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墳後高又高,子孫多富豪!這話什麽意思,有道理嗎?

鮮趣閣 2024-05-22 14:39:47

我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璀璨深厚的文化,尤其是文化,更是包羅萬象,囊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便到了現代社會,文化的體現方式也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得這個話題,便與喪葬文化和風水有關系。

衆所周知,喪葬比較久遠,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經過千年的發展和演變,最終形成了喪葬文化。在古時候喪葬的禮節和儀式其實非常繁瑣,而且各地的風俗的民情也都不盡相同,比如現如今人們上墳掃墓其實也喪葬文化的一種。

再者,但凡說到喪葬文化,一定就會與風水有關聯。因爲在古人眼中,所謂的墳墓就是陰宅,只要將先祖葬于合適的地方,那麽先祖必定會庇佑子孫。比如這句俗語:“墳後高又高,子孫多富豪。”那麽這話究竟什麽意思,又是否有道理呢?

在古人的傳統認知中,所謂的適宜之地,也就是上佳之地其實就是地理和環境,比如墳墓背靠山,腳踏水,左右有扶手,就類似一個“坐椅和沙發”的形狀。大意爲,背後的山爲勢,腳下的水爲財,兩邊的扶手寓意爲穩。

盡管這是一種說法,其實還是與地理與環境有莫大的關系,也就是風水的核心內容,即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最佳狀態,也可以理解爲順其自然。正因爲有此一說,所以古人就認爲墳後的“靠山”越高就越好,子孫大多都會有出息。

不過雖然是一種風水說法,卻也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比如後背有山的話,可以抵禦大風大寒的天氣,我們平時住的房子不也是如此嗎,而且前方還大多是向陽。墳的下方有河流,如果遇到大雨大澇天氣,雨水會順勢而下流入河流,而使墳墓不受侵害。

事實上我們的衣食住行,大多都是來自于古人留下的寶貴經驗,只不過我們傳承了對我們有用處的,而那些無用的,或者說落後的生活方式卻已經被淘汰了。所以說我們傳承文化亦是如此,一定要本著去蕪存菁的態度去學習和傳承先輩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

4 阅读:1771

鮮趣閣

簡介:品讀有趣的事情,品味不平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