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毅趁毛主席外出,幹了兩件離譜的事,主席大笑:他就是那樣的人

史海任我行 2024-03-20 18:24:51

陳毅元帥作爲我國的開國元勳之一,是從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時期走出來的老前輩,與毛主席之間私交甚笃。

跟在毛主席身邊工作的衛士長李銀橋,曾經回憶毛主席與其他人的人際交往,他認爲,毛主席與黨外的民主人士之間往往多有私交,而與黨內同志之間的關系則以公事居多。

這也很好理解,因爲毛主席作爲國家領袖,與黨內幹部 之間一旦有交情深淺的差別,難免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但陳毅元帥不同,他性格開朗,與毛主席之間交情深厚,兩個人還都雅好詩詞,算得上是一對以詩相交的好友。

井岡山時期,陳毅元帥性格就十分開朗活躍,哪怕到了建國後改變也不大。1960年的時候,陳毅還趁著毛主席離開中南海,跑到他居住的中南海遊泳池幹了兩件事,把工作人員愁得要命。

沒想到,主席回來後聽工作人員一番訴說,反倒笑了起來,更是直言,陳毅就是那樣的人,讓工作人員不必在意。

陳毅元帥與毛主席之間有怎樣的交情,他又趁著毛主席不在,做了什麽呢?

赴法留學

陳毅出生于1901年,家鄉在四川樂至。相對于大部分我黨革命者,陳元帥的家庭條件其實還不錯,所以他小小年紀就可以到私塾求學,有了學習文化的機會。

相比于其他的那些新式學堂、新式大學,接收5歲孩子的鄉村私塾,主要教授的還是傳統教育,這也給陳毅元帥日後對于詩詞的愛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根據陳毅元帥自己說,他小的時候記憶力特別好,書讀過三遍就能背下來,放在當時的環境,大小也算是個天才。

到了陳毅元帥9歲的時候,他的父親舉家搬到成都,陳毅也跟著到了成都,換了一個私塾老師,開始學習詩詞。

對于當時的人,尤其是像陳毅這樣小有家資,也有一定文化的家庭,時代的慣性在他們身上體現的尤其明顯。

哪怕明眼人都能看出清政府已經日薄西山,世道也俨然一副亂世將至的樣子,但許多人依舊把詩詞歌賦、四書五經之類的文人知識,看作真正的晉身階梯。

當然那時候懷揣著民族責任感的人,也不免想要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因此,不久後,陳毅元帥就進入成都工業講習所學習。

15歲那年,在學業方面頗有天賦的陳毅順利考上了成都的甲種工業學校,在這種相對先鋒教育的新式學堂裏,他了解了世界上的國際局勢,也結識了許多有志救國的知識青年。

但僅僅是在學校裏學習工業知識還遠遠不夠,面對著國內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勢和外國侵略者的鐵蹄,如何救國,成了當時年輕知識分子們最常思考的問題。

很快,一個全新的機會擺在了他們面前。

1919年,有人捐助國內年輕人赴法勤工儉學,只要通過了考試,就可以成爲赴法留學的一員。

這一次赴法留學的人裏,有許多我黨建立初期的重要革命者,包括周總理、蔡暢兄妹等等。而陳毅元帥也憑借自身優異的成績成爲了其中的一員。

在赴法的輪船上,這一批知識青年就已經接觸了共産主義,抵達歐洲之後,半工半讀的學習經曆又讓他們與工人階級緊密地聯系在了一起。

正是在法國留學的那些時光,讓陳毅深入的了解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並且決心投身馬克思主義的革命道路。

