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要轉咨詢嗎?

消費面面觀 2024-03-05 17:10:03

很多人還沒緩過來,第一季度馬上結束了,這段時間,我注意到,不少人開始主動聊業務相關問題。

前幾天,一個自媒體人說:

感覺純靠商單廣告類的自媒體越來越難幹,今年打算做咨詢,嘗試做付費社群,資源對接,加陪跑甲方的模式。你在甲方工作7年,加上陸陸續續寫作這麽長時間,兩種都經曆過,所以,怎麽看?

的確。

十年前企業有錢,品宣廣告多,圍繞一個賽道只要能寫,就能賺得盆滿缽滿。

現在不同,渠道大爆炸,AI、sora崛起,現象不僅改變商業本身,還重新定義了廣告公司、自媒體公司在品牌中的角色。所以,咨詢是近兩年垂類媒體轉型的趨勢。

01

不妨思考一個問題:什麽類型的自媒體適合往咨詢走?在我的認知中,常見有三種:

第一種,比較擅長行業分析。這類自媒體在某個行業,如財經、科技、教育等垂直賽道有深刻洞察和分析能力,轉型可以爲客戶提供趨勢預測之類的咨詢服務。

第二種,圍繞個人品牌建設。一般號主以IP爲單位,輸出內容有濃烈個人觀點、方法論屬性,大家希望把內容經驗轉化成營銷、服務單元,幫助個人或公司提供內容力。

第三種,做技術研究的。這種自媒體深挖技術信息比較多。像數據分析、SEO優化、編程語言、機器學習等,還有一些善于探索各種工具的高效使用方法等。

那麽,大家在轉型中遇到過哪些問題呢?

一個場景現象是“達克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什麽意思?簡單講,有些自媒體公司寫很多垂直行業文章後,會錯誤的認爲自己懂該行業。

實際上,擅長邏輯推理、表達觀點,寫作技巧,並不代表真正深入理解行業或公司業務的具體細節,這種現象容易造成雙向曲解。

從乙方角度說,內容生意和咨詢完全不同。

做內容,主要靠圖文、創意,每家公司都有一套成熟的流程,從選題策劃、采訪、寫稿到內容成型、發布,這一套主要解決內容制作的問題。

咨詢,得用商業思維解決客戶具體問題。如果用創意思維琢磨客戶的商業模式,試圖從産品、價格、渠道、推廣(也就是市場營銷的4P理論)任意一個角度切入,都發現似乎存在各種鴻溝。

這就像文科生突然要搞“數、理、化”一樣,中間差距很大。所以,如果用做內容那套邏輯做咨詢,最後依然逃不了做客戶鏈接、撮合的生意模型。市面有很多此類案例,想想看是不是?

第二種什麽問題呢?我稱之爲「半上不下」。

任何垂類自媒體都存在金字塔現象。單純賣資源、賣廣告、賣圖文永遠有人比你便宜,或者比你跟客戶關系好。

我看過很多自媒體公司,處在這種尴尬位置,一年接到的品宣合作不多,還得養著一幫人,成本挺高。如果繼續下去,肯定虧錢,如果停下來之前的努力白費,所以只能硬著頭皮試試看能不能轉型。

以號爲單位,或矩陣型經營自媒體,開天辟地難度有三:一,改造業務流程,重新梳理內容生産的各環節;二,降本增效,不能爲公司帶來新合作的,得省吃儉用,三,找新客戶需求,意味著要招聘新的人進來,開拓新業務。

這種轉型是認知和行動雙改變。沒有1年死磕,成功概率很低。我有個朋友,爲脫離賬單周期長,廣告少的怪圈,去年折騰一年,拿下不到10個客戶,但至少業務範圍得到新的拓展。

還有一種我覺得沒必要轉。爲什麽呢?

