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亂連任大計,莫迪召見美外交官,美印出現裂痕,中國能否躺贏?

絕對軍視 2024-03-29 15:26:27

最近這幾天,美國和印度的關系,出現了不小的裂痕。如果用一句話來描述,那就是“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這種說話最明顯的體現,在于美國對印度的“長臂管轄”,以及莫迪毫不留情的“回擊”上。

(印度總理 莫迪)一、 打亂莫迪大計,美印已經翻臉?

與美國一樣,今年也是印度的大選之年,而印度總理莫迪現在尋求的就是能連任。如果成功,這將是他擔任總理的第三個任期。然而,最近正當莫迪爲最後結果沖刺的時候,中途卻出現了一個小插曲。

據路透社報道,爲表達對美國國務院的不滿,印度外交部召見了美國駐印度大使館代理副館長貝爾貝納以示強烈抗議。

一般而言,召見一國大使或代表,已經算是重大外交事故,表明兩國的摩擦已經嚴重到了一定的程度,所以采用這種方式以表達心中的不悅。兩國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麽呢?

原來,事情的起因,就是印度負責打擊經濟犯罪的中央執法局,在近日持搜查令逮捕了德裏首席部長、反對派高官凱吉裏瓦爾。要說這個凱吉裏瓦爾,其身份著實有些特殊,他是印度平民黨創黨人,也是印度反對派聯盟的關鍵成員之一。

(德裏首席部長 凱吉裏瓦爾)

其含金量類似于美國的紐約州州長,影響力是很大的,尤其是他所在的邦是目前少數幾個莫迪人民黨沒能控制的地區。客觀來說,在印度大選的政治背景下,凱吉裏瓦爾作爲莫迪的一大競爭對手,在這個時間上被逮捕,顯然其性質就是印度國內的政治鬥爭。

所以,對于凱吉裏瓦爾被捕一事,平民黨當即就表示,莫迪此舉就是爲了削弱該黨派的勢力。但不管莫迪如何使出手段,這就是印度的家務事。

然而,習慣“長臂管轄”的美西方,可不慣著。在凱吉裏瓦爾被捕後,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隨即對外表態稱,美國對此事正“密切關注”,同時呼籲印度確保凱吉裏瓦爾獲得公平、透明、及時的法律程序”

(印度外長 蘇傑生)二、 美國和印度,各有各的算盤

近些年來,雖然印度一直都是充當美國最忠實盟友的角色,在對華政策上,也積極配合美國。但這次美國的做法,可能會影響到莫迪的連任大計後,印度顯然是不滿意了。

從直接召見美大使,這點就能看得出來,印度也不是吃素的。莫迪政府的這一行爲,就像是對美國釋放了明確的信號,即印度不接受美國“長臂管轄”的行爲,美國沒資格幹涉印度的大選。

事實上,由于美國管轄的範圍在不斷擴大,不僅是作爲盟友的印度,中國、俄羅斯等被其視爲敵人或競爭對手的國家,都面臨著美國越來越肆無忌憚的“長臂管轄”。

(凱吉裏瓦爾被捕後,他的支持者抗議)

對于中國,此前在芯片問題上,美國總統拜登就多次幹涉歐洲的政策,引發了一些企業對華出口企業的不滿。顯然,美國對“長臂管轄”的行爲已經上瘾,因此其對盟友下手也不奇怪。

更重要的是,在拜登政府看來,與中國這樣的大國關系,正在逐步趨于成熟,也是時候好好“敲打”莫迪了。

畢竟之前無論是烏克蘭危機後,印度拒絕跟隨美國制裁俄羅斯,還是印度將暗殺計劃帶到美國本土,都證明了莫迪政府是在利用其與中俄的關系,而對美國而有恃無恐。

(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三、 美印裂痕加大,中國能否躺贏?

另外,印度的自負至極,也成了美國對其不滿的一點。莫迪對外聲稱,印度是“民主之母”,這其中顯然有大于美西方,讓美西方將印度作爲全球民主領導者來奉承的意思。在這樣的前提下,不排除美國明則提醒印度確保法律公平,實則是在向莫迪證明,美方隨時可以拿捏印度。

而由于美國的“長臂管轄”,美國與印度關系出現了裂痕,應該是真實的。那麽,問題就來了,在美印罕見翻臉的前提下,中國有可能就此躺贏嗎?

事實上,這對于中國而言,確實是一件好事。但是在遏制中國的整體戰略上,美印仍然存在很多的共同利益。

(拜登和莫迪在巴厘島會晤)

對于美國而言,它必然是想繼續維持在全球,甚至是所謂的印太地區的霸權,但是美國的實力較之前出現了衰退。因此,最好的手段就是拉攏可靠的盟友,來爲自己分攤稱霸的成本。所以美國爲了穩住印度,在敲打莫迪的同時,也會把握好分寸。

對于印度而言,美國仍然是一個可依賴的對象,也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夥伴。印度一直以來都在尋求和美國擴大軍事、經濟等領域的合作。作爲印度總理莫迪,爲了尋求連任,也需要對外彰顯出他有同大國交往的能力。

因此,對于美國和印度之間的這次風波,我們可以吃瓜看戲,但是應該不會躺贏。

2 阅读:823

絕對軍視

簡介:做最好看的軍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