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張維爲說不知瑞士永居證長啥樣,可曾自稱在歐洲買地置房又是咋回事

瑜說還休 2024-05-20 17:43:48

5月18日,標注爲“核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的知名博主——JIM博士發文稱:

“……張維爲不知道瑞士永居是什麽樣子,咱們也不在乎。不過張維爲此前在演講的時候,說自己‘在歐洲,用過律師,用過會計師,交過稅,打過官司,買過地,建過房子等等’。既然有這麽多公開的資料,我們爲什麽不去查一查:到底是什麽身份做的這些事情呢?”

確實,張維爲的這段演講視頻,目前網上仍隨處可見,但是,這與他前幾天所發回擊“瑞士永居證”質疑的長文,顯然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

原來,近日,張教授走出國門,在馬來西亞演講,將“中國好故事”傳播到海外,這本是一件大好事,可是,馬來西亞的一些大學生有些“不講武德”,在現場提問時,顯然有意提了一個讓張老師有點尴尬的問題:“張教授,我想辦瑞士的永居手續,能教教我如何辦嗎?……”

事後,張教授專門寫了千余字的文章,如此回應稱:

“……迄今也不知道,謠言中的那種永居證究竟長得啥樣子……中國公知和境外反華勢力惱羞成怒,他們竟會利用國內個別小編的偶然失誤來做文章……國內外的公知怨國群體自然又破防了……當地朋友告訴我:1450在馬來西亞深度布局……他的小視頻興奮了國內的第五縱隊,但也讓恨國黨1450遠程養殖一個個自覺曝光……至于那些恨國黨第五縱隊1450遠程殖人,就讓他們繼續留在黑暗中吧”。

……

在這篇千余字的文章中,張維爲教授使用了“公知、境外反華勢力、怨國群體、1450、第五縱隊、恨國黨、遠程養殖”至少7個標簽化的“敵人”稱謂——不過,這多少也折射出張教授有點急了、“破防了”!

清者當自清。有沒有瑞士永居證?一句話說清“有或沒有”就行了——但將質疑者一概歸結爲八大“敵人”,這就是在打“政治棍子”,顯然是想借助他力,強行壓制質疑者的意味吧?但此類“貼標簽”的論辯方式,顯然是最爲乏力的一種論證手段了。

對此,有些人稱:讓我們的“愛國者”如此自證清白,也太強人所難了吧?——確實如此。但是,一個人只要說實話、說人話,做個誠信者,則就更能贏得公衆的信任。

比如,像張教授在文中稱“不知永居證爲何物”,則對于這樣一個如此知名的學者,又曾是國家領導人的翻譯,還被網友尊稱爲“張國師、張天師”的名流,公衆還是應該能相信張維爲的這種自我澄清。

只不過,如果一個公衆人物公開說謊,那其人設形象就會瞬間崩塌、一落千丈——比如,在“流量愛國藝術表演天團界”的另一“天王”司馬南,他過去曾多次被質疑在美國買房,但司馬南也爲此辟謠了近十余年,他還曾揚言要起訴“造謠者”。

但最終,卻是被逼無奈之下,于十載之後承認了“我與朋友一起,在美國買了一套25萬多美元的小房子”,讓 “此生無悔入華夏,家住加利福尼亞”的美麗傳說成了真。

只是,司馬南的問題,並不在于是否去美國買房——這確實是個人自由,只要資金來路正就行。

但關鍵在于,作爲一個所謂的“口力勞動者”,且是吃“流量愛國表演”這碗飯的名人,如果一方面意圖塑造“反美急先鋒”的形象,把美、西方給罵得尿錢不值,但另一邊,卻偷偷“潤”到美國,享受著西方腐朽沒落的生活,且還想方設法掩蓋事實——這就彰顯出言行不一、精神分裂的本質了,如此做派,還有多少公信力呢?“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此之謂也。

不過,張維爲教授在這方面,顯然要好于司馬南了——人家張老師在此前的公開演講中,起碼敢于直言事實:“在歐洲……買過地,建過房子等等”。可這些跟“瑞士永居證”有無必然聯系?公衆當然可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了。

而司馬南卻對“美國買房”一事“辟謠”十余年,這樣的臉不紅、心不跳之說謊功夫,顯然令張維爲教授相形見绌了很多。

很明顯,“反美是工作,去美是生活”——這種剝開畫皮的現實,對于“流量愛國表演藝術家”們的人設形象,有著較大的負向沖擊性,這才是司馬南“虛假辟謠美國買房十余年”的重要原因。

而現在,張維爲教授這邊剛剛說罷“沒見過瑞士永居啥樣”,那邊卻被JIM博士搜出,過去自稱“在歐洲買地、置房”一事——這兩點之間,到底有沒有矛盾性呢?即有無移民或永居證的存在?這似乎又需要張教授來回答了。

