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隊教學》第66集:陳夢反手防弧圈球動圖教學

全民學乒乓pingpangwang 2024-05-21 14:53:05

在乒乓球領域,有一項新的理論正在嶄露頭角——太極乒乓球。這項理論的提出者濕父認爲,將太極哲學融入乒乓球運動,可以給我們對于乒乓球反手技術帶來全新的認識和理解。

反手繞臂式動作框架

陳夢的反手防弧線球動作是一種經典的反手繞臂式框架。與其他選手不同,她的動作更像是打太極,兼具攻守之能,讓她能夠輕松自如地控制局面。這種框架也更適合業余球友學習。

繞臂式反手框架有點像打太極的動作,手臂基本上是不怎麽去發力的,主要靠肘關節去帶動整個手臂去運動,因爲在防弧圈球的時候主要是借力防守爲主,沒有主動進攻,所以手腕、前臂動的很少。

繞臂式框架練習方法

首先把肘關節支撐好,讓大臂支撐起來,大臂比這個右肩稍微低一點點,然後大臂和身體差不多是在90度左右,把它支撐起來,前臂和大臂差不多在110度左右,然後手腕內屈讓拍頭對著左側,利用肘關節在身體的右側進行畫圓,大臂、前臂都不要動,手腕也不動,固定好,可以稍微放松一點,把拍面控制好,在防弧線球的時候可以不動拍型。

主動撕時在觸球的瞬間就可以稍微的手腕往前加一點點動作,因爲在防弧線球的過程當中過來的球本來速度就很快,可以借助它的這個力量,加一點點手腕的動作,就可以把這個球撕過去,質量非常高。

太極的化勁與打力

太極理論中的化勁和借力打力概念也被運用到了這一技術中。化勁幫助球員化解對手的力量,特別在防守過程中,可以通過不主動迎球而是跟隨球的弧線,來減輕對手的攻擊力。而借力打力則是利用對手的反彈力量,在球在反彈上升期時,通過微調手腕和前臂,增加球的速度和力度。

打造反手框架體系

這種反手框架不僅適用于防弧圈球,還可以應用在反手撥球和拉球等技術中。確定一個適合自己的反手動作框架是關鍵,因爲所有的反手技術都可以在這個框架下進行。每位運動員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打造適合自己的反手框架體系。

繞臂式框架適合業余球友

相比其他更依賴手腕的技術,繞臂式框架更適合業余球友學習。這種框架更自然、協調,容易掌握。而依賴手腕的技術往往需要更高的靈活性和技巧,對業余球友來說較難掌握。

太極乒乓球理論的提出給我們帶來了對于反手技術的全新認識。通過繞臂式的動作框架,運用太極的理念,不僅可以提高球員的技術水平,還可以讓業余球友更輕松地學習和掌握這項技術。隨著這一理論的發展,我們可以期待在乒乓球教學中看到更多太極哲學的運用。大家可以關注一下乒乓網,觀看我們後續的教學。

乒乓網劉寶生整理

1 阅读:221
评论列表

全民學乒乓pingpangwang

簡介:此用戶有點懶,還沒有正式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