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摧:很多城市年初定的賣地計劃作廢了,全力以赴去庫存吧!

老方論房産 2024-05-04 19:50:52

房地産調控,終于開始對地方政富進行嚴厲約束了!

4月底最高層召開會議,下午會議開完,晚上自然資源部就發布通知,相當麻利呀。

通知一發,讓很多地方政富膽顫心驚,尤其是財政劇長們寢食難安。

自然資源部下發《關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應有關工作的通知》。

關鍵點:對于那些新房庫存壓力很大,新房去化周期超過36個月的城市,就不允許供應土地了;18個月至36個月之間的城市,要按照盤活多少,供應多少的原則,新增供地嚴重受限!

爲何會在晚上緊急出台?4月底的高層會議首次提出:統籌研究消化存量房産和優化增量住宅的政策措施。

這是2016年之後,國家重提房地産去庫存!​而且是最高層會議上提出的。

2015年12月的國家經濟工作會議上,罕見的用了曆次同性質會議最多的字數來闡述房地産​!從而揭開了​史上最大的一輪房地産上升行情的​序幕。

當前全國庫存規模大,主要是房地産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尤其是很多城市的新房市場。

既然如此,很多地區就不應該再賣地了。但各位都清楚,土地出讓金是很多地方財政收入的主力部分,尤其是那些實體經濟不發達的三四五線城市、中西部地區。

過去的兩年,即便是樓市低迷了,房子賣不動了,開發商不願去拿地了,很多地方依然有強烈的訴求,要賣幾塊地出去;如果賣不動,就由地方平台國企托底去拿地。

地方平台拿地後,再跟些主流的開發商合作,一起開發;或者是既然房子不好賣,暫時先不開發了;可以拿地作爲抵押物向銀行貸款,曲線救急,就可以有錢花了,包括發放當地鐵飯碗們的工資。

按照去化周期的長短,來指導各地土地出讓,很多人覺得是個新鮮事,其實一點都不新鮮。

老楊長期跟蹤和監測房地産政策,早在2017年,住建部和國土部就下發了《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的有關工作的通知》。當時就提出了要求:

但是各位要清楚,2017年全國樓市還比較熱,只有個別城市小幅的降溫。當時出政策是爲了防止土地市場過熱,地王太多,尤其是部分高能級城市不願意供地,導致新房市場嚴重的供不應求,導致房價暴漲。

而當前房地産形勢,跟當時正好形成了鮮明對比。現在是過冷,土地市場非常的冷,但部分地方一心還想賣地。

需要關注的,2017年政策出台後,至今並沒廢除,也即一直是有效的。那爲何當前還要發通知,進一步強調?

沒執行到位呗……

當前,我國新房去化周期情況怎麽樣?

哪些城市,接下來將被迫停止供地呢?

首先,看一張總體走勢圖,這是老楊監測的全國50個大中城市新建住宅去化周期走勢。

最近的幾個月,去化周期在20個月以上。今年3月份是24個月,目前去化周期已經超過了上次樓市低迷期的2015初,以及上上一次樓市低迷期的2012年初。

尤其是2021年下半年全國樓市降溫之後,去化周期由9個月左右,震蕩式攀升到目前的24個月左右。

在我們的監測系統當中,對于50個城市中每個城市的去化周期,包含庫存規模變化都有監測。

再來看一下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的情況。

大部分城市都是十幾個月。其中最高的是鄭州,樓市特別低迷,但也沒有超過36個月,目前是在34個月左右;其次是福州,32個月;再次是南京,27個月。

去化周期最短的是杭州,只有9個月左右;另外,合肥、長沙去化周期也比較短。

一線當中,上海的去化周期只有15個月,算是中性略弱;而北京,深圳,廣州都超過了20個月。

這也就意味著:2024年一線城市和大部分二線城市還是可以賣地的;但很多城市低于36個月,卻超過18個月的,也即需要先盤活存量用地,才能賣新地,壓力其實也是​很大的!

三四線城市壓力更大。這是老楊監測的部分三線城市的去化周期。

部分城市超過了36個月,比如嶽陽,正好36個月;洛陽48個月,惠州49個月,珠海41個月,蕪湖41個月。

其他城市低于36個月。去化周期相對短一些的,金華15個月;溫州、徐州、蚌埠幾個是低于20個月的。

如果進一步往深處探究,從學術研究上講,拿去化周期來要求不同地區是否允許你去供地,供地的規模大小,我認爲還是有點瑕疵的!

因爲去化周期有點類似于房價收入比,不同地區之間是有差異的。

長期來看,一線城市的去化周期短于三四線城市,中西部地區的去化周期短于東部地區。

更加合理靠譜的衡量標准,應該是根據每個城市跨幾輪周期的長期庫存變化和去化周期變化,來設庫存壓力值,來衡量不同地區的庫存壓力大小。

這一點,國家相關部委包括自然資源部和住建部都沒能很好的解決,但是老楊提供了解決方案。

在我們的 #全國房地産市場機會與風險監測系統# 當中,對于50個主要城市的新房庫存壓力進行了模型化、指數化處理。以下是​各城指數(貴陽、呼市、揚州、南通、廊坊暫無)。

目前全國來看,庫存壓力比較小的是長沙、西安、杭州、合肥、金華,處于負值區間。

其他城市皆處于正值區間,也即壓力超過曆史均值。

尤其是超過150的,我認爲都應停止供地:其中包含一線和二線當中的深圳、廣州、南京、太原、哈爾濱、沈陽等,三線中包含了溫州、東莞、珠海、惠州、洛陽等。

最後,需要解釋一下,去化周期是庫存規模和新房銷量兩個因子的計算結果;庫存規模變化比較慢,但住房月銷量變化很快,計算時使用的銷售的移動值期限不同,比如不同機構,從3個月至12個​月不等,會影響去化周期的​值。

另外,庫存和銷量也有講究,有些數據是包含的商品房和可售型的保障房,有些只包含了商品房。

所以,不同機構、研究者所公布的去化周期是不一樣的,甚至城市差距非常大!

上文中公布的相關數據,都是老楊親自核實之後,相對比較靠譜,供大家和相關的部門參考。

當然,國家層面,自然資源部和住建部,尤其是後者,掌握著更加​全面和詳細的數據,只是沒有公開而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