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年|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

蘭台知音 2024-04-16 17:23:28

陳延年|延喬路的盡頭是繁華大道

1927年,29歲的青年革命者陳延年,被敵人秘密押赴刑場,那一天,他拖著沉重的腳鐐,踏著血水,劊子手喝令他跪下,他高聲回應,面對劊子手們的屠刀

他高呼,只有站著死,決不下跪……

在中國革命的曆史長河中,像陳延年這樣的英雄人物,不在少數,他們的一生充滿了奮鬥與犧牲。

陳延年,安徽省懷甯縣在城鄉(今屬安慶市)人。陳獨秀的長子,也是中共早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早在青年時期,他就積極投身革命事業,展現出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勇氣。

1915年,陳延年考入上海法語學校專攻法文,爲後來的革命事業打下了堅實的語言基礎。1917年,他又考入震旦大學攻讀法科,進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學術素養和領導能力。1919年12月,陳延年、陳喬年兄弟二人赴法國勤工儉學。在法留學期間,與蔡和森、周恩來、趙世炎等人領導和參加的幾次實際鬥爭,使他對社會革命有了切身感受,這促使他信仰馬克思主義,並加入中國共産黨。

 

1923年3月陳延年受黨派遣進入莫斯科東方大學,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和俄國革命經驗。

1924年夏,陳延年回國,被任命爲中共廣東區委書記。

1925年6月,陳延年和鄧中夏、蘇兆征等人領導了省港大罷工,聲援五卅運動

省港大罷工共堅持了16個月,直到1926年10月勝利結束。

 

在國共合作的大革命中,以陳獨秀爲首的黨中央,對國民黨右派的進攻,采取了妥協退讓政策,陳延年堅決反對,他以中共廣東區委的名義,報告黨中央,要求中央堅決抛棄,對國民黨右派的妥協退讓政策。

1927年4月上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武漢召開會議,決定派陳延年、李立三,聶榮臻和維經斯基趕赴上海,組織成立特務委員會。

 

1927年,上海發生“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上海陷入白色恐怖之中,陳延年受黨委派,逆行上海。在白色恐怖下,他和趙世炎等不顧危險,尋找失散的同志,恢複和重建黨組織,積極開展鬥爭。然而,革命道路並非一帆風順。1927年6月26日因叛徒出賣,時任中共江蘇省委書記的陳延年不幸被捕。

 

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威逼利誘,他始終堅守信仰、保守機密,展現出一個共産黨員的崇高氣節。同年7月4日,年僅30歲的陳延年英勇就義于上海龍華楓林橋畔。他的犧牲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哀悼,成爲了中國革命曆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

在安徽合肥,有一條,以陳延年和陳喬年兄弟倆命名的“延喬路”,向北通向“繁華大道”,臨近清明等日子,延喬路的路牌便被鮮花環繞,人們自發在路牌下

擺放鮮花、卡片等寄托哀思。

 

回顧陳延年的生平事迹,我們不禁爲他那堅定的信仰、無私的奉獻和崇高的精神所感動。他的一生都在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而奮鬥不息,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的英勇事迹將永遠銘刻在曆史的長河中,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