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總是“抓耳撓腮”,使勁揪耳朵?考慮4個原因,寶媽仔細分辨

小豆芽育兒記 2024-01-31 13:14:57

照顧寶寶的時候,可能會發現他們會做一些“奇怪行爲”,那麽這些行爲的背後,會不會有“小秘密”呢?

寶寶總是“抓耳撓腮”?

不知道寶媽有沒有遇到類似的情況:寶寶總是“抓耳撓腮”,使勁揪耳朵、撓耳朵、抓臉蛋,雖然能感覺到寶寶不舒服,但又沒發現有什麽不妥?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寶媽可要仔細觀察分辨,因爲寶寶出現這些情況,多半就是以下4種原因導致的。

導致寶寶“抓耳撓腮”的4個原因

① 寶寶只是好奇

寶寶的好奇心旺盛,尤其是剛剛探索世界的寶寶,對周圍事物非常好奇,哪怕是自己的耳朵,寶寶都會“琢磨琢磨”,這也屬于一種探索身體的行爲,除了揪耳朵,寶寶還會出現吃手、啃腳丫等類似行爲。

如果寶寶頻繁揪耳朵,寶媽也沒有過多幹預,時間久了,寶寶很有可能將其養成習慣,日後出現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寶寶可能就會通過揪耳朵來緩解情緒或自我安撫。

② 寶寶可能長牙了

當寶寶不僅出現揪耳朵的行爲,還出現口水增加、煩躁不安、頻繁啃咬手指、啃咬玩具等行爲,那麽寶媽可以考慮寶寶是否在長牙!

大部分寶寶在3~6個月開始萌牙,3歲左右長齊20顆乳牙,而在長牙的過程中,寶寶會出現很多異常表現,其中就包括抓耳朵。

因爲長牙疼痛,寶寶的耳朵也會被牽連,爲了緩解這種不適,寶寶就會用手不停抓耳朵或者是抓臉。

如果寶寶屬于這種情況,建議給他們准備一些牙膠,通過啃咬來緩解長牙的不適,寶媽也可以用蘸了冷水的冰棉巾給寶寶按摩一下牙龈,也可以讓寶寶舒服一些。

③ 寶寶內耳平衡發育不均衡

當寶寶只出現了揪耳朵,並沒有出現其他異常情況,寶媽可以考慮寶寶是不是雙側內耳平衡發育不均衡。

如果是這種情況,寶媽也無需過于擔憂,大部分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會出現類似情況,而且這種情況一般在寶寶1歲之前就會消失。

爲了促進寶寶內耳平衡發育,寶媽可以帶著寶寶去玩蕩秋千、轉椅等。

④ 寶寶耳朵“生病”了

當寶寶出現揪耳朵,且伴有發燒、哭鬧、食欲下降等情況,我們仔細觀察寶寶耳朵,還會聞到異味或者有液體流出,這時候需要考慮寶寶耳朵是不是被感染了!

另外,寶寶的耳朵周圍出現紅點或者發現明顯異樣,寶媽也可以考慮濕疹、過敏等。

遇到以上情況,說明寶寶耳朵“生病”了,建議寶媽立即帶著寶寶去醫院做一下檢查,聽從醫囑,不要盲目用藥。

小豆芽碎碎念

除了以上幾個原因,如果寶寶耳朵裏耵聍比較多,也就是耳屎比較多,寶寶也會感覺不適,也會揪耳朵,寶媽可以考慮一下。

另外,寶寶揪耳朵只要不是很頻繁,沒有出現異常情況,且沒有影響寶寶身體發育健康,寶媽都無需過于擔憂,如果真的很擔心,可以帶著寶寶去做一下檢查,聽一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今日話題:你們家寶寶是否有“抓耳撓腮”的情況?

記得關注小豆芽,好多小知識等著你哦!

(圖片源于網絡,侵權刪)

1 阅读:1036

小豆芽育兒記

簡介:小豆芽幫你輕松帶娃,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