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一夜巨變,內賈德意外迎來翻身機會,反美鬥士“王者歸來”?

素慢曆史 2024-05-25 06:41:26

2024年5月19日,伊朗總統萊希與外交部部長阿蔔杜拉希揚所乘坐的直升機意外撞山墜毀,目前二人已確定遇難。

此番變故爲本就烈火烹油的中東局勢,又加了一把柴。首腦去世對伊朗局勢造成了何等影響?誰又會成爲萊西的下一任接班人呢?

一個分外熟悉的名字,再次成爲輿論的討論熱點,他就是伊朗前總統內賈德,這位曾經的“反美鬥士”是否也迎來了政治生涯的轉點呢?

一觸即發的“火藥庫”

如今再討論伊朗總統和外交部長未合法坐直升機出行,對于目前的局勢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伊朗在一夕之間失去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和一位能力卓群的外交家,蝴蝶振翅引發的一系列風暴效應,讓人爲之心驚。

各國媒體競相報道,明槍暗箭齊飛,各種陰謀論,甚囂塵上。

當地時間21日,位于紐約的聯合國總部爲此次直升機事故中遇難的萊西總統降半旗默哀。

國際社會一片震動,國內環境也算不上太平。

伊朗舉國上下哀悼5天並沒有安撫下民衆的悲痛,反而給了他們情緒發酵的時間,民衆自發舉行了一輪又一輪的示威遊行,滿口說的都是“報仇雪恨”。

伊朗政府也沒有閑著,半退休狀態的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重新坐鎮德黑蘭,副總統與副外長暫時接替代行總統與外長職權,組織了一場又一場那個會議。

誰會成爲伊朗政府的下一任領導人?成爲國際社會最爲關注的事。

伊朗作爲一個伊斯蘭教國家,除了宗教體系之外,也需要一套嚴格的政治體制,維持國家正常運轉。只不過,他們所謂的總統選舉和大家印象中的不太一樣。

伊朗的最高領袖爲哈梅內伊擁有最高舉薦權,他可以欽點本國第二號首腦,作爲伊朗的對外標簽。也就是說,哈梅內伊對于伊朗總統花落誰家,占據絕對意義上的主動權。

誰又是哈梅內伊身邊的紅人呢?曾經的得力幹將內賈德,再次出現在衆人面前。

實話實說,內賈德這兩年著實沒什麽存在感。

坊間傳聞,他在任期間與最高領袖出現了一系列的分歧與矛盾,卸任之後由于受到各種黨派的政治打壓,一直沒有掀起太大的水花。

直到2024年4月,內賈德突然宣布自己將會參加2025年的總統選舉,這位曾經的伊朗政治領袖才終于重獲存在感。

他在采訪中多次表達了對于萊希政府的不滿,他認爲在面對美國和以色列時,萊希政府太過軟弱,以至于美國對伊朗一家肆無忌憚,接連殺害伊朗高級官員。

此類發言倒是很有內賈德的風格,這位鐵腕領袖執政期間以強硬的反美態度聞名于世,一些媒體雜志更是給他取了一個綽號叫作“反美鬥士”。

輿論對于他的觀感一貫兩極分化得非常嚴重,一些人認爲他過于強勢激進的態度,在目前的國際形勢中容易落人口實,很多時候都將伊朗推入了十分被動的局面。

另一部分人則認爲,伊朗在中東本就四面楚歌,美國對于它家中的寶藏一直虎視眈眈。群狼環伺之下,只有太多強硬才能掌握話語權。

最近一段時間,先是伊朗駐敘利亞大使館被炸,後是伊朗總統萊希所乘坐的直升飛機墜毀,民衆反美情緒已被推入高點,這會不會是內賈德“翻盤”的機會呢?

溫和派與強硬派

在討論內賈德是否能夠借東風而上之前,不妨先來聊一聊伊朗國內目前的明爭暗鬥。

作爲目前世界上唯一實行神權政體的國家,伊朗的黨派體系主要由兩大集團組成。

一邊是有德黑蘭戰鬥的宗教人士協會、建設公仆等伊斯蘭工黨等組成的改革派;另一邊則是德黑蘭戰鬥的宗教界協會與伊斯蘭聯合黨等黨派組成的保守派集團,坊間一般喜歡稱之爲強硬派與溫和派。

兩大集團在不同曆史時期都對伊朗産生了正面影響,2005年到2013年期間內賈德連任伊朗總統,在他執政期間伊朗踏上了發展高速路,尤其是民族工業簡直開啓了二倍速。

然而他過于強硬的政治立場,也爲伊朗引來了不少後端,這曾經的伊朗總統對美國相當不買賬,數次在公開場合抨擊美國,一開始大家還能說一句直率,隨著次數不斷增多,就連激進派也覺得他有些過于魯莽了。

