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犇:遇見對的人,一眼60年

妞妞談國際 2024-05-13 21:20:36
“花前蝴蝶翩翩飛 月下人兒一對對 最是風流裙下鬼 世人有歎若此君”,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東東哥有貨”,感謝您的支持!

他,從小錦衣玉食。

一場變故,父母去世。

因爲謝添,他走入表演行當。

2023感動中國年度人物揭曉,89歲的老藝術家牛犇榮獲一席,卻遭網友質疑:

他真感動了中國?

還是只是評委的一廂情願?

高齡就能代表感動?

爭議風波起,牛犇之名,究竟是否名副其實?

一場關于“感動”的辯論,正火熱上演!

特別是郭撇子這一經典形象,世間再也出不了!

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牛犇老師的人生故事,看他是名副其實還是名不符實。

關注“東東哥有貨”,持續爲你更新有趣、有料名人故事。

牛犇,原名張學景,1935年在天津呱呱墜地,家中老六。

說起他能演戲,那真是個“意外”。

小張學景,天津大戶人家的娃,本該過著少爺生活.

誰知1941年家遭橫禍,爹媽一下就沒了,兄弟幾個像斷線的風筝,四處飄散。

小張學景跟著哥哥逃到北京,生活就像擺地攤,今兒不知明兒事。

哥哥找了個司機的活,他就在一旁打雜,跟大明星謝添成了鄰居。

小時候的張學景,常常給謝添跑腿,買這買那,一來二去,跟謝添混熟了,對電影也産生了興趣。

1946年,謝添演《聖城記》,導演沈浮急需一個小演員,就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謝添一眼瞅見了旁邊玩耍的牛犇,立馬向導演推薦。

導演一看,直搖頭:“這娃兒,白白嫩嫩,哪像村童?”

謝添卻堅持:“沒事,我教他!”

就這樣,小張學景搖身一變,成了“小牛子”,開始了他的演藝生涯。

在謝添的教導下,他的演技日益精進,慢慢琢磨出了一些門道。

從此,張學景改名牛犇,在演藝路上越走越遠,成爲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老藝術家。

1948年,小張學景要去香港拍新電影啦,前輩謝添跟他說:“娃兒,出去闖蕩得有個響亮的名字。”

謝添看他演過小牛子,又屬牛,就給他取了個新名字——牛犇。

就這樣,13歲的牛犇帶著這個名字,踏上了演藝之路。

在《聖城記》裏,牛犇把那個村童演得活靈活現,既有孩童的靈動,也有孩童的故作老成。

這一演,讓牛犇成了北京當地小有名氣的童星,導演們陸續找上門來。

白楊去香港拍戲時,極力推薦牛犇。

導演雖然不認識牛犇,但信得過白楊,就向牛犇發出了邀請。

牛犇臨走前,特意去拜訪謝添,跪謝師恩:“師傅,我這一走,日後恐怕難再相見,再也聽不到您的教誨了……”

這話讓謝添心裏暖暖的,他想了想說:“你名字叫小牛子,又屬牛,不如就叫牛犇吧,希望你在演藝事業上牛氣沖天!”

到了香港,牛犇開始各種不適應,幸好有白楊的照顧,才勉強拍完《火葬》。

這部電影讓牛犇在香港站穩了腳跟,雖然他始終沒當上主角,但也沒少拍戲。

在香港的五六年裏,牛犇拍了《火葬》、《春風秋雨》等電影,他的演技越來越精湛,名字也越來越響亮。

1952年,北京各電影大廠擴招,牛犇心灰意冷地從香港回到了北京。

他沒去見師父謝添,覺得自己沒混出名堂,沒臉見師父。

但謝添心裏還是挂念著這個徒弟。

牛犇一回北京就接到了《龍須溝》的戲約,這部劇的陣容可不是蓋的,有于是之、于藍、張伐這些大咖。

牛犇雖然只是個配角,但也算是露了把臉。

這部劇之後,他正式成爲上海電影制片廠的演員,開始了專業演藝生涯。

別看牛犇一直演配角,他可是從來沒怠慢過。

每個角色都盡心盡力,觀衆也對他越來越熟悉。

他急需一部大作來轉型,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紅色娘子軍》。

這部劇的陣容,哎呦,不得了,導演是謝晉,主演有影後祝希娟、男神王心剛,還有反派專業戶陳強和風華絕代的向梅。

牛犇呢,只是個新人,但他沒氣餒,還去向趙丹請教演技,全身心投入角色。

結果呢,《紅色娘子軍》一上映,觀影人次就達到了6億!

