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2部大片撲了?香港電影再這樣“爛下去”,快要輸內地網大了

茂茂說曆史古今 2023-03-05 13:54:31

文|令狐伯光2023年的影視市場真的複蘇了,春節檔如火如荼的結束了。在此期間,大量新項目正式開工,影視劇定檔。自然,中國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香港電影。

2023年春節檔沒有香港電影上映,只有香港演員劉德華和梁朝偉參與。《無名》和《流浪地球2》,這是由梁朝偉主演的郭富城和梁朝偉主演的。《風再起時》口碑票房雙雙失敗,香港本土票房破紀錄者《毒舌律師》9天的上映還沒有突破億。

這些日子,首先是由郭富城主演的警匪片。《斷網》隨後正式上映,由成龍主演。《龍馬精神》定檔4月7日,隨後是由古天樂、郭富城、劉青雲主演的警匪大片。《掃毒3》定檔7月28日。

這波香港電影看似來勢洶洶,但我相信稍微關注一下就會發現一個現象。也就是說,大陸的電影基本都是警匪或者炒情懷的電影,已經有一些審美疲勞了。你似乎對打破香港本土紀錄的電影不感興趣。

這種情況也是香港電影未來幾年最大的困境,目前還沒有辦法打破這種局面。

郭富城古天樂,警匪片?香港電影最大的危機就在于此。

郭富城的《斷網》3月3日正式上映,這裏就不糟糕了。現在口碑和票房表現都很差。目前某平台預測,最終票房6000多萬元還沒有突破1億元,還有之前的。《風再起時》簡直是難兄難弟。

假如主演換成了內地明星,大概就得給郭富城一個“票房毒藥”的名字。

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前,我個人並不太看好它的質量和口碑,原因也很簡單。這部電影的産品仍然非常看時間表。現在3月3日是周末,最近最大的時間表是五一,即使是3月8日,也是一個時間表。

影片公司和出版商都不傻,如果影片質量好還是會放到好檔期去嘗試,你看,《掃毒3》這是暑期檔。如今春節檔後最冷清的時間上映,這證明片方對電影票房沒有什麽希望,能上映就算了。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斷網》盡管分數沒有出來,但口碑很差。這兒就不戲劇化了,我教你如何簡單地判斷這類香港電影的質量。

雖然這部電影的主角有郭富城、林家棟、任達華等香港巨星,但這部電影的導演叫黃慶勳。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因爲這是一個特殊工作的導演。這個組合代表什麽?

如今香港演員青黃不接很嚴重,這種使用知名演員。新導演的組合自然是爲了支持新導演。然而,由于香港電影産業的衰落,香港資本不敢給新導演這樣的重要資源。與內地資本不同,他們敢于爲年輕導演嘗試大資源。

在我看來,最奇妙的是,這些香港新導演所展示的能力,竟然非常有限。

如果你是邱禮濤、鄭保瑞、李仁港、葉偉信等著名導演。他們的能力和經驗要好得多。即使是中等投資的電影,結果也是質量還是一模一樣,像邱禮濤。《掃毒2》香港大片質量差但還是娛樂效果不錯,你也可以看下去。

這類新導演(尤其是幕後工種轉正的),根據我的觀察,沒有一個是外在的。

近年來,古天樂支持了許多這樣的新導演,《犯罪現場》《毒誡》《反貪風暴》都是這樣,戰鬥最大的。《明日戰記》同樣,導演吳炫輝也是搞特效的,結果劇情就像直腸子一樣一路走到最後。

那些在香港拍優秀電影的年輕導演稍微好一點,但是因爲之前沒有成功駕馭商業大片的經驗,《風再起時》翁子光不知道撲街會不會廢掉。

演員老了,主題都是警匪片?香港電影只剩下“三板斧”

這些香港電影在生産模式上只剩下三把斧頭,就像現在的好萊塢大片一樣。香港演員是第一把斧頭,暫時不在這裏討論。

第二把斧頭基本都是警匪片,也就是改變目前流行的各種概念,禁毒,反腐敗,拆彈反恐。這部電影輪到網絡安全了。

以前是警察黑幫,重案組和殺手相愛相殺。比如從CIB到O記,從廉政公署到重案組,再到保安局和飛虎隊。近年來,它已經成爲一名拆彈專家、屍檢官員和這個部門。《斷網》就是搞網絡安全。

