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航MH370失蹤十年:重啓搜索方案曝光,有望解開消失之謎

新晚報 2024-03-09 12:40:22
自2014年3月8日馬來西亞航空MH370航班失蹤以來,這起“航空史上最大的謎團”至今仍未解開。它的離奇失蹤引發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搜尋行動,可是10年過去了,主要殘骸仍然下落不明。 據央視新聞援引馬來西亞媒體報道,馬來西亞交通部部長陸兆福3月3日表示,將盡快恢複對10年前失事的MH370航班的搜索工作。 (此前報道→ 馬來西亞:將盡快恢複對馬航MH370的搜索工作 ) 另據報道,陸兆福表示,他已指示該國交通部邀請美國海底勘探公司——海洋無限(Ocean Infinity)來到馬來西亞,就“重啓搜尋MH370”展開磋商,目前正等待對方敲定會面時間。

3月5日,海洋無限公司CEO奧利弗·普朗克特向記者透露,該公司在2018年搜索行動失敗後,一直懷有“找到馬航”的目標,這五年來,其持續與技術專家合作,“我們現在有信心重新開始對MH370的搜尋工作。”

搜尋或將重啓:

海洋無限CEO:本次搜索“關聯性最強”

據悉,海洋無限公司方面表示其願意重返搜尋工作,並已向馬來西亞政府遞交了一份搜尋提案。雙方正在就合作細節進行談判,待協議正式達成後,將啓動新一輪深海搜尋行動。

▲海洋無限公司擬議方案的部分內容,右圖爲搜尋區域(馬爾尚提供)

海洋無限公司此前兩次搜尋MH370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該公司CEO奧利弗·普朗克特3月5日向記者透露,在2018年搜索行動失敗後,公司五年來一直與技術專家合作,“我們現在有信心重新開始對MH370的搜尋工作。” 普朗克特強調,通過與衆多專家合作,他們正在劃定更爲精確的搜索區域,以期大幅提升搜索成功率。盡管任務艱巨,但他認爲與以往搜索相比,本次搜索與MH370殘骸的關聯性是最強的。 曾任歐盟委員會航空項目官員、歐洲航天局研究員的法國專家讓·盧克·馬爾尚,與擁有44年航空經驗的法國空軍前飛行員帕特裏克·布萊利,是此次搜索的顧問專家。在同日的采訪中,馬爾尚表達了他的決心:“目標是盡量讓這次能成爲‘最後一次’搜索,找到這架飛機。”

▲讓·呂克·馬爾尚(左)與帕特裏克·布萊利

馬爾尚還向記者透露了此次搜索策略的關鍵細節。據擬議方案,海洋無限公司堅持“沒有發現,就不收錢”。

記者通過比較2018年和此次采訪對象提供的最新搜索計劃,發現新計劃在搜索範圍的精確性、艦隊規模的擴大,以及技術的進步方面均有顯著提升。

搜索區域更精確:

減至原有的13.4%,囊括未探及的新區域

據了解,經過深入分析與精確計算,如果重啓,探索MH370的區域已大幅縮減至原先範圍的13.4%,這一更爲集中的區域囊括了此前從未涉足的潛在地帶。此次搜索範圍的精確劃定,是多個獨立研究團隊自2018年以來不懈努力的成果——他們重新評估了海量數據,最終鎖定了這些被忽視的“新區域”。

▲此次提議的搜索“新區域”(綠色部分)

讓·呂克·馬爾尚團隊曾在1月接受媒體的采訪,提出了其這幾年對馬航失蹤航線軌迹的新思考。 馬爾尚指出,新劃定的搜索範圍位于南緯33度至36度之間的狹窄海域,將覆蓋第七弧線以南45海裏(約83.34公裏)的區域,總面積約爲1.5萬平方千米。據悉,該區域的海洋深度約4000米,水溫保持在1℃-2℃,且水流相對穩定。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航班殘骸在曆經十年後仍有可能保持相對完好的狀態,增加被發現的概率。

▲第一至第七弧線給出了MH370大概的飛行位置

相較于2018年更爲廣泛的搜索行動——當時沿著南緯34度附近的第七弧線搜索了超過11.2萬平方公裏的海域——此次搜索更具針對性和高效率。此前的搜索可能因缺乏最新研究數據的支持而遺漏了關鍵區域,而如今的新搜索範圍則是基于多個專家團隊最新科學研究和理論推斷共同選定的“集合”區域。 第七弧線是根據飛機與衛星的通信數據推算出的一條假設線路。雖然馬來西亞和澳大利亞當局等官方普遍確定飛機在第七弧線附近消失,但其確切位置至今仍是一個謎團。