牛犇雖然只是個小角色,但也讓人印象深刻。

就這樣,他成功轉型,擺脫了童星的身份,成了真正的演員。

可惜好景不長,兩年後他的事業突然停滯不前。

1963年,28歲的牛犇突然接到通知,叫他暫停演戲。

他心想,哎,這次停演怕不是個把月就能搞定的。

哪曉得,這一停就是整整17年!

等到1980年,牛犇才得以重出江湖。

但這時的電影圈,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老一輩的演員們,退的退,休的休,新一代的都是科班出身,牛犇感覺自己像個局外人。

不過呢,1982年,47歲的牛犇終于迎來了事業的第二春。

在謝晉導演的《牧馬人》裏,他演了個叫“郭撇子”的牧民,那演技,簡直了!

電影一上映,轟動一時,朱時茂和叢珊成了大家的男神女神,而牛犇也一舉拿下金雞獎和百花獎的最佳男配角獎。

之後的牛犇,就像是開了挂一樣,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角色。

到了90年代,他對演戲的熱情還是沒減,甚至有好幾次拍戲差點兒出危險。

他從來不在乎角色大小,哪怕是一輩子演配角和小人物也無所謂。

現在,牛犇已經成了演藝圈的老前輩,大家都叫他“老戲骨”。

但每次聽到這個,他總是搖搖頭,說“不敢當”。

他心裏,只有他的老師謝添才是真正的老戲骨,而他,永遠都是那個熱愛演戲的“小牛子”。

他對演戲可是真心的,爲了演好一場戲,啥都不怕,連命都可以不要。

拍《高中鋒,矮教練》那會兒,天寒地凍的,有場戲要他過黃河,他二話不說就跳進冰冷的水裏。

他一直往河中間走,都沒聽到導演喊停,還以爲是鏡頭沒拍好,就繼續往前走。

結果一不小心踩進了黃河的急流裏,眼看著水那麽急,自己都快被沖走了,心裏那個慌啊,簡直是跟死神擦肩而過。

被拉上來之後,他已經是凍得瑟瑟發抖,還有關節炎,但他還是堅持把戲演完。

這種事情還不止一次,有次拍戲,他不小心惹到了一頭驢。

結果那頭驢一發火就把他摔了個大跟頭,頭先著地,當場就昏過去了,把整個劇組都嚇壞了。

送到醫院一檢查,哎呦,頸椎脫位、胸骨骨折、肋骨還斷了兩根,真是傷得不輕啊。

他醒過來的時候,第一句話就是跟導演道歉,說自己給劇組添麻煩了,這種精神真是讓人佩服。

不管是主角還是配角,他都用心對待每一場戲。

雖然他總是拿最佳男配角獎,但記者問他會不會覺得演配角有點失落時,他卻笑著說:

“我這種人,本來就不適合演主角,只能在作品裏當個‘標點符號’了。”

牛犇這哥子,名字就跟他的人一樣,真的就像頭牛一樣的勤懇踏實。

他不慌不忙地走自己的路,一路打磨自己的演技。

1982年,那部《牧馬人》電影上映,牛犇在裏頭演的那個“郭谝子”.

哎呦,演技真的沒話說,給觀衆留下了不曉得有好深的印象,這樣子他就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了。

去年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的台詞,在網上又火了一把。

牛犇回憶起那個時候,爲了那個角色,他和劇組的人都下了好多功夫哦。

“我演的那個牧民,吃了東西手不可能去找地方洗,就在衣服上隨便抹抹。我們要講究精神,把那不講究的外表體現出來。”

細節的打磨讓牛犇更貼近角色,還爲他贏得了人生中第一座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配角的獎杯,真的是厲害得很!

牛犇相信,角色的人生都來自生活。

他會嚴格要求自己,充分利用條件,調整習慣,貼近角色。

他說:“演員都是在演自己,演你走過的路,演你曾經想過的事,演你的追求。”

那句“老許,你要老婆不要?”成了經典之作。

有網友開玩笑說,要不是牛犇,朱時茂連老婆都找不到呢!

在《牧馬人》裏,雖然牛犇不是主角,但他演的那個“郭谝子”讓人難以忘懷。

他穿的衣服破破爛爛的,灰塵斑斑,好像好久沒洗了,領口和袖口都磨破了。

但這個角色內心柔軟,善良得不得了。

通過精心設計的喜劇動作和幽默台詞,這個角色真的閃閃發光。

牛犇這哥子,演戲之外就最愛打乒乓球。

一拍子下去,那個球兒就跟長了眼睛一樣,穩穩當當地落在台子上。

1954年,在乒乓球俱樂部裏,牛犇碰到了王惠玲,這女子也是乒乓球的好手。

第一次切磋,牛犇被王惠玲打得那個落花流水,汗水八顆八顆的滴。

他還不服氣,跟王惠玲約好了再戰。

第二次交鋒,王惠玲卻像換了個人,被牛犇打得一塌糊塗。

牛犇那個納悶啊,心想這女子咋就突然不行了呢?

