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第二城!這個省會,出圈了

城市財經 2024-05-14 12:08:18
作者:余飛01 | 貴陽人口增量第二

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貴州省省會貴陽,去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全國第二了。

近日,貴陽市政府召開的2024年貴陽貴安“強人才”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透露了去年貴陽市的常住人口數據:

貴陽市常住人口達到640.2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8.25萬人,貴陽市已連續三年人口淨增量達到10萬人以上。

需要提一點的是,關于貴陽常住人口和增量,不止一個版本。

今年3月份,貴陽市政府在其官網上轉發的貴州日報一篇文章《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激發城市創新活力——貴陽貴安堅定不移實施“人才興市”戰略綜述》披露的數據是:

2023年,新增常住人口21萬人,常住人口總數達到652萬人。

目前,貴陽市的2023年統計公報尚未公布,但無論是哪一個增量,貴州都超越了鄭州並取代鄭州,成爲2023年常住人口增量第二城。

而且貴陽過去三年的常住人口增量均在兩位數。這一表現,不僅超越了衆多強二線城市,也超越了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2023年,貴州省GDP爲2.09萬億,位居全國第22位。貴陽市GDP爲5154.75億元,位居全國第57位。

作爲西南地區一個欠發達地區欠發達的省會,貴陽何以能有如此優秀的表現?

其優異不僅表現在人口增量上,也表現在經濟增速上。

02 | 人口、經濟雙豐收

三年前,本號就曾做過一次梳理,結果顯示,2010年至2020年,貴陽GDP十年增幅達到了284.3%,位居主要城市首位。

三年之後的如今,仍以十年爲跨度,貴陽的增速在主要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與首府城市)依舊位列前茅。

2014年至2023年,貴陽GDP名義增速158.17%,位居主要城市第四位。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其中南昌未公布2023年數據,故留白

這兩年,貴陽的增速也可圈可點。

貴陽去年的GDP增速高達6%,跑贏了全國大盤0.8個百分點,在主要城市中,增速雖然不算特別高,但也不算低。今年一季度,貴陽GDP增長了6.2%。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尤其是同一級別且經常拿來對比的昆明、南甯相比,好太多了。

昆明去年的GDP增速只有3.3%,位列主要城市(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與首府城市)倒數第三,跑輸了全國大盤1.9個百分點。

南甯去年的GDP增速只有4%,位列主要城市倒數第五,跑輸全國大盤1.2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僅增長了1.7%。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昆明與南甯的失速,主要是房地産下行反噬、工業增速下滑、出口下滑所致。

去年昆明市固定資産投資下滑了24.9%,其中房地産開發投資下滑了40.2%。進出口下滑了27.6%。當然,昆明的債務制約了其發展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去年南甯固定投資跳水了23.7%。全年房地産投資數據未公布,只有去年上半年數據,去年上半年房地産投資下降了48.6%。進出口下滑了14.7%,其中出口下滑了13.9%。

相比而言,貴陽並沒有好到哪兒去。

同樣依賴房地産經濟的貴陽,2023年房地産開發投資也下降了25.6%,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了2.5%。

出口數據,貴陽市統計局未公布,不過根據媒體披露,2023年貴陽海關進出口總額爲388608.83萬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了66735.23萬美元,同比下降4.9%

來源:貴陽市統計局

房地産同樣下滑,出口同樣下滑,貴陽何以GDP能夠跑贏大盤,人口增量還這麽顯著?

原因在于産業差別。

論工業實力,貴陽並不強,甚至很弱很弱。比昆明還弱,比南甯略強一些。

目前,很多城市尚未公布2023年統計公報,只能繼續沿用2022年的數據。

2022年,深圳、上海、蘇州位列全國工業三強,這三座城市的工業增加值都在1萬億以上,且三座城市的工業總産值都在四萬億以上。

排名第二十的青島,工業增加值接近4000億元。

數據:各城市統計局

對比之下,昆明算是三座城市中工業實力最強的,2022年的工業增加值也只有1652.2億元,貴陽其次,爲1041.4億元,而南甯只有640.8億元。

我在寫南甯的文章中說過,作爲省會或首府城市,工業實力不該是這個樣子,這樣的實力,比很多普通三四線城市乃至東部一些縣級市都要弱。

三座工業城市中,論千億産值數量,僅昆明有1個,貴陽與南甯都挂零。

南甯目前制造業産業中,無論是從産值角度還是營收角度,沒有一個過千億的産業,只有7個營收過百億的産業。

數據:南甯市統計局

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位居第一,2021年營業收入686.2億元,算是南甯最能打的産業。