美國也不是那種忍氣吞聲的性格,2011年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開始對伊朗進行了一系列經濟制裁,一夕之間伊朗經濟體系幾近崩盤,連民生保障都成了大困難。

國內怨聲載道,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也不再爲自己曾經的左膀右臂站台,2013年,內賈德只好辭去總統職務,溫和派領袖哈桑·魯哈尼登上政治舞台。

所以說一部分伊朗民衆始終認爲魯哈尼對于美國過于軟弱妥協,但不可否認的是他低下的頭顱使很多西方國家解除了對于伊朗的部分制裁,嚴峻的國內國際形勢都得到了緩解。

面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喘息機會,魯哈尼政府開始了一系列的經濟複蘇政策。

可惜天公不作美,在一切初見起色的時候,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單方面撕毀了伊核協議,重新提起了對伊朗的一系列經濟制裁,並且還加大了制裁力度。

眼見溫和路線無法取得行之有效的成果,2021年易蔔拉欣·萊希帶著自己的強硬路線拿下了伊朗總統席位,強硬派自此重新掌握執政權。

既然美國已經退出了核談判,萊希認爲伊朗也沒有什麽參與談判的必要了,他索性將政治發展中心轉向中俄等國,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尋找戰略合作夥伴。

萊希在國內民衆與國際社會上的聲望越來越大,強硬派在伊朗內政中掌握的主動權也不斷加碼。

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強硬派的崛起也象征著內賈德擁有更多的可能。其實在這些年裏,內賈德從未放棄對于總統席位的爭奪,只不過哈梅內伊對他實在不買賬,數次剝奪了他的競選資格。

如今萊希與阿蔔杜拉希揚離世,無疑是內賈德的最大機會。可是他想要趁著民衆激進情緒一飛沖天,依舊有幾座大山不得不翻。

挑戰與機遇並存

“反美鬥士”一直是內賈德的最大籌碼,卻也是他備受爭議的源泉。

強硬本身沒有問題,但就內賈德以往的表現來看,他的上台很可能會導致伊朗與美國爲首西方國家矛盾進一步激化,從而使伊朗當局十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

盡管這些年來,內賈德在公開演講中一直試圖將自己打造成一個溫和且具有長遠政治素養的常用領袖,從而重塑自己的政治面貌。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內賈德曾經爲伊朗帶來的一系列震動,至今仍舊給伊朗民衆留下了很深的陰影,畢竟在2011年到2013年期間,伊朗民生情況極其糟糕。

還有一座大山也是內賈德必須翻越的,那就是他與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之間多年未曾緩解的矛盾,如果他無法妥善處理的話,極有可能迎來下一次剝奪參選資格。

並且內賈德也不是強硬派的唯一選擇,哈梅內伊的兒子莫伊塔巴一直以來在伊朗政局中的存在感極高,選擇他無疑選擇的更爲強大的家族優勢。

難道說內賈德除了以往的強硬派作風,就沒有其他的倚仗了嗎?

其實不然,內賈德執政期間的另一主要側重點,極可能成爲他的最大洗牌,那就是世俗化改革。

與其他奉伊斯蘭教爲主要教派的國家不同,伊朗體現出了極高的政教合一理念。然而從近些年的選舉活動來看,民衆自願參與度著實不怎麽高。

2024年3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強硬派以245席比45席掌控了議會主動權,然而伊朗民間參與議會選舉的人數,甚至沒有達到最低法定人數。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伊朗民衆對于決策層逐漸失去了信任。

特別是在伊朗駐敘利亞使館被轟炸後,伊朗國民一直對萊希政府的打擊報複力度頗具微詞,他們認爲面對如今的中東亂局,伊朗必須展現出更加強硬的態度才能維護國民安全。內賈德的一貫主張顯然十分符合伊朗民衆現階段的要求。

至于內賈德與哈梅內伊的矛盾,其實也並非完全無法調和,哈梅內伊現已85歲高齡,身體狀況每況愈下,他必須選擇一個合適且靠譜的人完成權力交接。

原本這個人很可能是萊希,如今哈梅內伊不得不重新考慮候選人。

按照伊朗的相關法律,新總統選舉要在前任總統去世50天之內舉行,目前伊朗將新總統選舉定在了6月28日,在短短30多天的時間裏,內賈德能否取得哈梅內伊的信任,無疑會成爲此次總統爭奪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參考資料:

央視新聞|伊朗總統萊希及外長阿蔔杜拉希揚在直升機事故中罹難

新華簡訊|伊朗將于6月28日舉行總統選舉——新華社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