原來,王惠玲覺得上次贏太多,這次想給牛犇留點面子。

牛犇一聽,覺得這女子真是善解人意,心裏那個感激啊。

兩人一來二去,感情就深了。

雖然牛犇其貌不揚,但王惠玲就是看上他的努力和上進。

結婚後,兩人相濡以沫,一過就是60年。

牛犇還是個“萬能人”,啥都會幹,讓王惠玲那個佩服啊。

所以說,看人不能光看外表,牛犇雖然個子小,但可是個生活的強者,跟他在一起,永遠都有新鮮感。

這杯愛情的純年老酒,可是越陳越香。

牛犇跟他的妻子王惠玲,那可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手牽手走過了整整60年呐。

這兩人生了兩個兒子,既不跟爹姓,也不跟媽姓王,這事兒牛犇看得挺開的,爲了讓嶽父嶽母和老婆高興,兒子們就跟媽姓了呗。

牛犇老師在家裏可不管錢,全都交給老婆大人管著,這可不是怕老婆,這是對老婆的信任和疼愛。

他掙的錢,通通上交,讓老婆統一打理,這才是模範丈夫的典範呐。

之前牛老師參加那個“花樣爺爺”的節目,他老婆王惠玲還給劉華寫了封信,讓他多照顧牛老師,還“數落”了牛老師一通,說他愛睡覺,愛吃冰激淩。

這種小細節,才是真愛的體現呐。

可惜啊,現在王惠玲已經去世了,讓人挺惋惜的。

牛老師現在住在養老公寓裏,但他還是沒停下拍戲的腳步,就爲了資助更多的學生,真是讓人佩服。

說起來,王惠玲生病那會兒,牛犇老師心裏那個愧疚啊,因爲工作忙,沒能多陪陪她。

2019年,他本想把家裏裝修一下,迎接老婆出院,可惜裝修還沒完,王惠玲就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哎,人生就是這樣,總有些遺憾呐。

2023年四月份,有部叫《夢想森林》的電影就要上映了,咱們的老戲骨牛犇老師也在裏面露了臉,他那動作、那眼神,絕對讓你回味無窮。

說起牛犇老師,2018年5月他還入了黨呢,宣誓的時候激動得眼淚汪汪,爲成爲共産黨員感到驕傲。

這兩年他老是說:“我隨時准備走人。”

看來他已經把生死看破了,對他來說,死亡可能就是換個世界繼續生活,去和老伴兒團聚罷了。

但真正讓他成爲感動中國人物的原因,是他幾十年如一日地資助了幾百個學生。

你曉得嗎?他一生中第一套房子,還是他資助的學生給他買的呢!

牛犇老師是孤兒出身,經曆風風雨雨,從賺到第一筆錢開始,就默默地資助學生,這種堅持真是讓人佩服。

雖然大老板們動不動就捐幾億幾十億,但牛犇老師這種一生辛勤拍戲,幾乎把所有收入都捐出去的行爲,或許更讓人感動。

就像你有1000塊,捐100塊不算啥,但你有1000塊,能捐出800塊,還堅持了幾十年,這就是牛犇老師上榜的理由!

【點評】83歲的牛犇老師,真的是“牛逼”得很!

在拍《老酒館》時,零下4℃的天,他老人家還光腳穿布鞋,淋著雨走在結冰的路上,就是不用替身,這種精神真的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他2018年,牛犇老師還拿了個金雞獎的“終身成就獎”,這獎就是對他一輩子演藝生涯的肯定和嘉獎,他拿這獎,那絕對是名至實歸的。

說:“觀衆記不記得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把這個鏡頭演好。”

這話真的是讓人感動!

他還把賺來的錢大都捐給了慈善事業,這種大氣,真的是讓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樣的老前輩,才是我們娛樂圈的楷模,讓那些“小鮮肉”們都感到羞愧!

牛犇老師,您真的是我們的驕傲!

如果你有什麽感言,可以在評論區理性留言!

碼字不易,謝謝點贊收藏加關注轉發!

免責聲明:如圖文有侵權,聯系一月內即刪除!

1 阅读:15

妞妞談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