昆明比南甯略好一些,有1個營收收入超千億的産業,爲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

數據:昆明市統計局

貴陽的産業中,營收超百億的數量強于南甯,但産值最高的也只有335.02億元。

數據:貴陽市統計局

強調這些,主要是爲了說明,貴陽相比于昆明、南甯,並沒有優勢之處。

雖然貴陽工業與昆明、南甯一樣,沒有任何優勢,但貴陽有一個特別的産業,大數據産業。

這是貴陽過去幾年能夠贏得經濟、人口雙豐收的關鍵。

03 | 大數據産業助攻

2013年,憑借豐富的水電資源、涼爽的氣候條件、穩定的地質結構,貴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機遇,大力發展大數據産業,並牽手中關村打造了“中關村貴陽科技園”。

作爲中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貴陽已經形成了涵蓋數據采集、存儲、處理、應用等環節的完整産業鏈,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入駐,帶動了GDP的快速增長。

貴州也被稱爲中國的大數據“硅谷”,三大運營商、華爲、騰訊、蘋果、阿裏紛紛在貴州建立數據中心。在貴陽市貴安新區中的電子産業信息園內,還有戴爾、谷歌、甲骨文、百度、京東、網易、美的等近300個數據中心項目。

公開數據顯示,到2022年,貴州省數字經濟增速連續七年位居全國第一,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7%左右。軟服業收入增速連續17個月保持全國第一、總量較五年前增長五倍。

熱度走高,亮點頻出。累計帶動萬余家企業開展大數據融合改造,上雲用雲企業達2.5萬家。

今年3月份全國兩會上,貴州代表團公開透露,2023年,貴陽數字經濟占GDP比重超過50%,爲貴州省實現數字經濟增速連續八年位居全國前列作出了重要支撐。

2023年,貴陽的電子信息制造業總産值同比增長29.3%;軟件服務業營收超過800億元、增長20.6%,其中,雲服務營收增長30.4%。

作爲最前沿産業之一的大數據,是國家定調的未來必須重點發展的方向之一。

在2023年國務院發布的《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中,官方首次提出數字中國建設的整體框架,將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作爲數字中國建設的兩大基礎。

貴陽乃至貴州,雖然經濟很弱,但是相比于其他經濟弱省弱市,他們抓住的大數據産業,成爲了過去十年,除了固定投資外,推動貴州省經濟發展最大的動力。

貴陽的表現,印證了本號不斷強調的一點:

在快速發展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産業是牢靠的,要緊跟時代步伐,緊隨科技步伐,利用科技的力量賦能自身的産業升級,跟隨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才能立于潮頭之上。

當然,貴陽以及整個貴州,未來需要著重解決的問題,是化債。

由于地形制約,貴州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就是打通交通。貴州在地貌上是一個以高原、山地爲主的地區,高原、山原、山地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7%,丘陵占10%,盆地、河流階地和河谷平原僅占3%。

因此,過去十年,貴州大舉發行地方債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推動了其經濟發展。

據資料統計,以從水面到橋面距離爲標准,目前已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橋梁,貴州有5座;排名前100名的橋梁,貴州有46座;而高度超過300米的超級橋梁,全球23座,其中多達16座在貴州。

除了橋,還有高速公路。貴州的高速公路裏程全國第五,密度也位居全國前十,2010年僅位居第22位。

但這也造成了貴州的高負債。目前貴州省的負債額與負債率均位居全國前列,並被中央點名,成爲需要著力化債,除基本民生工程外, 2024年不得出現新開工項目的十二個地區之一。

債務不控制好、不解決好,貴州很有可能會步雲南的後塵。

1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