只可惜好景不長。盡管當時的許多中國人都將歐美國家視作先進與文明的象征,但如今的我們都知道,資本主義國家向來無利不起早,法國更是有其明確的立場。

由于陳毅在法國多次參與學生的革命鬥爭,法國將他以“過激黨”的罪名遣送回國。

文人陳毅

陳毅回國的時候,國內已經是北洋政府的天下了。說起陳毅元帥被遣送回國這件事,還與北洋政府脫不開關系。

由于國內大大小小割據起了不小的軍閥勢力,他們的利益糾葛在一起,竟然決定向歐洲國家讓出路礦權,簽署喪權辱國的交易。

在歐洲留學的學生們也是聽到了這樣的消息,這才群情激憤,想要用抗議的輿論,阻止北洋政府的賣國行爲。

學生們這樣的鬥爭方式北洋政府完全沒有看在眼裏,陳毅元帥眼看國家利益被輕易讓與別國,心中怒火大起,甚至沖進了北洋政府的使館,把使館中北洋政府派來的人揍了一頓。

當然,這一切反抗和憤怒都沒能阻止北洋政府的賣國行爲,反而使得不少參與了學生運動的學生被遣送回國。

回國以後,按照四川方面的想法,這些學生應該留在國內繼續深造、學習,但是北洋政府根本不想理這些從法國回來的學生。

後來還是學生們靠著多次交涉和鬥爭,才獲得了繼續就學的機會。陳毅也得以在回國後,到北京中法大學的專門班學習。

當然,他一開始的想法其實不是這樣的。那時候黨組織在經濟上十分窘迫,許多時候都要依靠成員的收入資助,

而陳毅由于少年時期深厚的文學功底,早在赴法留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進行文學創作,回到家鄉以後,更是成爲了《新蜀報》的主筆。他領到的稿費,有相當一部分都捐贈給了黨組織。

換句話說,那時候的陳毅俨然是一副文人作派,誰也沒有想到他後來會成爲我軍將領,甚至在1955年授銜的時候獲得了元帥的軍銜,成爲我國開國元勳之一。

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文筆出衆,但仍不失青年人銳氣與魯莽的作者。由于他發表的文章觀點太過尖銳,遭到了軍閥的驅逐,被趕出川渝地區。

離開家鄉以後,陳毅就趕到了北京,進入中法大學就讀。那時的他其實就已經是共青團的一員了,在中法大學就讀的時候又入了黨,並逐漸從一名年輕學生轉變爲一名堅定的共産主義鬥士。

這還是拜他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所賜。由于學校方面對于環境和教師配備的不重視,導致他們的生活環境非常差,不但沒有食堂,沒有自來水,上課的教室還是廟堂。

中法大學不但居住條件和上課條件極差,他們的教務處主任更是把精力都花在了經營官場上,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帶著手下的人搞腐敗。

面對這樣的環境,陳毅多次領導同學們進行鬥爭,並且也始終靠著文學創作,在國內宣傳馬克思主義,很快就成爲了中法大學學生運動的領袖。

有了這些鬥爭經驗,後來組織革命工作的時候,陳毅才更加得心應手。

交情深厚

1928年陳毅與朱德總司令共同率領南昌起義的起義部隊登上井岡山,與毛主席會師,成爲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這也是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基礎。

從那時開始,毛主席與陳毅之間的關系就越發深厚,陳毅始終十分信服毛主席的理論,也支持毛主席的領導,哪怕是在毛主席受到別人的誤解的時候,陳毅也堅定地站在毛主席一邊。

但是在一開始的時候,朱毛紅軍彙合之初,毛主席與朱德總司令之間,也難免有些分歧與矛盾。

朱德總司令是比較典型的將領型人才,當時還沒有看到深入聯系群衆的必要性,認爲自己作爲武將,攻城略地才是最重要的工作,其他的群衆工作和擴大根據地之類的事務,只要適當做一些就可以了。

