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榴大産業,棗莊這個村兒“榴光溢彩”種出致富“幸福果”|探“先”山東

新黃河 2024-04-28 13:30:21

迎著落日余晖,沿著一路彩虹綠道,4月27日下午,“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記者團的車輛駛進棗莊市薛城區沙溝鎮張莊村。白牆灰瓦,一下車便是村裏整齊幹淨的街道映入眼簾,但更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張莊村家家戶戶的門前屋後都種滿了石榴樹。

“冠世園·榴光溢彩”鄉村振興示範片區是第三批省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總面積23平方公裏,覆蓋7個村、2933戶、1.1萬余人。張莊村是“冠世園·榴光溢彩”鄉村振興示範區重點村,因盛産石榴被譽爲“石榴山莊”,也是冠世榴園西大門。“石榴樹上長圓葉,未來結出的果實更甜;如果是尖葉,(口感)則偏酸”,走過村民家的門口,關于石榴的知識又增加了一些。

“想要下單的朋友點點關注”“9號鏈接了解一下”當記者們踏進十姐妹電商超市,主播正在直播間給網友們推薦著來自這裏的石榴汁。很快,一個手拿寫有“鄉村貨郎”字樣折扇的“主播”也上陣助力,“石榴汁的作用有很多,尤其對女孩子特別有好處……”而這位業務熟練的“主播”正是薛城區鄉村振興局副局長、三級主任科員呂海濤。據了解,呂海濤是棗莊有名的“貨郎局長”,近幾年,他通過開通短視頻平台賬號“鄉村貨郎”開展助農公益直播。

“打造十姐妹這樣一個電商品牌,便于其規範發展。如果村民們也能線上線下結合著做起來,收入肯定會有所增加。”呂海濤說,5年以前,張莊村還是山東省扶貧重點工作村,守著石榴這樣一個可以脫貧致富的産業卻成爲貧困村,如今“金豆子”已然變成了“幸福果”,爲大家帶來經濟效益,這離不開“冠世園·榴光溢彩”鄉村振興示範片區的推進。2023年,片區內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全部突破30萬元,其中張莊村、樓沃村分別達到166.7萬元、112.3萬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萬元,其中張莊村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2萬元。

“石榴種植、深加工、文化旅遊三産聯動才促成了原來的省定扶貧村變成了現在銜接鄉村振興的示範區産業。”提到張莊村石榴産業的發展,呂海濤娓娓道來。“張莊村漫漫山遍野、房前屋後都是石榴樹,種植面積僅這一個村就達到450多公頃,品種多元。此外,棗莊冠石榴園面積約9333公頃,緯度高,溫差大,因此品質也是最好的。張莊的種植業無論線上線下都是供不應求,石榴在市場上備受歡迎”。

在張莊村,棗莊石榴科技小院試驗田也格外吸引人,棵棵石榴苗生長于此,主要用于石榴品種改良研發。據了解,棗莊石榴科技小院是由沙溝鎮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建設,改良引進優質品種5個,片區石榴種植面積近1333公頃,産值達1.8億元。

十姐妹電商超市裏,石榴煎餅、石榴汁、石榴酒等産品琳琅滿目。喝一口酸甜可口的石榴汁,咬一口清脆香甜的石榴煎餅,點擊直播間下單的欲望更加強烈。“將工業深加工的元素注入到鄉村振興當中去,可以使得石榴産業鏈不斷延伸。”呂海濤說道,此外,在文旅方面,不論是石榴花開的春夏時節,還是碩果累累的金秋十月,冠石榴園西大門的景色各有千秋,吸引著遊客前來打卡。張莊村曾獲評“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生態文化村”等榮譽稱號。據了解,片區培育張莊十姐妹等電商120余家,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35家,石榴根雕、盆景大戶35家,預計今年年底石榴産業鏈年産值達10.6億元。“正是如此,一枚小小的石榴果,帶動了張莊的紅紅火火。”呂海濤說道。

記者:李巧妹 攝影:李巧妹 編輯:孫菲菲 校對:湯琪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