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13%外地人選擇在這個三線城市買房?

長江日報 2024-03-03 22:10:53

3月1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第四場“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新聞發布會,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永輝等分別介紹了十堰市經濟運行總體情況。去年,十堰市朝著綠色低碳發展示範區目標定位,認真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GDP增長6.1%,保持了穩中向好態勢,爲今年首季開門紅和各項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是要扛牢天大的責任,堅定不移保水護水。”王永輝介紹,十堰是首都水井,境內2489條河流、525座水庫彙水北送,水質好壞關系京津冀豫1億多人的飲水安全和生態安全。

十堰市在一體推進引水、供水、排水、治水上邁出堅實步伐,丹江口水庫供水水質穩定達到Ⅰ類標准。(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旻 攝)

今年,該市將繼續鞏固保護成效,堅持規劃引領,編制丹江口庫區綠色可持續發展先行區規劃綱要;以流域綜合治理爲統領,持續推進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及擴面,全面治理33個小流域、174條重點支溝,實施庫濱帶消落區整治、農業面源汙染治理等一批重點項目;進一步完善“天羅地網”水質監測保護體系;積極爭創國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全力壯大水經濟,打造千億級水産業。

“同時要做強看家産業,著力推動汽車叠代升級。”王永輝說,十堰是中國商用車之都,全市有整車企業12家、零部件企業3167家,能生産100多種車型、4000多種零部件。去年新能源汽車占全省産量的21%、出口的80%。

十堰鄖陽區柳陂鎮金礦村光伏發電項目累計納入國家規模範圍的電站14座,並網規模1130kw,有效助推當地經濟發展,促進群衆增收。(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李尚菲 李淵 攝)

今年,十堰將把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作爲主攻方向,加快推動東風商用車D600平台、車身智能制造等項目建設,落實好國家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舉措,實施“千企千億”技改提升三年行動,力爭新增專精特新企業1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構建“千億龍頭、百億骨幹、上市企業、專精特新”競進矩陣。同步發展生物醫藥、循環經濟、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産業,著力培育新質生産力,形成“一主引領、多點支撐、多維發力”的現代産業格局。

以碳達峰試點爲抓手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

去年底,十堰成功入選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這是對該市前期綠色低碳發展的充分肯定,也爲全面綠色轉型發展提供了新動力。

總投資120億元的十堰張灣遠景動力零碳智能電池産業園內,一期建設20GWh高端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生産基地全部生産線已有序投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通訊員 徐春曉 馮傑 攝)

王永輝介紹,十堰今年將緊緊抓住這一機遇,從生態、生産、生活三個維度入手,全力打造“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先行區、汽車産業綠色轉型示範區、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樣板區”。

據了解,該市將以優化産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空間結構等爲重點,總體謀劃實施80多個重要項目,總投資1100億元,年度投資254億元,推動試點工作穩步有序落實落地。

十堰市以流域綜合治理爲統領,持續推進茅塔河小流域綜合治理試點及擴面。(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旻 攝)

王永輝說,十堰市將以流域綜合治理爲基礎,統籌四化同步發展,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不懈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擴大有效投資

增強發展“含智量”

投資是經濟穩增長的壓艙石,十堰市發改委主任金強介紹,該市堅持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兩手抓”,今年計劃實施億元以上重點項目956個,總投資5602億元,以一季度投資開門紅助推全市經濟發展“滿堂彩”。

十堰市切實推動商用車“五化”躍遷、專用車提質升級、零部件專精特新。(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旻 攝)

“我們單位就是專爲服務重點企業、發展重要産業而組建的。”十堰市政協副主席、重點企業服務中心主任耿梅介紹,該市將以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爲主攻方向,按照搭建供應鏈、重構産業鏈、提升價值鏈的總體思路,全力支持東風商用車、易捷特、東風零部件等骨幹企業轉型發展,切實推動商用車“五化”躍遷、專用車提質升級、零部件專精特新發展。力爭全市汽車産量增長10%以上,商用車産量達到30萬輛,新能源汽車占比提升6個百分點以上。