但在這一點上,毛主席清楚的認識到,黨和紅軍必然要紮根在群衆的土壤之上,才能有效的反擊國民黨的統治。

因此毛主席始終認爲,除了打仗,共産黨還要積極從事群衆工作,搞土地革命,要把根據地建設起來,充分發動群衆,建立革命政權和地方武裝。

一開始兩人在這點上矛盾不小,加上許多從軍閥隊伍出來的戰士不想從事辛苦的群衆工作,不想搞革命宣傳,一心只想打仗,讓井岡山的革命隊伍裏常常有兩種聲音。

另一方面,共産黨當時是第一次建立屬于自己的武裝部隊,在組織結構上也有很多困惑,比如是否應該設立軍委。

當時的毛主席在紅四軍中擔任前委書記,而朱德則擔任軍委書記,這依舊是讓一個隊伍中出現兩種聲音的設置。

這兩種矛盾最後歸結到一處,變成了針對領導體制的矛盾。那時候的陳毅夾在朱德和毛主席的爭執之間,也曾經表達過左右爲難的態度。

當然,這也不過是三人戰友情義的小插曲,後來,無論是陳毅還是朱德總司令,都對毛主席心悅誠服。在認識到毛主席提出的路線是正確的以後,陳毅還專門就自己當時的搖擺不定做出過檢討。

陳毅與毛主席之間交情深厚,除了在井岡山時期就是老相識之外,可能還有兩人都十分熱愛文學和詩詞的關系。

衆所周知,革命初期,共産黨內的知識分子比較少,善于寫詩作詞的就更少了。周總理是曾寫過古體詩詞的,但他後來很少再寫了,反倒是陳毅元帥常常與毛主席詩詞相和。

比如毛主席創作的那首著名的《沁園春·雪》,陳毅元帥就曾創作過《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初到陝北看大雪之作》。

他所創作的《滿江紅·黃金海岸》也受到毛主席《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的影響。

在對子女的教導上,陳毅元帥更是對毛主席的詩詞推崇備至,給孩子的啓蒙用的就是毛主席寫的詠雪詞,並將其稱爲中國無産階級詩歌的宏偉高峰。

而毛主席對于陳毅的詩作也多有誇贊,1948年,陳毅在陝北打了勝仗,毛主席還特地問他寫了什麽新詩,聽過後更是連誇“好詩”。

性情中人

在兩個人的詩詞之中,多少也可以表現出兩人性格的差異。

比如周總理就曾經評價兩人,說陳毅喜歡寫詩,寫的又多又快,所依靠的是捷才。而毛主席喜歡寫詩,卻是要思考的很成熟之後才會落筆,盡管作品不多,但每一首都氣魄雄偉。

毛主席也曾經評價過陳毅的詩,認爲他的詩豪放奔騰與自己有幾分相似,這是他的“俠氣、爽直”的表現。

老話說的好,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陳毅的性格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表現。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主席與陳毅就是無話不談的好朋友,當時的人形容他們兩個的性格,認爲毛主席文雅多思,而陳毅則開朗活潑。

在對幹部和戰士們的領導和教育上,毛主席表現的深沉嚴厲,像是一位嚴格的父親,陳毅則總是表現得豪爽寬容,認爲過猶不及,而且常常能夠推己及人,遇到問題會優先反思自己。

也正是由于這樣的性格,陳毅才會常常擔任居中調和的重任,哪怕是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之間起了沖突矛盾,陳毅也常常在其中擔當潤滑的角色。

陳毅身上坦蕩磊落,勇于仗義執言的性格,讓他身邊有許多朋友,其他人也知道他心直口快的脾氣,不會覺得他做事冒犯。

比如1960年這次,毛主席外出的時候,恰逢古巴元首來訪,陳毅接待了古巴元首以後,還在正式會面結束後,將他帶到了毛主席居住的遊泳池遊泳休息。

甚至在送走了古巴元首之後,忙碌了一天的陳毅還去毛主席的臥室裏睡了一個午覺。睡完後與毛主席身邊的工作人員抱怨主席的床板太硬了。

毛主席回到中南海以後,工作人員忐忑的將這件事說給主席聽,沒想到主席聽後只是哈哈一笑,直接表示,這確實是陳毅做得出來的事。

毛主席心裏面清楚,陳毅之所以在遊泳池招待古巴元首,就是因爲毛主席不在。陳毅將他邀請到毛主席居住的地方招待,更顯得親切和重視。

毛主席與陳毅之間幾十年的友情,讓他對陳毅的性格十分了解,自然不會怪罪周圍豪爽坦蕩的老戰友。

1 阅读: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