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從四大天王、兩樂到娃哈哈,不可忽視的終端戰場

唐淚 2024-03-30 10:32:34

在文字中證道。——唐淚

世事總有相似。

在商業的角度而言,競爭無處不在。

有些看起來全不搭界的事物,內裏卻有著本質的共性,比如昔年香港樂壇的四大天王、快消領域的兩樂、健力寶及娃哈哈等,皆概莫能外。

可提及一個關鍵詞,銷量。

而在銷售的領域,有一句至理名言。

得終端者得天下。

平心而論。

四大天王,誰更受人歡迎,誰人作品更好?

這個東西各人各見。

在流行歌曲的領域,唱功並非主宰一切的關鍵,歌手的外貌、氣質、性情、台風,乃及音色、音質感情和唱腔風格,都是虜獲歌迷的因素其一。

所以誰敢說一句,誰的歌曲,就一定能夠壓過旁人?

張學友的歌很好,劉德華的歌自有風格,郭富城的細膩與磁性、動感,皆很動人,黎明的深情款款,都同樣不可輕忽。

但四人在內地的唱片銷量,落差極大。

這是怎麽回事?

有這麽一種情況。

不知何時開始,昔年內地的各大影像店,張學友和劉德華的唱片,就總是在最顯眼的位置平分秋色,而郭富城和黎明的唱片,則會被擠到角落裏,甚至有些店鋪蹤影全無。

可能有人會認爲,本身就是因爲張學友和劉德華實力和影響力強大,音像店才會給他們最好的位置,另外兩位天王則實力不足。

然如前述,在流行歌曲的領域,實質上只能說一句,各有風格。

尤其以四大天王本身的狀況而言,更是如此。

封王之前,郭富城就火遍整個華語世界,當四大天王成軍,聯袂“殺”至各處,何來根本上的實力差異?

再進一步講,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後半程,郭富城不但有火遍全國的電影《風雲雄霸天下》,也開啓了八年百事代言征途,黎明也代言了樂百氏,論聲勢,誰比誰差?

說到底,是各自團隊對市場的重視度問題。

但其實撇開擁趸不談,這種終端影響力,對路人而言,一定尤其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長此以往,市場份額的變遷與走向,當然就會出現傾斜。

最後演變成巨大落差。

如若仍不相信,可以來看看“兩樂大戰”。

有這麽一個數據,在中國的汽水市場,“兩樂”占據了超過90%份額,其中可口可樂獨占六成,牢牢占據品類霸主的位置。

回溯去看。

1979年可口可樂重返中國市場,1981年百事可樂在深圳設立第一家灌裝廠,而二者以合作之名,如何“蠶食”和“鯨吞”昔時的國産汽水品牌,略過不提。

繼八大汽水廠被“兩樂”收編和雪藏,又有健力寶、汾煌可樂和非常可樂,登上擂台。

但無一例外,皆被擊潰。

而“兩樂”對于銷售終端的控制,堪稱無孔不入,甚至可以稱之爲“恐怖”,從大型廣告牌、道旗到店招、遮陽傘、包裝袋,當真是無處不在,而尤其突出的,則就如前述四大天王唱片的問題,各大銷售門店顯著位置的壟斷性占據。

其實這些汽水産品之間,除了口味與配方的差異,有沒有本質區別?

當觸目所及,幾乎只剩下“兩樂”,消費者會怎麽選?

沒得選。

再如娃哈哈純淨水。

最近一段時間,圍繞娃哈哈純淨水,出現了不少有趣的資訊。

其一是其官方旗艦店,粉絲量暴漲五百萬,其二是線上商品售罄,需延期發貨,其三是線下銷量未見樂觀。

撇開其余,爲什麽線下銷量不佳?

一句話說清楚,長期以來,線下門店幾乎見不到娃哈哈純淨水的蹤影,所以消費者即便想買,也沒地方去買,連貨都沒有,談銷量?

而又有諸多言論因此而起,有人悲觀,說娃哈哈被國人抛棄,還有人說,其他品牌擺放得滿,說明賣不掉,不一而足,也都頗爲有趣。

當然,娃哈哈純淨水也已經開始正視這個問題。

但這必將是一場硬仗。

娛樂與商業。

毋庸置疑,內裏其實有深度關聯。

尤其在四大天王的年代。

四人從香港開始,輾轉于整個華人世界的“戰場”,從音樂獎項、電影票房到演唱會、唱片銷量,捉對厮殺,從無一刻休止。

然當硝煙落下,單論內地唱片市場,相對而言,郭富城和黎明無疑是“大輸家”。

但絕非實力緣故。

4 阅读:1014
评论列表
  • 2024-04-10 23:15

    笑死,你在內地哪的?你買過正版唱片嗎?買過正版盒帶嗎?內地有銷量榜之類的排名嗎?你不是捧郭的嗎?你怎麽知道一定是張劉賣得多?

    恰似你的溫柔 回覆: 刺痛你的心
    我沒說我查到的就百分百是真的,只是相對來說會比一些天馬行空的電影台詞靠譜點,這些數據都是第三方的,不存在誰僞造的可能,你不信就沒什麽好說的了。當時華語唱片最大市場是在台灣,唱片銷量是香港無法比的,香港本土從來沒有破百萬銷量的唱片,銷量最高的一張唱片是92年張學友的《真情流露》,9白金45萬張,這已經是天花板了,而張學友台灣的唱片過百萬的有好幾張,這就是香港歌手爲什麽要去台灣發展的原因,因爲市場大。我說的都是網上有據可查的
    刺痛你的心 回覆:
    你意思是電影的台詞可以造假?你查到的就是百分百真的?當年我看過報紙,吻別銷量是80萬,肯定包括香港的了。你可以去查查,香港的銷量,92年開始,基本沒有40萬張以上的了,到99年,黎明十萬張已經第一了,台灣能有多少?真那麽好賣,周華健、巫啓賢等等,爲什麽要出粵語唱片來香港混呢
    唐淚 回覆:
    大家只知道一件事,小黎沒有一張唱片銷量破過百萬。

唐淚

簡介:電影,人物,思想,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