▲重建的MH370飛行路徑

2018年後,不斷有新的線索和理論浮出水面。2019年7月,法國調查人員的推測將焦點引向了機長“故意”行爲;2021年,英國工程師理查德·戈弗雷提出了偏離原先搜索區域28公裏的新搜索區;而讓·呂克·馬爾尚和帕特裏克·布萊利等專家的研究則進一步精確了搜索範圍,並預計如果利用海洋無限公司的最新水下技術,最快可能在10天內找到MH370的殘骸。

艦隊規模大擴容:

從租用1艘挪威船到“世界最大USV艦隊”

在2018年的搜索行動中,海洋無限公司租用了一艘115米的挪威多用途近海船舶,並最多投入了多達8艘自主水下航行器(AUV)深入海底。隨著技術進步和新AUV的生産,新的搜索規模將迎來前所未有的擴張。 據馬爾尚透露,海洋無限公司正在組建一個由多艘先進的船只組成的艦隊,預計將采用該公司新型船舶“Armada 78”。

▲Armada 78

記者查看擬議方案和官網資料發現,該公司的“Armada 78”船舶是多用途近海船舶,將配備最新的海洋機器人技術,包括自主水下航行器和遙控水面艦艇。據海洋無限公司1月25日的聲明,其遠程操控船隊已壯大至23艘,堪稱“世界最大無人水面艇(USV)艦隊”,亦是全球範圍內規模最大的遠程操控船隊。 另據西澳大學的海岸海洋學教授查裏莎·帕蒂亞拉奇透露,海洋無限公司正在著手組建一支分辨率更高的“自主水下航行器艦隊”,而且擬議的方案中還包括了水面艦艇的配置。

▲海洋無限公司的自主水下航行器

海洋無限公司官網上的信息顯示,他們的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具有出色的“自由潛海”能力,能夠獨立執行各種搜索和勘探任務,並收集到質量更高的數據。該公司一直致力于打造一個大規模的“AUV艦隊”,以應對複雜多變的海洋環境,提高搜索的准確性和效率。

技術配置更先進:

“協同出擊”,升級采用雙AUV配置

2018年搜索雖然也使用了AUV,但當時並未采用“雙AUV”協同作業的配置,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搜索的生産力和操作能力。相比之下,多AUV配置能夠顯著提升搜索效率。

新的搜索方案中,海洋無限公司擬采納全新的“雙AUV配置”。這種配置允許兩個AUV形成一個緊密的協作系統,通過信息共享與協同導航,大幅增強搜索能力。此外,根據公司官網公布的信息,這些AUV還將配備一系列尖端設備,如側掃聲納、多波束回聲測深儀、海底剖面儀、高清攝像頭,以及電導率、溫度、深度傳感器等。這些設備將共同助力AUV執行高精度水下搜索任務。

2014年,馬航MH370在夜幕下神秘消失,這一事件镌刻在人類航空史上,成爲最令人心碎的未解之謎。 橫跨歲月的搜尋從此展開,搜救隊伍從泰國灣海底,一路追尋到澳大利亞西部偏遠海域的藍淵,甚至遠至馬達加斯加海岸。零星殘骸被發現,但並未爲尋找主要殘骸提供有力線索。經1046天不懈找尋,中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三方攜手鋪展的覆蓋12萬平方公裏海域的浩大搜索,在2017年1月暫告一段落。2018年,海洋無限公司重啓搜尋行動,曆時90天但最終未能解開謎團。 原本該公司計劃在2023年展開搜索行動,但由于新機隊交付延誤,不得不將計劃推遲。公司CEO奧利弗·普朗克特告訴記者:“自2018年我們離開南印度洋以來,找到MH370,就一直是我們心中不變的目標。現在我們認爲,我們有能力重返南印度洋,尋找失蹤的MH370。” 馬爾尚說:“我們一直認爲,找到飛機,將是對遇難乘客親屬的最大慰藉。”一位航班乘客家屬表示:“MH370不是曆史,而是所有飛上天空的航班安全的未來。” 來源:紅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3 阅读:1618
评论列表
  • 2024-03-09 21:50

    廢話一堆

  • 2024-03-09 14:52

    有幾位中國人是做海底鋪設電纜的,還有幾位中國人是半導體頂尖專家和黴國人一起做的一個半導體公司,各占20%的股份,最後這個生産的半導體用在黴國人的軍事上。

  • 2024-03-09 20:54

    又在扯了?

  • 2024-03-09 21:34

    馬航和馬國就是流氓。當年隱瞞實際情況。

  • 2024-03-09 20:05

    東航呢

  • 2024-03-10 07:25

    美國不知道!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