此類靠天吃飯,擅長用段子、情緒爽文表達出某些現象,看似脫離實際業務很遠,但創意能力能吸引一大批讀者。

類似“半佛仙人”,更新頻率高,外人看文章寫的蠻簡單,實際創意、腦回路水平不比專業博主差,這種人不需要追求新風口,找個舒服位置,專心提升技能,偶爾看看“王冠”牢不牢就行了。

做個乙方公司搞搞策劃反而會局限自己,未來的事,也不用太擔心,把産品、服務做得更好,保持特色和技巧,企業需要傳播時,自然被想到。

所以,不管哪一類,之所以盯著「咨詢」,是因爲企業對廣告業務分散程度大了,而咨詢恰巧像快遞集散中心一樣,繼承全面分撥的能力。

02‍

上述幾種類型和問題中,早期都有轉型的成功案例可借鑒,但在當前形勢下,不能完全複制他們的路徑。

時代不同,沿著老方法走不出新路。而且,繼續走老路,很可能陷入與他們相同的困境,因此,要探索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

目前來看,市面最通用模型之一是付費社群。

說白了:先看看自己手裏有啥資源,通過建個收費的社群,拉一幫有共同愛好的人進來,對外聚焦說圍繞某個行業、領域研究。

如果收費高一些,會稱之爲私董會,弄些線下遊學活動、自發的小聚,或者把自己的資源整合一下,給公司提供一些傳播、鏈接服務;如果收費低一點,就把線下服務轉移爲線上,但這種方式有兩大問題:

持續性的問題

並非公司核心業務部分

我看到和接觸到的,很少有公司老板願意長時間投入到資源互換中,即便擅長社交,參與一兩次,找到有價值的鏈接後就結束了。

再說,作爲自媒體公司,搞撮合生意要有不斷的精力和人脈,不然很快幹不下去了。想想看,第一年還好說,第二年、第三年,續費的意願會怎樣,而且納新還要有源源不斷的流量。

因此,找自己的路時,得思考怎麽樣的業務模型才能持續發展,又能契合企業主營業務中的一環,這樣才算長久之道。

什麽樣的生意算長久生意呢?這個問題要換到甲方視角看思考;甲方需要什麽類似的咨詢服務?咨詢應該扮演什麽角色?

我在甲方工作7年,期間跟老板見過的專家、顧問加起來也有幾百個。從最初點頭哈腰請教他們,到把咨詢顧問當成一種工具人來用,再到自己給別人做外腦,最大感受是:

很多公司裏,顧問沒有真正發揮應有的價值,主要因爲公司不知道怎麽用他們,要麽,顧問表現差點意思,當中問題在哪呢?

首先,顧問的建議往往不那麽能直接用上。

2019年那會兒,國內企業在做戰略規劃、運營管理、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時,喜歡用國外一些成熟模型和方法。

老板經常讓我去聽市場分析課程,如,五力模型、VRIO分析、BCG矩陣什麽的。因爲請個顧問來講個課,得掏不少錢。所以,蹭完回來可以跟大家分享,坐下來一起研究。

這兩年不一樣了。國內發展加速,一些原本在公司裏混得不錯的人,發現不那麽適應工作環境了,就轉行做咨詢。這批人實戰經驗不少,但理論知識方面差那麽一點。

比如:

前幾年私域比較火,每個公司都在構建私域模型,外面大大小小培訓真適合自己嗎?未必。學了後幫不上忙,還可能搞垮業務。

這種情況下,我看到新老顧問之間的一些差異。老一輩理論派顧問,沒能及時更新案例庫,新興顧問動手能力強,但在理論深度上可能不夠,兩者很難完美融合。

還有個問題,顧問服務費比較高,按時間來算,服務完還有問題得再掏錢,這就導致公司用顧問時很匆忙,有時,直接把問題抛給顧問,想要怎麽做(How)。

可是,怎麽做(How)隨著市場變化,總會失效。

所以,用不用顧問怎麽用,企業很糾結個人也很難受,整體算顧問個人信息庫不夠全面問題,也是收費安排不合理問題,陪跑應拉長周期,至少半年起,不然很難解決具體問題。

03‍

另外一點,顧問看似經驗多,在項目裏是實習生。

什麽意思呢?

2018年我開始接觸私域,到2019年,我們團隊在社群電商、社交電商上已經做得很不錯了。最開始用第三方插件做微信生態營銷的是艾克、完美日記,後來每日優鮮、瑞幸這些公司才開始嶄露頭角。

按常理,我經曆的算比較豐富,畢竟見過該領域發展的前世今生,但2020年我和微盛一起服務I DO珠寶時,我深刻感受到:在一個新公司裏做項目大家都是小白。

因爲每個領域都有專業性,顧問擅長知識、見識和方法論,對特定公司具體情況並不熟,既要做調研交流,也要及時調整策略。

我還經過這種場景:

