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很多糖尿病其實是“睡”出來的!想要血糖穩,謹記4點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2024-04-15 09:54:51

56歲的劉大爺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確診糖尿病多年。自從患病後,他一直謹遵醫囑,按時服藥,飲食方面也格外注意,血糖控制的還算穩定。可就在最近,劉大爺總是在早上起床後感到頭暈眼花,測量的空腹血糖也比以往高很多,劉大爺很是納悶,趕緊去醫院就診。

經醫生問診後才找出原因:原來最近天氣慢慢變熱,劉大爺的睡眠也受到了影響,每晚都失眠多夢,晚上睡不好,這才引起身體的血糖反複波動。

這讓劉大爺更加摸不著頭腦了,不是說注意飲食,按時服藥就可以控制好血糖嗎?這睡眠怎麽還會影響血糖呢?

有些糖尿病其實是“睡”出來的!

睡眠不好也會導致糖尿病嗎?答案是肯定的。美國的一項發布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研究顯示,糖尿病的發生不僅和不健康的飲食有關,還與睡眠直接相關,即使你吃的再好,睡眠不好也會引發糖尿病。睡眠不好可以分爲以下情況。

1、睡眠時間過少

睡眠時間過少(每晚少于6個小時)會誘發糖尿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身體胰島素抵抗。有研究表明,夜間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的人,患糖尿病的風險要比每晚睡眠時間在7小時~8小時的人增加2倍,這是因爲睡眠不足會引發胰島素抵抗,導致胰島素無法有效降低血糖,從而導致糖尿病。另外,睡眠少還會大大增加肥胖的風險,進一步增加身體胰島素抵抗。

2、睡眠時間過長

睡眠不足會給人體帶來危害,睡的太多同樣不利于健康。因爲睡眠時間過長(每晚大于8個小時)也會引起身體胰島素抵抗,使血糖控制變差,從而誘發糖尿病。

3、睡覺打呼噜

有很多人睡覺時呼噜震天響,這種疾病在臨床上被稱爲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這是一種慢性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尤爲常見。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在睡眠時會由于缺氧刺激中樞和外周化學感受器而使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引起糖原分解增加及糖異生作用增強,從而導致血糖升高。而機體由于長期缺氧導致的慢性交感神經系統的反應性增高,使抗胰島激素分泌增加,會進一步加重糖代謝紊亂,誘發糖尿病。

4、晚睡晚起

晚睡晚起會導致身體晝夜節律失調,身體的激素分泌和日常代謝都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糖代謝,誘發糖尿病。也就是說,即使時間睡夠了,但睡眠時間過晚依舊會增加糖尿病風險。

睡眠好,才能血糖穩!

睡眠質量的好壞和糖尿病的發展息息相關,兩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睡眠不好容易誘發糖尿病,而糖尿病又會導致睡眠障礙,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想要合理控制血糖,首先要有一個好的睡眠。

1、保證規律作息

盡量在晚上10點前洗漱、上床,若因各種原因導致無法入眠,第二天早上仍然應該早起,避免賴床。長期堅持早睡早起,養成規律的作息習慣。

2、晚飯後適當運動

睡前增加體力活動,進行一些簡單的運動,如散步、打太極拳等,既能放松心情,又會讓身體感覺到少許疲憊,夜晚更容易入睡。

3、保持穩定的情緒和良好的心情

不管睡眠怎麽樣,情緒一定要穩定。即使是患有睡眠障礙,也不要焦慮,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分散注意力,順其自然。有一個良好的心情,有一個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保證糖尿病和睡眠這兩方面問題都能向有利的方向發展。

4、必要時就醫

如果長期失眠,應及時就醫,尋求醫生的幫助,必要時可以借助藥物緩解相應的症狀。

0 阅读:133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簡介:80後王藥師,關注用藥安全,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