況且,網上對此的質疑,並非源于空穴來風的謠言,主要是因爲:其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網站”上,曾發表過一篇報道,題目是《瑞士學者張維爲參加圓桌會議》;還有一篇張維爲發表于紙媒的文章,題目叫《全力爭取台灣的民心》,並還赫然標注著“文:(瑞士)張維爲”。

張教授對此解釋是“小編失誤”,但顯然,即使如此,則責任也在“一而再”的兩個小編的兩次失誤上,而不能責任全推到公衆身上吧。

可見,假如,最開始有人編造了一個謊言,則此後,就有可能需要一個又一個後續更多的謊言,去圓此前的謊話了——這顯然很苦很累,也更容易露餡,最終造成公衆人物的形象塌房。

像張維爲教授這樣,因爲“說好中國故事”,被很多人稱之爲“愛國者”,因此推導出“愛國者做愛國生意又怎麽了?難道,讓害國者做害國生意不成?”的奇怪邏輯——這其實是在玩偷換概念的小把戲。

首先,真正的愛國,絕不是說,誰口頭上標榜“愛國”,就是真正的愛國者,就是幹愛國的事業了。

愛國,更要言行合一、言行一致;如果言行分裂,只是“口頭愛國、嘴炮愛國”,其目的卻堅定地指向流量、“韭菜”背後的利益,這並非是真實的“愛國”生意,而顯然只是在拿愛國當工具、做道具,實質上卻傷害了愛國情感的純潔性,本質上,不過是要達到個人漁利的自私目的而已。

畢竟,上下嘴皮子動一動,喊一喊口號,甚至是越說大話越吃香、越得利,則這樣的“愛國者”,就太容易做到了。

但在事實上,只要踏踏實實工作,努力爲自己、家人而付出,還能遵德守法的人,就應該都是合格的愛國者了。相反,過于唱高調,甚至到了沒譜沒邊的地步,這樣的“口力愛國者”,理應令人警惕其虛僞性與危害性才是!

人們對于司馬南的質疑,關鍵點並不完全在于,其 “在美國買房子”上是否說謊,而在于,他的那些以“愛國”之名,卻將“方向盤極致左打”的危害性言論,那是對改革開放國策的逆向反對,實則是一種害國、“礙國”行爲。

而對于張維爲教授的質疑,也不在于其是否擁有瑞士永居證,是否在歐洲買地、置房,而是其大誇“中國清場式領先”時,讓處于信息發達時代的民衆,在民智已開之下,很容易看透那些脫離實際的虛空言論。

例如,張教授宣稱的“瑞典加入北約,令北約變得更弱了”;“中國的農民貧困戶有地有房,三菜一湯,相比其他國家好多了”;“越崇尚新聞自由的地方,人越無知,美國就是典型”;“基尼系數作爲西方標准,不能准確地適用于中國”……等等過于高蹈虛空的言論,才是其引發質疑的主因。

作爲公衆人物,更應力求說話的真實,應以事實爲依據,要有符合邏輯的論述,而不能認爲只要說國家好,就沒有問題了,就是愛國了,就是正能量了——這顯然將“實事求是”的最基本原則,給抛之腦後,玩得沒影了。

所以,對于公衆人物來說,真要想贏得久遠和真正的身前身後名——包括名聲之後的利益,能源源不斷的“一生二、二生三……”其實,就要在說話上,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說真話,二是說人話,就完全可以了。否則,活成兩張皮的人,最終被人揭穿,發生自我打臉的事,就難免會發生了。【原創評論:瑜說還休】

9 阅读:691
评论列表
  • 2024-05-21 00:11

    聽維爲說話真的要起雞皮疙瘩!諸葛亮:從來沒見過如此厚顔無顔之人

  • 2024-05-20 19:56

    小便,這篇作文可以得幾美分呢?[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20 19:28

    你愛中國嗎?

  • 2024-05-21 01:58

    他一直都承認他有瑞士永居這又咋樣了,他又不是瑞士國籍,你有本事你也去拿個瑞士永居啊[呲牙笑]你沒這個本事比比啥,人家不用靠抹黑祖國和民族都能拿瑞士永居這已經證明了他的優秀

  • 2024-05-20 23:28

    不知瑞士永居證長啥樣不奇怪

  • 2024-05-22 09:12

    張維迎就是個傻公知

  • 2024-05-22 09:32

    馬屁精一個,除了吹捧還有什麽本事

  • 2024-05-21 17:39

    這麽好的愛國教授,確總有一小撮垃圾找茬,可想美歐的代言人有多狂,己到了發瘋的時候,

瑜說還休

簡介: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