爲促進支柱産業發展,十堰市將加強科技創新引領,積極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打通政産學研金服用,以融合促創新。據介紹,該市將對572家重點高企實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建好用好中國工程科技十堰産業技術研究院等171家省級以上平台,推進武當實驗室建設,力爭三年內實現規上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全覆蓋;發揮湖北汽車工業學院、湖北醫藥學院等6所高校創新策源地作用,力爭全年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260億元以上。

2月29日,十堰市科技局還在湖北醫藥學院開展“生物醫藥健康産業·企校雙進”專場對接活動,近60家企業參加,實現了21家科創企業技術需求與科技成果成功對接。

激活千年寶藏

構建大美武當

十堰文脈久遠。八百裏武當,興于隋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留下了宏偉壯觀的世界文化遺産。

十堰市以武當山爲龍頭,串聯全市文旅資源,打造“五境八鎮”高能級武當山景群。(湖北日報通訊員 劉旻 攝)

2023年,省委、省政府賦予十堰“湖北旅遊 武當突破”重大曆史使命,武當山及十堰文旅迎來曆史最好發展時期。今年春節期間,武當山旅遊呈現爆發式增長,遊客接待量、人均消費額均居全省5A級景區第一,創下曆史最高水平,拉動十堰全域旅遊增長10%以上。

“恰逢其時,大有可爲。”十堰市文化和旅遊局局長吳善宏介紹,該市將保持開春即火爆的旅遊勝勢,圍繞“推進武當突破、建設文旅名城”主線,全域全業全鏈條謀劃推進“引領和突破”。

首先是強化規劃引領,推進空間突破。立足重構“八百裏武當”新格局,編制《大武當旅遊發展總體規劃》,打造泛武當旅遊增長極,形成以大武當旅遊區爲核心的全域旅遊發展新格局。

其次,強化品牌引領,推進産品突破。以武當山爲龍頭,串聯全市文旅資源,打造“五境八鎮”高能級武當山景群。加快丹江口生態文化旅遊區創建5A級景區;推出武當養生産品,炒火文潮武當系列産品,做強“十堰好禮”品牌。

今年,十堰還要舉辦第二屆世界武當太極大會,實施武當山建設三年行動,深化與北京故宮合作,加快打造景城一體的世界旅遊目的地,力爭全年接待遊客和旅遊收入增長15%以上,實現文旅産值1300億元。

城區百萬市民

迎來活力之城

十堰地處通川達豫,是我省第四個城區人口過百萬的城市。

十堰市鄖陽區外灘生態運動公園面積達8.96萬平方米,精美而富有特色的園林景觀提升了城市品位,讓市民的生活品質不斷地提升。冬日的暖陽下,市民在公園內盡情遊玩。(視界網 楊顯有 攝)

“這裏有30多萬産業工人,高校和科研院所數量全省第二,太和醫院實力位居全國地級市前十。”王永輝說,隨著西十高鐵即將開通,十堰節點城市地位將更加凸顯,理當打造成爲創新創造的沃土、宜居宜業的家園。

去年,外地人在十堰這個三線城市購房占比13%、就醫達208萬人次。

據了解,十堰將大力推進城市和産業雙集中,高標准規劃武當新區,高起點建設中央商務活力區,加快生産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等一批重大項目建設。今年一季度,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40個,總投資1291億元,同比增長16.3%,全年將爭取投資實物量增長10%以上。

“我們用心用情保房位、擴崗位、添學位、加床位、增車位,實施人居環境改善、兒童友好城市、品質養老等民生十大行動,打造一批高品質消費場景,讓每一位在十堰、回十堰、到十堰的人,都感受到這座城市的魅力和溫度。”王永輝說。

(來源:湖北日報 記者夏永輝 通訊員王雪峰 顧才華)

【編輯:金鑫】

【來源:湖北日報】

0 阅读: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