進步,安全只不過是幌子,看到一些技術開始落後于我們就心慌了,于是就采取了打壓的手段。

衆所周知,提到量子科技,國內最強的當然是中國科大潘建偉院士團隊,他們在量子技術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進展和成果,而且很多都是世界領先,屬于開創性的,持續引領世界量子技術研究。

就連潘建偉院士的導師Anton Zeilinger教授,在獲得諾貝爾獎的感言中,都陳述了潘建偉的量子研究貢獻,這樣一來,美國不慌嗎?

另外,中國科大的物理學、核科學和技術都是A+學科,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遙遙領先。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按照一貫的操作,中國科大自然也就上了制裁名單,但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了一個事實,這些年中國科大在物理學研究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突破,在部分技術方面有了超過美國高校的趨勢。

那麽如果這次制裁最終落地,對中國科大會産生哪些實質性的影響呢?從制裁的內容來看,主要影響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尖端學科建設會産生影響,很多先進的科學儀器、設備和資料無法獲取,甚至連專業的軟件都會受限;

2、對學術交流會産生影響,很多世界級的科研往往都存在國際合作和交流,只有交流才能了解前沿的研究和進展;

3、畢業生出國留學可能會受限,以及已經在美國留學的畢業生學業會存在一些障礙,要知道中國科大的畢業生出國率一直都很高。

可正如網友所說,這些影響都不什麽,北航、西北工業大學、哈工大等高校都已經被制裁多年,照樣在優勢學科方面發展得很好,而且國內高校交流密切,遇到難題也會相關協作,解決問題,不存在上了制裁清單就發展受限了。

要我說,這就是一份“光榮榜”,說明中國科大等高校在優勢學科方面取得了巨大進展,這些高校將迎來更大的發展,在後續的招生中會獲得更優質的生源。

2 阅读:899

育學筆談

簡介:分享校園熱點、評述教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