謝霆鋒新片《海關戰線》又輪到海關拯救香港,反正各種可操作的職業都會來一把。

第三點是電影情節是前期展示各種花裏胡哨的職業,然後反派通過2萬到5萬到8萬的手段通天,然後設定一個可以毀滅香港的大目標。反派不搞別人就搞你的主角,然後一群像白癡一樣不專業的警察整天咬主角。

在警察的圍攻和攔截中,主角(經常去反派那裏救家人),最後在反派要成功的時候反轉了一兩次,最後救了香港。

近年來,這些套路都是香港警匪大片來來去去的。不同之處在于,香港導演因爲能力和經驗、電影質感、敘事節奏和娛樂效果更好。邏輯和反轉亂七八糟,就是《掃毒2》,邏輯和反轉做得更好的是《拆彈專家2》。

向香港電影致敬更多的感情是《無雙》,向香港電影致敬的感情差一點就是《追龍2》。

這些新導演也是這三把斧頭,但僅限于資源、經驗和能力。只要你對電影略知一二,你就會發現這些電影的概念和畫面都很虛張聲勢,就像特效一樣,比五毛特效好一點,但仔細看就是biubiubiu沒有質感。

那就跟你一起看了《流浪地球2》太空電梯和徐工集團贊助真正的工業奇觀,然後去看看漫威漫畫的超級英雄,他們穿著有趣的盔甲在村頭打架。上面已經提到了這個故事的情節和人物塑造。

這部《斷網》爲什麽口碑這麽差,相信我,都是上面提到的那些套路和效果。

連續兩部電影?如果香港電影繼續這樣下去,很快就會輸給內地的“網大”

這裏真的不是我故意貶低的。我發現這些香港電影除了過去的經驗支持質感更高之外,還有更好的支持表演的老香港演員。近年來,內地很多年輕導演拍攝的“網絡大學”表現出一種天賦、氣場、審美水平高的感覺,甚至對影視行業更有追求。

例如2022年火出圈的武俠片。《目中無人》,同一團隊的動作片《東北警察故事》(每一次寫這兩部電影,我都會再次提到導演92年才31歲)《特級英雄黃繼光》《雪山飛狐之塞北寶藏》,以及《黃皮子墳》《山村狐妻》等待幾部網絡大恐怖片。

我甚至認爲網絡大學的幾位著名導演就像《狙擊之王》《盲戰》霍穗強;再到《水怪》《奇門遁甲》的項秋良/項河生。盡管故事情節和人物塑造仍然很糟糕,但是有些表現力比這些香港電影更強,更有追求。

我甚至有一種感覺,他們繼承了香港電影的快速拍攝,保持了一定的專業賺錢。如果你給他們更高的資源拍一部好的大片,也許你可以拍一部好的商業大片。

當然,如果你沒有嘗試,你就不能輕易得出結論。主要原因是那裏給不了機會,簡直是浪費院線名額。所以,我覺得還是支持這些明顯更有才華的內地青年導演比較好。

成龍《龍馬精神》類似《七人樂隊》這樣的炒情,挂著成龍的名字也很難吸引觀衆,更別說有爭議的明星劉浩存了。更不用說成龍的名字了。《急先鋒》《神探蒲松齡》等待主導大片也是口碑不好,票房不好。

最終是暑期檔《掃毒3》,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三板斧再來一次,票房的好壞取決于質量的階段,就像是一樣,《掃毒2》還是像《拆彈專家2》,但是現在香港電影的票房也不能超過15億。

不知道爲什麽,我覺得自己經曆過。《流浪地球2》還有年初爆發的國産劇洗禮,再加上連續兩部香港警匪片,隱隱覺得《掃毒3》即使口碑好,票房也有可能走下坡路。

至于口碑好的本土電影,《毒舌大狀》,內地票房突破億已是罕見之舉。其背後的原因也很簡單,港台經濟巅峰時期民國過去的精英,這部文化作品在表達上是外擴。大華文化圈=整個華語觀衆能産生共鳴。

傳統武俠片、功夫片、各種古裝影視劇都是如此,而都市作品則有對現代化的向往。

如今,內地越來越現代化,正在拍攝各種重工業大片,如科幻小說。視野越來越高,口味越來越刁鑽。港台經濟衰落的文化表達在內縮,作品局限于一城一池的問題。本土化、小衆化、類型化自然不受大華觀衆歡迎。

順便說一下,黃子華62歲了,真以爲香港本土電影的崛起就是年輕演員的崛起。

0 阅读:72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