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後,不願葬在墓地,只想撒掉骨灰的人,有這些心理

舒山有鹿 2024-05-21 12:18:26

某乎上有一個爆款問題:很多人表示死後不麻煩兒女墓前盡孝,骨灰撒入大海,你怎麽看?

這個問題,引起了無數人的討論和共鳴。不少人都感慨,如果可以的話,離開後,自己的骨灰就不要保留了,撒掉就好。

以往,傳統的老一代人都重視入土爲安。而在今時今日,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已經不再重視所謂的入土爲安了。火化,成爲一抔黃土,才是真相。

有人提出過一個觀點:後事的處理從來跟死者沒什麽關系。若有人愛你,揚了他們也愛你。若無人愛你,再盛大的葬禮,也只是表演。

生前,如果沒有過好自己的一生,也沒有被人所愛,那死後,是否保留骨灰,又有什麽區別呢?

離開後,不願葬在墓地,只想撒掉骨灰的人,有這些心理。

一、重視真情實感,而愈發討厭僞裝。

農村有一句俗話:“生前不孝,死後亂叫。”

父母在世的時候,孩子並沒有孝順父母。隨著父母離開,卻大哭大喊,還大擺宴席。說明孩子並沒有孝順之心,只想裝給外人看。

這些事,在農村很常見。不僅紅事大擺宴席,就連白事也大擺宴席。在吃席的時候,每個人都歡聲笑語,吃得津津有味,又有誰思念過已經離開的老人呢?

現代人,正是因爲看透了這一點,所以才會反感“死後亂叫”的行爲。父母活著的時候,不對父母好一點。死後,哪怕給父母燒再多的紙錢,也不過是糊弄鬼罷了。

所謂“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堆灰”就是這個道理。虛僞的儀式感,始終比不過對于父母的真情實感。

對于眼前人,我們要珍惜,千萬不要等到他們離開了,才後悔。一旦離開,不論我們做什麽,也變得毫無意義了。珍惜眼前人,珍惜生前事,才是真相。

二、一種浪漫的人間情懷。

雖然說這是一個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的年代,但是,人們內心深處的浪漫主義,依舊沒有任何的變化。

看到一些網友的回答。有的人認爲,死後,就不要麻煩子孫了,將骨灰撒到江河湖海裏邊就好,生前不能自由,死後終于可以自由了。

有的人認爲,死後,直接將自己的骨灰撒到山上就好,與自然融爲一體,滋養花草樹木生長,也是一件不錯的事。

有的人認爲,死後,將自己的骨灰撒到天地之間,回蕩在天地當中,跟日月星辰交融,不再受到人世間的束縛。

......

我一直覺得,不論生活如何辛苦,人們的心中,依舊有著一定的浪漫主義情懷。這種浪漫主義情懷,不僅貫穿了生前,還貫穿了死後。

正如《增廣賢文》所言“來如風雨,去似微塵”。以微塵的姿態,與天地萬物交融,貌似也不錯。

三、到哪都是“魂歸地球”的心理。

古時候,人們都強調安土重遷,盡量不要離開家鄉。如今,交通方便了,無數人都離開農村,到了不同的城市生活。

對于這些離開農村的人,他們會有“回到老家安葬”的心態嗎?以前有。而在今時今日,貌似越來越少了。

不少人都認識到,埋在哪,不都是魂歸地球嗎?故鄉有故鄉的風貌,城市有城市的特點,只要此心安處,便是吾鄉。

安土重遷的思想,隨著老一代的離開,已經逐漸成爲曆史。不然,就不會有那麽多人選擇逃離農村,到新的城市生活。

爲什麽人們的觀念,會發生變化呢?首先,如今城鄉的交通方便了;其次,人們所重視的,是自己的小家庭,而不是宗族。家人在哪,自己的家庭就在哪,不再受到地域的束縛。

天地無極限,人生有窮時。讓自己消散的粒子,融入到地球的自然環境當中,便無憾了。

四、不希望子孫負擔太多。

網絡上有一個段子:活著的時候,需要爲了一套鋼筋水泥的房子,而負債累累大半生;死後,爲了一塊小小的墓地,而苦了子女後人。

說得難聽一點,如果一個人沒有錢,那他活著的時候,就會居無定所。死後,也沒有存放骨灰的立錐之地。

如果總是這樣想,未免就會覺得生活現實,人間殘酷。所以,無數人都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與其葬在墓地裏面,不如將骨灰撒掉,自己自由了,子女後代也輕松了。

在城市,一塊小小的墓地,就需要十幾二十萬,不是普通家庭可以負擔的。哪怕買了墓地,如果家人不再交管理費,那骨灰也會被人丟掉。

更重要的是,以前有很多墓地,如今都被夷爲平地了。不論人們是否選擇葬在墓地裏面,未來的結果,都是被開發商夷爲平地。

對于普通人而言,死後如何,一切從簡就好。活著時候的真情實感,才是最重要的。

文/舒山有鹿

0 阅读:4

舒山有鹿

簡介:情感作家,勵志達人,你有煩惱,我來解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