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記,腫瘤複發轉移的兩個“高危險期”!

霸覽聊健康 2024-01-24 19:21:09

腫瘤轉移,是指惡性腫瘤細胞脫離原發部位,通過各種渠道輸送到不連續的靶組織,繼續增殖生長成同樣性質腫瘤的過程。

據統計,在我國,臨床腫瘤患者約有80%~90%死于腫瘤侵襲和腫瘤轉移。

據一份來自全國腫瘤防治辦公室的關于治療腫瘤的數據表明:在臨床治療(手術、放化療)後的3個月內,轉移的比例高達69%。

而1~2年複發轉移的比例高達90%。結果是90%的腫瘤病人的死亡原因都是腫瘤的複發、侵襲和轉移。

在腫瘤治療康複過程中,腫瘤複發、轉移的高危期集中在兩個時期。

腫瘤住院治療期

也就是病人確診、入院治療到手術、放化療全部治療完成。所謂腫瘤綜合治療就是在這個時期完成。

這個時期的是腫瘤治療效果好壞、治愈率高低的極關鍵時期。

手術、放化療是一種外因侵襲式治療方法,它能夠消除病竈,消滅大部分處于分裂增殖期的活躍細胞,應用恰當使之有利于機體向健康方向發展。

但這三種治療方式都是祛邪傷正的方法,在治療的同時會破壞人體免疫功能。

如果當病人進行手術、放化療時,治療方式選擇不當,先後順序安排不妥,尤其是過度治療,會給病人體質及免疫功能造成極大破壞。

使病人的免疫系統處于衰竭狀態,這時病人體內“休眠期”腫瘤細胞會被激活,迅速發展成新的病竈。

因此,治療過程中有一些必須糾正的錯誤傾向,如過度依賴手術、放化療。

住院期間綜合治療應當在清除病竈基礎上,最大限度保護、恢複病人的免疫功能。

出院後1~2年內

病人治療出院1~2年時間內,是另一個腫瘤複發的高危期。

臨床治療統計,80%複發轉移病人都在這個時間發生,其根本原因是病人嚴重低下的免疫功能得不到恢複。

體內存在相當數量“休眠期”腫瘤細胞被激活,並進入分裂期,進一步發展而引起局部複發和轉移竈形成。

曾經,有人做過一份調查問卷,許多腫瘤病人在問及當治療出院後想幹些什麽時,都很茫然的填上了“無”,事實上大家確實沒有想到要在康複階段進行特殊治療。

事實上,手術、放化療等常規治療並不是抗癌之路的終結,因爲攻擊性的治療只能切除腫瘤,或有所抑制和減滅,無法徹底改變腫瘤發生、發展和複發的內環境。

因此,要注重對腫瘤患者康複期的心理、行爲、飲食等的綜合治療。包括充分借助中醫藥優勢,才能大大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23 阅读:11898
评论列表
  • 2024-02-17 16:03

    在三年複發又開始治療有啥好辦法!人財兩空

    晨曦贊歌 回覆:
    試試原始點療法,自己做金剛功,每個動作做9次,每天做金剛功3次以上
    愛勿至盡 回覆:
    我是17年後複發的,現在最後一次化療後兩三個月了。第一次放化療後五年免疫力才逐漸回複!
  • 2024-06-15 11:59

    舉報[得瑟]

霸覽聊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