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櫻桃”映紅鄉村振興“大産業”

水溪融媒 2024-05-12 08:13:32

4月26日,在山亭區水泉鎮晶瑩剔透的櫻桃已經成熟,一顆顆嬌豔的櫻桃鑲嵌在綠葉之間,隨風搖曳成一道風景,聞訊而來的城區居民陸續踏入櫻桃采摘園體驗鄉村樂趣。

近年來,山亭區立足特色櫻桃産業和資源優勢,實施火櫻桃産業提質增效工程,持續開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准化生産“三品一標”提升行動,拉長火櫻桃産業鏈條,逐步形成“産加銷一條龍”的産業化發展格局,櫻桃産業已成爲農民群衆致富增收的支柱産業。

“小櫻桃”連接“長鏈條”

“吃個燒烤,野個炊;摘點櫻桃,露個營,不是很貴,但很對胃……”在山亭西伽河采摘園,遊客們挎著小籃子穿梭在櫻桃林中,一邊品嘗甜美的櫻桃果肉,一邊享受著采摘的樂趣。眼下,一幅幅從農家小品到大産業的發展畫卷,成爲鄉村振興的鮮明底色。

爲做大做強櫻桃産業,山亭區積極拓展做好“櫻桃+”文章,融合鄉村旅遊和農村電商等新興業態,推動火櫻桃産業不斷提檔升級。實施“櫻桃+鄉村旅遊”,大力發展休閑采摘、觀賞體驗等鄉村旅遊,培育櫻桃精品采摘園300余個,開發賞花遊、采摘遊等精品旅遊線路4條,舉辦11屆火櫻桃文化旅遊節。實施“櫻桃+電商”,推廣“網紅+電商”“直播+電商”等銷售新模式,發展網上店鋪70余家,電商從業人員達1000余人,網上交易額突破3億元。目前,從事櫻桃生産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主體發展達到120余家,流轉土地1.9萬余畝,帶動農戶1萬余戶,櫻桃種植戶年均收入可達1.6萬元,並依托優質火櫻桃,采取“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市場”的運行模式,逐步實現小農組織化助推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

堅持以市場爲導向,以農業先進技術的成果轉化爲核心,培育了一批農業龍頭企業主體,開發櫻桃罐頭、櫻桃果脯、櫻桃果汁、櫻桃酒等系列産品,拉長産業鏈條,推動農副産品加工由粗放、低端向精深加工轉變,推動特色産品加工業集群式發展。目前,全區果蔬加工企業已發展到30余家,其中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家;櫻桃等果品加工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到2億元以上。

“小櫻桃”傍上“大科技”

“咱們這的櫻桃個大、質優、皮薄、肉厚、口感還好,深受市場歡迎,這得益于全力打造櫻桃産業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櫻桃收購商蔡先生說起山亭的櫻桃豎起了大拇指。

櫻桃的“紅利”,也堅信了種植戶科學種植櫻桃的意識。爲了推動櫻桃産業高質量發展,山亭區錨定櫻桃品質提升目標,引導果農進行品種改良、老劣櫻桃園改造提升,先後引進齊早、魯櫻三號、布魯克斯等優質櫻桃品種10余個,建設品種改造示範園12個2000畝,形成品質更加優良的櫻桃品系。目前,全區共發展櫻桃8.1萬畝,其中露地栽培7.5萬畝、設施栽培0.6萬畝;年産量達到3.2萬噸,産值達6.5億元。山亭區被譽爲“中國火櫻桃之鄉”,櫻桃主産地水泉鎮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國家級農業産業強鎮。同時,開辦地方特色櫻桃種植保險,年投保面積2萬畝左右,切實降低櫻桃産業發展風險。

爲了提升科學生産水平,積極推進與煙台大學的校地合作,組建煙台大學(山亭)火櫻桃産業發展研究院,引進“智庫專家”5名,在棠棣峪村設立了火櫻桃産業發展開放講堂和現場教學示範基地。與煙台市農科院大櫻桃研究所簽訂技術顧問聘任協議書,定期開展技術培訓、現場指導等工作,全力提高果農的綜合素質。目前,已轉化推廣櫻桃方面的科研成果20余項,櫻桃優質品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堅持區鎮村三級協同發力,成立櫻桃生産技術指導小組,每村配備2-3名專兼職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指導服務。目前,全區共成立區鎮村三級技術指導組50個,具有一定櫻桃科學生産技能的技術人員達到300余人,爲全區櫻桃産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小櫻桃”打響“金名片”

“今年櫻桃産量較高,産量預估在2000斤左右,如若按照目前的行情算,收入差不多在四五萬元之間。這段時間各個品種的櫻桃陸續上市,品質高、加上天氣晴好,采摘得多,收購商也多,櫻桃不愁賣。”在魯南蔬菜批發市場,來自山亭的櫻桃種植戶老徐告訴記者。

據悉,近年來,山亭積極實施品牌化戰略,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大力發展綠色、有機果品,鼓勵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積極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目前,全區共擁有“山亭火櫻桃”“棠棣峪”等櫻桃類商標40余個,認證櫻桃類“三品一標”8枚。“山亭火櫻桃”榮獲國家地理標志登記認證、連續兩年入圍受市場歡迎的櫻桃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價值達到11.88億元。

通過全面推行綠色食品標准化生産技術,建設標准化生産基地2.5萬畝。加快追溯體系建設,以棠棣峪火櫻桃種植合作社爲試點,通過“互聯網+農業”的創新模式,實現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實現櫻桃“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追溯管理。

棗莊日報社記者:張莉萍 攝影:劉明祥

0 阅读:0

水溪融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