顧問給的方案和內部想出來的幾乎一模一樣,大家知道是競品用過的老套路,再用就沒啥新意了。但問顧問爲什麽要這麽做,他們卻答不上來,既浪費時間又挫傷士氣。

所以,公司不應該過度神化咨詢,准確來說,顧問擅長某個時間段基礎知識的提煉,而到新公司,首先要了解這家公司面臨的具體問題。

簡單講,公司利用顧問分三個階段:一,顧問學習公司情況;二,公司向顧問學習;三是顧問根據了解提供方案。

如果前兩個階段順利,第三階段自然能相互啓發,激發新思路;問題是,現在絕大部分咨詢直接到第三階段,要麽,壓縮前兩個階段,草率完事兒。

成功的咨詢不僅要完整的框架,還要有創新點。框架是顧問基本功,借助成熟的知識庫和方法論完成;而項目亮點,通常在雙方討論中産生的。

這才是一張一弛、一動一經,陪著客戶解決問題的方法。從曆史情況看,短期駐場、把脈、半個月給方案的方法,肯定在慢慢失效。

04‍

自媒體公司都不希望老業務挂掉,想著保住現有業務同時,還能開拓新業務範圍。所以,自媒體公司轉型做咨詢,有哪些可以吸取的?

首先,得談談戰略調整。

一家自媒體公司也有戰略,回歸戰略,是對關注賽道的一次梳理,也是重新挑選客戶的過程。

我身邊的一些做營銷洞察的自媒體,以前關注那些大範圍的話題,比如,AI興起會給整個行業帶來什麽樣變化,營銷人應該怎樣利用AI之類的。

現在,視角切換的比女人變臉都快。開始研究某個品牌怎麽做增長的、業務過程中哪個環節在用AI,甚至,AI降本增效具體到哪?對哪些崗位進行了調整等。

這就是重返戰略。換個方式說,把工作重心從宏觀的視角轉向了直接觸及消費者的“最後一公裏”。我得清楚我想服務的企業類型,以及我能在企業的哪個具體環節産生影響。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讓咨詢的每一個環節都聚焦于具體的業務問題,研究更細致,自然就能吸引到更具體需求的客戶。

其次,致力解決某個問題。

啥叫問題?當一個人在工作中卡殼了,找不到頭緒,就是問題了。這時候,他可能會四處求助,看看有沒有系統的內容能幫他學習一下。

內容本質上是一種廣告。以前,自媒體大多數時間都在寫關于公司、行業的東西,擅長幫企業做些宣傳,很少深入到銷售層面,久而久之,自己也覺得底氣不足,最後只能各種比數據,但現在,應該更多關注一些具體業務難題。

我有個朋友做的號,以前寫一些職場、管理、人力資源方面的內容,現在專注人力資源中的具體問題後,更新頻率慢但內容質量提高了,找他的客戶也多了,有的還請他去培訓,幫忙梳理業務流程。

這才是業務根本。道理在其他行業也是通用的。

比如,做運營的自媒體,是否能提供實際幫到客戶的運營策略?專門做用戶分析的,能否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用戶分析框架?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再者,做可複制的方法論。

在我眼裏,自媒體公司是高檔次服務業。理想的話,隨著公司發展,我們可以向客戶收更高的費用。實際上,願意花大錢的客戶並不多,而且市場上還有很多低價競爭的對手。

所以,不可能把所有的預算都砸在一個自媒體號上,這是品宣的邏輯。

産品邏輯是:我有一套解決某個問題的方法論。這套方法能穩定地爲客戶提供服務,又能保證業務的持續運營。現在,很多自媒體公司還沒有意識到開發産品有多重要,因此,這方面的投入也不夠。

我始終認爲,方法論是自媒體公司核心産品研發體系,它是建立客戶共識的關鍵。

因此,想要在商業圈裏穩住腳,自媒體公司得有産品(某一環節的解決方案),然後,再拿産品去服務更多同類的公司。

理解這些,再談談付費社群。社群生意本質是什麽?

不是整合資源,是篩選客戶後發現更具體的問題,然後跟著客戶把具體問題解決;解決完,提煉出自己的咨詢方法,拿著方法,去找更多需要的客戶。如此循環,是健康的自媒體公司增長模型。

總結一下:‍

小而美,也能更好。已經失去紅利的行業裏,唯有站在需求者視角看自己,亦是破局之道。少宏觀多具體,一具體就深入,一具體,就突破。作者:王智遠。

0 阅读:14